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0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38篇
林业   924篇
农学   261篇
基础科学   123篇
  899篇
综合类   3106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365篇
园艺   181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土高原不同纬度下刺槐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阐明黄土高原不同纬度地区刺槐林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黄土高原由南向北13个县区刺槐林下的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阳坡0 ~ 10 cm土壤C∶N比、C∶P比、N∶P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48~15.33、8.93~ 59.79、0.77~5.11,10 ~ 20 cm土壤分别为9.13 ~13.57、7.85~ 37.69、0.44 ~ 3.19;阴坡0~ 10 cm土壤C∶N比、C∶P比、N∶P比分别为8.58 ~13.75、9.46 ~ 47.71、0.76~ 3.63,10~20 cm土壤分别为7.60~13.41、5.99 ~31.28、0.54~2.65.(2)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与有机碳具有一致性,均随纬度的升高呈指数减小的趋势,表层大于表下层,且随着纬度的升高该差异逐渐减小;全磷的空间变异性低于有机碳和全氮,研究区内土壤全磷含量随纬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土壤C∶N比随纬度的升高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而C∶P比和N∶P比随纬度的升高显著减小;土壤C∶N∶P比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减小,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2.
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对北京市房山区黄院采石场的治理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坡面径流观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年份内不同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治理措施、不同的植被覆盖度均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当坡度为25°时,铺设生态袋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当植被覆盖度小于15%时,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松散体坡面的孔隙度;当植被覆盖度大于60%时,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相似文献   
93.
太行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行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是解决当地水资源危机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重要途径。在前期以华北山前平原高产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形成的种植节水品种、秸秆覆盖、调亏灌溉、生育期优化及株行距优化等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的基础上, 集成了常规模式(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综合节水模式(拔节水+开花水)、模式A(拔节水)和模式B(底墒水)等4 种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模式。本研究利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4 种节水模式从生产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 小麦玉米4 种节水模式的得分排序为综合节水模式>模式A>模式B>对照(常规模式), 因此小麦玉米综合节水模式综合效益最优。从4种节水模式的投入产出看, 综合节水模式肥料投入最低, 投入产出比、纯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最高。小麦玉米节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意识, 利用多种手段, 促进农户采用小麦玉米节水技术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94.
试验表明,在淮北地区,水、氮配合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效益,结果表现为灌溉比不灌溉增产10.9%,效益提高11.7%;施氮比不施氮增产77%~90%,效益提高82.8%~84.1%。同时,水、肥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结果表现为水分利用率施氮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0%左右,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5.8%;氮素当季相对利用率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7.9%。通过数学模拟,给出灌溉与不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的氮肥效应方程。  相似文献   
95.
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28  
论文借鉴多目标多层次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了包括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校正的方法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项目成功度的效应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土地整理效益项目成功度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可供土地整理项目后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淤地坝工程是黄土高原区非常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淤地坝的效益与一般水土保持建设工程的效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对淤地坝的效益计算从生态安全、防洪减沙、淤积造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计算,为延安地区淤地的效益分析与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7.
农田长期生态过程的长期试验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波  朱兆良  牛栋 《土壤》2007,39(6):849-854
长期试验是研究农田长期生态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和调控措施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国际上重要农业长期试验的研究发展趋势,分析了农业长期试验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国内农业长期试验网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农业长期试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长期农业生态和环境过程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长期试验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和应用研究平台.国内建立了两个主要的农业长期试验网络,重点开展了水分和养分的长期试验.目前农业长期试验网络需要在区域尺度上加强农业、环境和生物科学的交叉研究;扩展试验地面积,完善试验设计;完善分析测试方法和样品、数据的保存系统.国家需要制定和实施稳定农业长期试验研究的管理和经费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基施)、T3常规尿素(基施+追施)、T4控释尿素100%、T5控释尿素90%、T6控释尿素80%。研究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株高、地上部干物重,且从拔节到成熟期,控释尿素100%、控释尿素90%处理地上部干物重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且控释尿素90%处理最大。控释氮肥合理用量提高了玉米的茎粗、穗粒数,减少了玉米秃尖长度。控释尿素90%处理产量最高,达到8637.6 kg/hm2,与不施氮肥相比产量提高16.7%,与常规施肥(基施)相比产量提高9.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控释尿素90%:处理是比较理想的肥料用量选择。  相似文献   
99.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耕地资源作为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直接的劳动对象,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和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在研究中国耕地资源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提高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4个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
水肥耦合对棉花产量、收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棉花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的影响,并运用多元二次回归与归一化及3种不同目标值组合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满足多目标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滴灌水肥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于2012年和2013年棉花生长季,设置5个N-P2O5-K2O施肥水平150-60-30、200-80-40、250-100-50、300-120-60、350-140-70 kg/hm2(分别记为F150、F200、F250、F300、F350)和3个灌溉水平(60%ETC:W1、80%ETC:W2、100%ETC:W3,ETC是作物蒸发蒸腾量)。结果表明,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的水肥耦合效应明显,60%ETC灌水水平显著抑制籽棉产量并降低净收益,100%ETC灌水水平能够显著提高籽棉产量和净收益,但水分利用效率低于60%ETC灌水水平。2012年灌水量为100%ETC且施肥量300-120-60 kg/hm2(N-P2O5-K2O)时籽棉产量最高,但净收益并未增加,2 a灌水量为100%ETC且施肥量250-100-50 kg/hm2(N-P2O5-K2O)时的净收益最高。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种组合方式均可用于水肥多目标优化,其中乘法组合方式2 a水肥投入量差异更小且各目标值变化也更小,2012年灌水量92%ETC、施肥量278-111-56 kg/hm2(N-P2O5-K2O)以及2013年灌水量90%ETC、施肥量268-107-53 kg/hm2(N-P2O5-K2O)可作为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水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