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9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1056篇
林业   1103篇
农学   1282篇
基础科学   256篇
  652篇
综合类   8236篇
农作物   888篇
水产渔业   1624篇
畜牧兽医   4315篇
园艺   2155篇
植物保护   595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603篇
  2014年   990篇
  2013年   879篇
  2012年   1366篇
  2011年   1290篇
  2010年   1121篇
  2009年   1234篇
  2008年   1432篇
  2007年   1232篇
  2006年   925篇
  2005年   949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235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7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昆明鼠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激活原因、形成过程,并提出了一些防止其干扰细胞核移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黑穗醋栗Ribes nigrumL.)种子发育,结构及鲜种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荔枝果实中含有玉米素、二氢玉米素和二氢核糖基玉米素。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CTK)含量的动态是:谢花后两周内含量最高,然后下降并稳定在低水平。用外源6一卞基氨基嘌呤(6一BA)处理,仅在果实发育初期有明显保果作用。果实采后贮藏期间CTK含量稳定在低水平;贮藏前用6一BA处理,能延迟果实衰老,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5个无核葡萄品种的试验表明,不同培养方式对离体胚发育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其中4个品种胚发育率液体培养高于固体培养,‘京早晶’在液体培养中胚发育率高达73.7%,是目前国内外胚发育率最高的报道;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胚的发育程度高,发育整齐,无畸形胚,易成苗.  相似文献   
15.
浅谈—蜜蜂     
浅谈──蜜蜂施紫銮(永春一中)具有“万花媒”美称的蜜蜂,科学试验证明,它能使作物提高授粉率和结实率。因此,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重视发展养蜂业。蜜蜂除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外,还能提供蜂蜜、皇浆、蜂蜡等食品、药物和工业原料。一、蜜蜂产品的用...  相似文献   
16.
17.
对温州市区笔管榕榕果的形成时期、着生部位、结果数量、发育温度、生长特性和果实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进一步开发笔管榕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幼树促长促花技术。为加速成形。提高前期产量,杏幼树必须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基础。应本着前促后控的原则,加强对幼树的管理,做到促长与促花的统一。①要及时抹除砧木萌蘖,若是半成品苗芽抽梢后要绑设支架,防止折劈,并注意及时防治金龟子、浮尘子等危害。②肥水管理:4—6月份,是新梢旺长初期,每10—15天追施1次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2004,(10):13
马铃薯是冷凉型作物,特别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利于块茎生长和发育,因此在生产上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创造利于块茎生长发育条件,促进块茎高产。马铃薯生产发育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20.
1、在短光照或温室条件件下高粱品种出苗~抽穗期日数显著缩短,供试品种平均比对照分别缩短12.5天和13.635天,缩短百分率分别为18.8和20.5;伴随苗穗期日数的缩短,叶片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3.9和4.275片,减少百分数分别为22.24和24.22;株高分别降低60.15和47.65厘米,降低百分数为25.88和20.5,表明光、温直接影响高粱的生育进程和器官建成的数量与结构。 2、高粱品种生育日数变化主要反映在出苗~抽穗期。出苗~抽穗日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18.8%和20.5%.而抽穗~成熟日数仅减少5.1%和8.3%,表明高粱出苗~抽穗期是光温反应的最大效应期。 3、不同品种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性状变化的趋势一致,但程度明显不同;同一品种同一性状在上述条件下变化程度也不同。根据供试品种对光温敏感的程度划为四大类群,其数量与地理分布如下: Ⅰ、光温敏感型,占试验品种总数的20%.分布在长江以北,辽宁以南地区。Ⅱ、温敏感型,包括温敏感光中度敏感型和温敏感光迟钝型,占25%,分布在黄河以北,北纬45℃以南的山西、内蒙、辽宁、河北北部和吉林南部。Ⅲ、光敏感型、包括光敏感沮中度敏感型和光敏感温迟钝型,占12.5%,分布在黄河(北纬35°)以南,南岭(北纬25°)以北地区。Ⅳ、中度敏感型占42.5%,分布广且没有明显的地带性。试验未发现对光、温都迟钝的类型。北方温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较弱,南方光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强、感温性中等或较弱。不同光温类型的形成、分布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即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密切相关。 4、温敏感型和光敏感型中早熟品种较多,占86%,光温敏感型品种既有早熟的,中熟的、也有晚熟的,所以光温敏感的品种不一定全是早熟品种,而晚熟品种也并非对光温反应不敏感。中度敏感型品种也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之分。在不同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下,不同光温类型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 5、光、温在形成高粱不同类型过程中的效应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光、温效应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类型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光、温效应在高粱不同发育阶段既是同步性的,又是顺序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