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80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274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1.
稻飞虱是云南省水稻的首要害虫,常年发生400万亩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6%.主要发生在文山、红河、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等水稻主要产区.在生产上造成危害的稻飞虱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两种,一般危害损失在10%~20%,严重危害损失在40%以上,甚至引起死苗或绝收.此外,在隆阳、姚安等局部县区也有灰飞虱危害,并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912.
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红河、保山、临沧、玉溪、怒江等低热地区较适宜香蕉的生长。在西双版纳近年以规模化连片种植发展较快,且面积逐年扩大。但香蕉生长期间,蕉园中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导致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的混合发生.并且不间断地复合侵染,造成严重危害。据2004年在西双版纳植蕉区调查,仅香蕉茎腐病在二三月份发病株率达10%-30%,发病严重的勐腊县勐满镇、勐棒乡、景洪小勐养植蕉区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913.
本文认为自然保护区作为区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基地,需要承担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同时在开展科研研究、教育事业以及休闲娱乐中也发挥明显作用。经过多年发展,西双版纳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具有明显区位优势。但是,在推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对其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均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作为切入点,总结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并结合其生态旅游发展问题,提出对应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4.
【目的】研究1993—2021年西双版纳原始热带雨林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变化规律,为热带雨林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为了解原始热带雨林的自然演变情况,对5块共1.25 hm2的望天树群落(Parashorea chinensis)样地开展了近30年的监测,从乔木层树种数量、树种多样性指数、个体数量、径级结构以及主要树种和偶见种等的变化分析群落演变。【结果】① 1993年初测时5块样地记录乔木层树种183种,隶属于48科116属,到2021年乔木层树种减少到177种,隶属于43科112属,其间有28个种退出乔木层,22个种新进入乔木层,退出及新进入的乔木多为偶见种;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小幅下降,年均减少率分别为0.12%和0.08%。② 28年来,5块样地乔木树种个体由1 963株减少到1 779株,累计死亡699株,年均死亡率1.27%;累计进界515株,年均进界率0.94%。死亡乔木集中于小径级(5 cm≤胸径(DBH)<15 cm)个体,计485株,占总死亡株数的69.38%;大径级(DBH≥45 cm)个体死亡最少,计16株,占2.29%。初测时5块样地中有21个主要树种,计1 189株;2021年减少至18个主要树种,计1 155株,其间进界324株,死亡353株,年均进界率及年均死亡率分别为0.94%和1.03%;望天树及假海桐等5个主要树种的种群数量在增加,毒鼠子和钝叶桂等15个主要树种的种群数量在减少,金钩花和阔叶蒲桃的种群数量保持不变。③ 群落的径级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均以小径级的个体数量最多,随着胸径的增大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呈倒“J”型分布。主要树种个体数量波动随径级增大在减小,而偶见种各径级个体数量波动均较大,且无论在哪个径级,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都比偶见种径级结构变化小。【结论】虽然望天树群落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变化,但波动不明显,群落外貌特征基本保持不变,整体发展较为稳定,群落接近顶极群落状态。  相似文献   
915.
文章从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发展特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潜力和优势、高质量发展思路与目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等5个方面对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为促进西双版纳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6.
面向对象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可以综合光谱、空间、纹理等特征,从而提高影像分类的精度。以西双版纳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数据,以面向对象方法为核心,通过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光谱曲线提取与特征提取、分割、图像分类等技术环节,对其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研究,尤其是橡胶林的提取。探索了该地区利用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快速获取土地利用的有效方法,并用2期数据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最后,得出面向对象的方法在该研究区域是可行的,而且也相对提高了分类精度,同时,提取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该地区综合研究提供基础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面向对象分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17.
濮永胜  陶玉  王金秀  赵苓  李强  马丽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911-2918
【目的】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下蛛蜂的群落结构及不同季节蛛蜂优势类群的个体数量变化,为蛛蜂与生态环境协同演化及传粉昆虫和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每月定时、定点在西双版纳勐海县贺开村采用马氏网结合黄盘诱集法系统调查农田区(样地Ⅰ)、农田与茶园交界区(样地Ⅱ)、茶园区(样地Ⅲ)和次生林区(样地Ⅳ)4种不同生境蛛蜂群落特征及优势物种种群动态。【结果】在西双版纳勐海县4种不同生境中共采集到蛛蜂标本801号,隶属于2亚科33属112种,其中农田生境的蛛蜂个体数量和物种数量最多;4种生境中共有的属有9个,Poecilopompilus、副湾蛛蜂属、铁色蛛蜂属、童蛛蜂属、盗蛛蜂属和隐唇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生境,刺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与茶园混合生境,狭鳞沟蛛蜂属仅分布于落叶阔叶林生境;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为优势类群,未采集到稀有类群。4个样地蛛蜂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Ⅰ(12.42)>样地Ⅲ(8.47)>样地Ⅱ(8.04)>样地Ⅳ(6.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样地Ⅰ(3.50)>样地Ⅲ(3.26)>样地Ⅱ(3.01)>样地Ⅳ(2.46);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Ⅳ(0.44)>样地Ⅱ(0.24)>样地Ⅰ(0.20)>样地Ⅲ(0.15);Pielou均匀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Ⅲ(0.87)>样地Ⅰ(0.81)>样地Ⅱ(0.80)>样地Ⅳ(0.71)。不同生境蛛蜂群落不相似,一种生境与周围生境共有部分蛛蜂种类,且距离相对接近的农田区与茶园农田混合区、茶园区与次生林区中的蛛蜂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2个优势类群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的个体数量在4个样地中均是干热季最多,湿热季和雾凉季数量相对较少;奥沟蛛蜂属在样地Ⅰ中个体数目雾凉季比湿热季多,其余样地的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均是湿热季大于雾凉季。【结论】西双版纳勐海县蛛蜂属种丰富,但不同生境中蛛蜂的群落组成和特征存在差异。蛛蜂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在相邻的生境中共享了部分种类。蛛蜂优势类群个体数主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高温、低湿的季节更适于蛛蜂生存。  相似文献   
918.
傣族制陶是原始器物制造技艺,不仅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流程上体现了历史人文价值,而且陶器也是傣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活动、宗教意识和文化特色的深刻记录,是傣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物,傣族陶艺被更加广泛地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文章总结探讨了传统傣族陶艺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其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