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36篇
  免费   2387篇
  国内免费   3679篇
林业   4159篇
农学   3541篇
基础科学   1720篇
  3578篇
综合类   24371篇
农作物   2776篇
水产渔业   1734篇
畜牧兽医   12472篇
园艺   2699篇
植物保护   2052篇
  2024年   512篇
  2023年   1565篇
  2022年   1862篇
  2021年   1967篇
  2020年   1678篇
  2019年   2146篇
  2018年   1073篇
  2017年   1822篇
  2016年   2215篇
  2015年   2085篇
  2014年   2570篇
  2013年   2625篇
  2012年   3429篇
  2011年   3635篇
  2010年   3458篇
  2009年   3486篇
  2008年   3388篇
  2007年   3099篇
  2006年   2796篇
  2005年   2435篇
  2004年   2122篇
  2003年   1535篇
  2002年   962篇
  2001年   934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698篇
  1998年   593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316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由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和四川高宇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的、以磷酸-铵为主导产品的大型磷化工项目,于2006年4月30日在成都邛崃市羊安镇正式举行奠基仪式。  相似文献   
8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扩增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的DNA为模板,用设计好的1对引物对这2株毒株的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为2.6kb;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3.
选1日龄商品代艾维因混合健雏480只,按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只进行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5mg/kg维基尼亚霉素;试验l,2,3组鸡21日龄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0.1%生命素 0.5%迈克活菌酶;基础日粮 500玎骧/kg糖萜素 0.5%迈克活菌酶;基础日粮 300mg//kg糖萜素 0.3%迈克活菌酶 0.06%生命素。21日龄后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0.1%生命素 0.3%迈克活菌酶;基础日粮 300叫kg糖萜素 0.3%迈克活菌酶;基础日粮 200mg/kg糖萜素 0.2%迈克活菌酶 0.05%生命素。各组基础日粮完全相同。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供试鸡的体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24、9.61和12.48%.料重比分别降低7.50、7.08和11.67%,每只鸡实际赢利分别增加0.5ll、0.671和1.019元,生物学综合评定值分别为106.12、105.75和108.56。不同无公害添加剂组合对维基尼亚霉素具有显著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84.
褐腐病是杏树的重要果实病害之一 ,防治不当 ,极易造成大发生。 2 0 0 2年调查了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 ,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园概况及调查方法调查在本所杏品种园进行 ,该地位于豫东平原沙区 ,年平均气温 1 3℃~ 1 4℃ ,1 0℃积温 461 1℃ ,年降雨量 668m m,地下水位 3 m ,土壤 p H值 8.4,有机质含量 0 .42 5 % ,全氮 0 .0 43 % ,有效钾 1 2 2 m g/kg。调查树为 4年生的金太阳、凯特、红丰、开杏 2号。在杏果接近成熟时每品种随机抽取 3~ 5株调查其发病果数和感病程度。感病程度用感病指数表示。感病指…  相似文献   
85.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0):24-24
~~4月15日-5月15日鸡蛋、淘汰鸡、玉米、豆粕价格信息$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86.
野桑蚕、家蚕海藻糖酶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糖是一种双糖,广泛存在于包括细菌、酵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内的生物体内,主要功能是储备生物代谢所需的能源.在昆虫血液中,海藻糖是一种最重要的糖类,具有供给能量和提供合成生物大分子的底物等功能.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海藻糖酶(Trehalase)的作用来实现的.家蚕海藻糖酶有可溶型和膜固定型两种类型,可溶型主要存在于蛹期中肠,而膜固定型存在于包括卵巢在内的多种组织.这两种类型酶是由同一个基因表达而形成不同的成熟海藻糖酶.海藻糖酶膜固定型存在于向血液面的卵巢膜内,该基因的表达是由滞育激素诱导调控.卵母细胞通过位于膜内的海藻糖酶,将血液中海藻糖降解成葡萄糖,然后吸收到胞内,最后合成糖原,从而导致蚕卵的滞育.从而海藻糖酶基因是从分子水平来解明家蚕滞育机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实验从野桑蚕、家蚕苏@菊×明@虎基因组中分别克隆了野桑蚕和家蚕的海藻糖酶基因的5′侧翼区片段并进行了测序分析,以供进一步的启动子功能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从BL21(DE3)E.coli菌株中以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与T7RNA多聚酶(T7RNApolymerase,T7pol)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断。将PCR产物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了正确的T7pol基因。将T7pol基因亚克隆入pET-28b( )中,构建得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T7。该质粒的BL21(DE3)p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约98800的蛋白,这与T7pol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将该质粒转化DH5α、JMl09、HBl01、BL21(DE3)和BL21(DE3)pLysS等5种不同的宿主菌,仅有转化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BL21(DE3)pLysS才能得到转化子,而其余4种T7T7pol酶活性不受抑制的E.coli宿主菌不能得到转化子。pET28T7原核表达质粒这种仅能在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中才能存活的现象说明本试验所克隆的T7pol基因能正确表达出具有RNA转录酶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88.
20 0 3年 7月 ,某养羊户饲养的绵羊发生一种慢性疾病 ,以不表现发热症状 ,潜伏期极长 ,进行性、间质性肺炎或脑脊髓炎 ,病程长 ,进行性消瘦和呼吸困难 ,最终导致死亡为特征。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 ,确诊为绵羊梅迪 -维斯纳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料来源养羊户送检的 3只濒死期绵羊 ,放血屠宰 ,进行病理学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1.2 病理诊断方法眼观检查法 :通过病理剖检 ,眼观检查绵羊的肺、淋巴结、脑等器官的变化。组织学检查法 :取病羊的肺、淋巴结、乳腺、关节、脑等组织 ,用 10 %福尔马林固定…  相似文献   
89.
半胱胺不同添加方式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生长期和肥育期的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60mg/kg和450mg/kg半胱胺(CS)(试验I组每6d添加1d,5d间隔期喂基础日粮)或分别添加60mg/kg和75mg/kgCS(试验Ⅱ组),研究CS不同添加方式对生长肥育猪酮体品质的影响。屠宰试验表明:胴体瘦肉率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24%(P<0.05)和4.63%(P<0.05),胴体脂肪率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9.52%和8.53%(P<0.05)。肉质测试表明,CS对背最长肌肉质无明显影响。经包被处理的CS间断性添加和持续添加对朋体性状和肉质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的皮下激素敏感脂酶和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1.38(P<0.05)、31.11(P<0.05)和38.23(P<0.05)、24.44%(P<0.05)。  相似文献   
90.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盲肠和脾脏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DPH—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roase)组织化学法观察了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珠虫(E.tenella)后一氧化氮合酶(N0S)在盲肠和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正常鸡盲肠粘膜下层和肌层均有较深的着色,根据以往的资料和N0S的表达特性初步判断为神经元型N0S(nNOS);试验鸡在感染后3~5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也有较深的着色,并从感染后7d开始着色减弱;而对照组鸡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以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脾脏几乎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试验结果提示,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的着色可能是诱导型N0S(iN0S)表达的结果,而由其产生的N0参与雏鸡球虫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