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495篇
农学   208篇
基础科学   194篇
  125篇
综合类   1567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724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基因组含有5′帽子,无3′poly(A)尾巴,且不同基因组片段的5′和3′末端序列均十分保守。本研究以RBSDV S3和S10为对象,分析其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S3和S10的5′UTR在有无帽子时均可以正向调控报告基因Fluc的翻译,具备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RES)活性,且5′末端的基因组保守序列及邻近序列与IRES活性密切相关;而对应的3′UTR则抑制5′UTR对翻译的正调控效应,其分子基础是5′UTR和3′UTR之间的RNA-RNA互作,且该互作也抑制帽子依赖型翻译的效率。这是首次关于有帽子植物RNA病毒中IRES元件的报道,研究结果对了解植物双链RNA病毒基因组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杜钢 《花卉》2019,(18):218-219
随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和国家都越来越重视环境相关问题,林业的发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对林业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植树造林,对林业作用的认知也不仅仅停留在于保护环境方面,国家越来越认识到林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方面的帮助也很大。综合当前国内外形式,以及本人从事工作得总结,本文阐述了适用于西北部的造林方法以及造林问题在西北部的必要性和地位,希望能够在认知现状,保护现有林地的基础之上达到推动西北部林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徐小燕 《长江蔬菜》2019,(14):56-58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耕地呈梯田状,分布于垂直海拔200~1 000 m山地间,绝大部分地区1 a只种植单季稻,产出效益低,土地利用率不高,空闲时间长或抛荒时有发生。为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和土地资源,产出较丰裕的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海拔600~900 m的云和梯田示范推广松花菜—鲜食甜玉米—萝卜周年配套种植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不仅能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改善土壤性状和农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4.
孢虫散     
【主要成分】百部、绵马贯众、樟脑、苦参、食盐等。【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有刺激性气味,味苦、微涩、成、凉。【功能】杀虫,止血。【主治】鱼类孢子虫病及其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肠炎、赤皮、竖鳞、旋转等病。  相似文献   
995.
为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德美亚12号作为试验材料,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按照50 000~100 000株/hm2设计了6个种植密度进行试验。在收获后测定果穗长度、玉米果穗径粗、玉米果穗行数、空秆率以及玉米产量等指标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各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经试验发现,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主要构成因素以及产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种植密度为7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将种植密度控制在70 000株/hm2左右,以便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96.
朱勇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2):160-166
以西南民族地区17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联系率等统计方法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最邻近指数为0.789,表明其在空间上呈凝聚型分布;研究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地理集中指数G=44.90,大于理想状态分布下的地理集中指数34.2,表明其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但集聚度不高;研究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密度呈多核心特征,高核密度值地区有成都市、渝东南地区、渝西南地区、六盘水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中成都市的核密度值最高;研究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受到地形、河流湖泊、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西南桦和光皮桦幼苗外形特征十分相似,在种源不明确的情况下,苗木调运时很难在现场快速鉴别与区分。由于两个树种各自适宜栽培的海拔和气候条件不尽相同,为避免混淆造成不良影响,对两个树种的幼苗叶片表型特征进行调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与西南桦幼苗的叶柄区别显著,前者明显长于后者;光皮桦与西南桦幼苗叶片长宽比区别显著,前者长宽比小,叶形团圆,后者长宽比大,叶形细长;西南桦与光皮桦幼苗叶片基尖比无明显差别。幼苗叶片表型特征的差异性可作为现场快速鉴别区分西南桦与光皮桦幼苗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腐蹄病是羊的一种常见蹄部疾病,特别是高山多雾地区,多雨季节敞放的羊只容易发病。该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引起感染,以蹄间皮肤软组织腐烂,并发出恶臭等一系列病变为特征,其病原是羊坏死杆菌。  相似文献   
999.
对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进行染色体代换片段鉴定,并用以日本晴为背景亲本、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为供体亲本杂交构建的次级F_2群体定位水稻穗部性状QTL,以期发现新的穗部性状QTL。结果发现,Z745共含有17个代换片段,分布于第1、3—8、10和12染色体,代换片段总长度为26.1 Mb,平均代换长度为1.54 Mb;Z745的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粒数均极显著高于日本晴;鉴定出21个穗部性状QTL,分布于其中9个代换片段上,位于第1、3—5、7—8、10和12共8条染色体上,其中,穗长QTL 4个(1、4和7染色体)、一次枝梗数QTL 4个(1、5、7和8染色体)、二次枝梗数QTL 6个(1、7、10和12染色体)、穗粒数QTL 7个(1、3、7、8、10染色体)。定位到的穗长QTL (qPL7-1、qPL7-2)、二次枝梗数QTL(qNSB7-1)和穗粒数QTL(qSPP1-1)已被报道,其余穗部性状QTL尚未报道。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明河南省夏谷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生产上常用的5个夏谷品种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豫谷28为试验材料,设置30、45、60、75万株/hm~2 4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顶三叶宽、长及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明显降低的趋势,株高、千粒质量、出谷率总体上变化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轻微差异。在低种植密度(30万~45万株/hm~2)或者高种植密度(60万~75万株/hm~2)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顶三叶、穗部性状的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而种植密度从45万株/hm~2增加到60万株/hm~2,顶三叶和穗部性状总体上变化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5个品种的产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等4个品种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最高,豫谷28在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顶三叶性状(叶宽和叶长)与穗部性状(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推荐夏谷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