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197篇
基础科学   70篇
  77篇
综合类   785篇
农作物   140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332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辣椒若干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辣椒的13个杂种一代及其16个亲本的总产量等16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的总产量与早期产量及果实胎座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单果重与胎座宽度及果肉厚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果数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播种至花期天数,始花节位与播种至花期天数及维生素C含量与果实长度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单株果数对总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果实胎座宽度及早期产量也对总产量有明显的直接影响,而其它性状则仅对总产量产生有限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2.
葛藤优良单株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葛藤表型性状与经济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优良葛藤单株选择应以分枝数和单根重为主,根粗与茎粗协调搭配为副,进而建立了选优的评分标准,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了葛藤优良单株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3.
东峡林区中国沙棘表型性状分析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峡林区中国沙棘天然种群的表型性状存在有较大程度的变异,通过样方调查,统计分析,其中叶片密度、百果重、种子千粒重三个表型性状存在有分化的趋势。依据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和其变异频数分布情况,井针对百果圣作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并进行了种质资源类型的划分,由东峡林区中国沙棘采种基地建设和林区改造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4.
[目的]建立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体外培养模型.[方法]从猪外周新鲜血液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通过贴壁法获得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采用重组猪的集落共刺激因子(rpGM-SCF)和重组猪的白细胞介素4(rpIL-4)双因子诱导及脂多糖(LPS)刺激成熟法,收集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表面分子表达率及其对FITC-dextran的吞噬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经体外诱导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LPS刺激的DC表型分子CDla、CD80、CD86、SLAⅡ、CD172a与LPS未刺激的DC有明显增高,其吞噬能力有所下降,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有所增强.[结论]该试验成功建立了猪MoDC的体外诱导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猪MoDC在机体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5.
为了解贵州小果油茶的自然变异情况,以贵州黎平和榕江的5个居群30个小果油茶优良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果高、果形、高径比、果皮厚度、单个果重、单果中籽粒数、籽粒重和出籽率等8个种实性状,采用多重比较、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分析小果油茶种实性状的多样性及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特征与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小果油茶不同种实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014~2.242,种实性状多样性高,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经相关分析,小果油茶的果皮厚度与出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高与果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单果籽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与居群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166.
石灰岩地区土壤水分对木豆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27.65%,19.47%,12.14%和7.66%水分条件下木豆(Cajannus cajan)幼苗生长和形态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木豆幼苗的根、叶、茎生物量以及株高、冠幅直径都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2.14%的条件下最高;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分配到枝和根的生物量随之增加,分配到叶的生物量减少;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66%升到12.14%时,须根数目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再提高时,情况则相反。这些结果说明木豆幼苗的适宜水分生态位是较干旱的土壤环境,木豆幼苗通过器官生物量分配和形态结构调整来适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67.
河南省豆科植物根瘤菌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河南省根瘤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选取 2 9株快生根瘤菌和 34株参比菌株 ,进行了 10 2项表型性状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地理来源、甚至同一地理来源或同种寄主的不同菌株在碳氮源利用、抗生素抗性、耐逆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多样性。有 7株菌对链霉素、青霉素和白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 ;有 2 3株和 2 5株菌可分别耐受 2 .0 g/ L的香酚兰和中性红 ;有 2株菌可在含 5 0 g/ L Na Cl的 YMA培养基上生长 ;有 6株菌在 p H值 11条件下能够生长。在 84 %的相似性水平上未知菌株构成了 2个独立的表观群 ,其中 Cluster 1有 7株菌 ,中心菌株为 H 0 38;Cluster 2有 3株菌 ,中心菌株为 H0 2 6。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对传统林木遗传改良的成就进行概述,分析了基因组研究的发展对传统林木遗传育种的影响,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改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林木遗传改良在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抗性等选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单一或者几个树种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成为可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从基因的水平对认识林木的遗传本质提供了信息,也丰富了传统遗传改良的方法和手段,必将加速林木遗传育种的进程;基因组学只是辅助传统林木遗传育种的工具,不可能替代传统林木遗传改良理论、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9.
蛋鸡的生产性能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作用,优良的蛋鸡品种具备了高产的遗传基础,但其生产力能否表现出来与环境的关系很大。因为标志鸡群生产力的表型性状大多为数量性状,其遗传力只占5%~50%,其余50%~95%取决于环境条件。优良的鸡种只有在适宜环境下才能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70.
对已建立的PEG突变体库中随机挑选的320株突变体菌株进行表型和致病性筛选,获得表型或致病性显著变化的菌株。将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接种至PDA培养基,观察生长3d和7d时菌落颜色及形态,测量菌落直径。将表型变化菌株及野生菌株接种于离体富士叶片,测量接种5d后病斑直径。生长速率检测显示有40株生长速率加快,有3株生长速率显著下降。14株突变体菌落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菌落呈黑色或纯白色;15株突变体菌落形状不规则且气生菌丝稀疏;其中7株同时具有两种表型特征。致病性测定获得致病性增强突变体s104和致病性减弱突变体s172。所筛选的320株突变体中,表型异常菌株占6.8%,同时获得两株致病性变化菌株,对进一步揭示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