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01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655篇
林业   3593篇
农学   1627篇
基础科学   1006篇
  333篇
综合类   13170篇
农作物   1076篇
水产渔业   876篇
畜牧兽医   3675篇
园艺   3220篇
植物保护   253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1047篇
  2013年   1267篇
  2012年   1628篇
  2011年   1623篇
  2010年   1314篇
  2009年   1330篇
  2008年   1540篇
  2007年   1386篇
  2006年   1064篇
  2005年   1845篇
  2004年   2533篇
  2003年   2345篇
  2002年   1103篇
  2001年   1453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385篇
  1996年   439篇
  1995年   441篇
  1994年   432篇
  1993年   422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228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四月茭是苏州地区的名特优蔬菜之一,又是解决旱生蔬菜淡季的主要品种。四月茭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在1.4%以上,脂肪达0.3%,糖类3.5%,粗纤维1.1%左右,还富含维生素及无机盐,其味鲜美,且耐贮存,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根据苏州市多年来大面积生产实践,要取得每亩3000公斤的产量,必须走“以种好秋茭为前提,种好四月茭为重点”的高产栽培路子。  相似文献   
972.
973.
研究了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活性与苦皮藤素Ⅴ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选择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照组小地老虎中肠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粘虫.苦皮藤素Ⅴ处理后,小地老虎和粘虫中肠细胞色素P45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粘虫中毒抽搐期及失水期中肠细胞色素P450含量分别比对照升高1.46和2.26倍,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升高1.26和2.56倍;处理组小地老虎中肠细胞色素P450含量比对照升高0.39倍,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由此认为,中肠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活性与苦皮藤素Ⅴ对粘虫和小地老虎产生选择毒杀活性有着重要的关系.并且苦皮藤素Ⅴ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对不同昆虫以及同一种昆虫中P450酶系的不同组分诱导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74.
家猪1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与背膘厚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定位家猪背膘厚在1号染色体上的数量性状位点(QTL),检测和分析了一个复杂家猪系1号染色体上8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及其与背膘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0113与背膘厚的相关极显著,SW974与背膘厚的相关程度也达到极显著水准,说明两上相邻的标记区域可能存在显著影响背膘厚的大效基因,其余6个微卫星标记位点与背膘厚的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5.
抛秧再生稻技术是近年来水稻耕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它是抛秧技术、种子包衣等技术与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作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据统计,2000年我市推广面积达4123 hm2,主栽品种有汕优669、汕优多系1号、汕优明86、荆糯等,平均每667 m2(下同)头季稻产量594.7 kg,再生稻产量408 kg,两季合计产量1002.7 kg.其中最高头季稻产量达725 kg,再生季产量561 kg,两季合计产量1286 kg.该项技术目前已在我市7个县(市)推广,抛秧再生稻面积已占再生稻面积70%以上,发展势头很好.现将该技术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76.
利用隐性核不育性进行水稻轮回育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1919年Hayes和Garber,1920年East 和Jones就分别提出了轮回选择的设想,并在异花授粉作物尤其是玉米的群体改良上获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977.
 本文通过10个烤烟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表明:(1)对表型变异系数较大的叶面积、产量、产值等的选择幅度可适当放宽;对遗传力较高的株高、叶宽等可在早期世代选择;对遗传变异系数较大的节距和叶面积的选择效果较大。(2)相关系数测定结果,表现极显著相关的有9对性状,显著相关的有4对性状。(3)叶面积的遗传进度最低,但间接选择株高、叶宽等可比直接选择叶面积获得更高的相关遗传进度,提高选择的相对效率。(4)由与叶面积显著相关的多个性状组成的选择指数,选择的相对效率最高。这些遗传动态的分析,为烤烟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8.
两种捕食性天敌对棉虫及卵的选择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我区两种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瓢虫和草蛉对棉田害虫的选择效应,通过选择效应分析表明:在棉蚜、棉铃虫幼虫、棉铃虫卵之间,瓢虫成虫、幼虫、草蛉幼虫均对棉蚜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嗜好.在三者猎物组配中,不同的试验组合模式下存在着不同的转换效应,结果为对猎物高密度下的捕食量显著高于低密度下的捕食量,其选择性指数D>1,Manly指数显著大于1,选择程度依次为棉蚜>棉铃虫卵>棉铃虫幼虫.  相似文献   
979.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其对目标基因快速而精确的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运用分子标记辅助的回交育种方法,将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Za21迅速导入到杂交水稻的两个优良恢复系明灰63和6078之中,成功地完成了其抗生改良,并通过配组而达到了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运用的分子标记辅助的水稻回交育种程序是:通过一次杂交、二次回交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  相似文献   
980.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泌乳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Kalnan滤波技术提早估计了模型参数;探讨了提早选择种公牛等问题。结果表明,不完全Г函数存在一定误差,平稳自回归模型具有显明的改进效果。在泌乳曲线的模型模拟研究中,应按产犊季节分别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求解模型参数,提早预测产量误差较大,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建立滤波控制系统,用Kalman滤波估计模型参数,比较最小二乘法具有独特优越性。当由Kalman滤波提早估计模型参数后,用平稳自回归模型预测全期产量误差较小。根据预测的总产乳量,运用BLUP原理估计公牛育种值,可提早选择种公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