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26篇
  163篇
综合类   775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河北植物一新记录科--三白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河北植物新记录——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Houttuynia Thunb.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为《河北植物志》的修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作者在编写《河北灌木志》绣线菊属时,对采于河北境内的本属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与分布研究。现知河北原产17种3变种,其中1新种,2河北新分布记录种,1河北新分布记录变种。编制了分种检索表;指出了相近种的区别点;简略记述了适生条件及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73.
河北省藤本植物有178种,隶属于82属36科。概述了河北省藤本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类和利用价值,并为其综合利用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4.
连续3 a对贝达、5BB、SO4、101-14、110R、188-08、1103P、3309、140R、山河2号等10个砧木品种在田间进行冬季不埋土防寒措施下田间观察,调查成熟枝条节间长度、根孽株数、抗病性、抗寒性等内容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贝达、山河2号成龄叶裂片数和成龄叶形状为三裂、楔形,其他品种成龄叶裂片数和成龄叶形状为五裂、五角形;1103P、140R、3309共计3个砧木品种有当年未成熟的枝条;每个品种均可从根孽萌发,贝达抗寒性为3级,101-14抗寒性介于3~4级之间,其他品种抗寒性为5级。、10个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白粉病均免疫(IS)。贝达和101-14共计2个品种适宜在冀西北地区及相似气候地区做砧木。  相似文献   
75.
河北省大豆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引起河北省大豆植株主要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筛选能有效抑制所鉴定病原菌的杀菌剂,为河北省大豆病害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河北省的大豆主要病原真菌根据病症采用组织分离法纯化培养,初步利用超景深和正置光学显微镜分别进行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学的观察鉴定,然后利用通用引物ITS1-ITS4对5种不同病症的致病菌株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采用MEGA 7.0中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病原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具有特异性引物序列的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病害和病原菌宏观形态、显微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从而明确引起河北省大豆植株主要真菌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不同种类杀菌剂在离体叶片或幼茎上对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筛选防治药剂。【结果】通过病原菌的宏观形态、显微结构和分子序列综合分析,确定分离自河北省大豆主产区的病原菌分别为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hlorophyti)、茎点霉菌(Phoma herbar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 rostratum),对应病害分别为大豆根腐病、炭疽病、茎点霉叶斑病、大豆黑斑病、凸脐蠕孢叶斑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5种病原菌对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均敏感,木贼镰孢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肟菌酯敏感,除木贼镰孢外的病原菌对酰胺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敏感,大豆炭疽菌和嘴突凸脐蠕孢对烷基多胺类杀菌剂辛菌胺敏感,大豆炭疽菌对有机硫类仿生杀菌剂乙蒜素敏感,EC50值均低于10 μg·mL-1;杀菌剂对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对上述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效果均显著,氟吡菌酰胺对除大豆根腐病外的病害防治效果显著,辛菌胺、乙蒜素对大豆炭疽病和凸脐蠕孢叶斑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以上。【结论】共鉴定出河北省大豆病原真菌及其对应病症病害5种;推荐三唑类甾醇抑制剂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作为河北省大豆主要真菌病害的优选兼治药剂。  相似文献   
76.
针对建筑材目的油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下蓄积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平泉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3种主要立地类型的全生命周期油松人工林编制密度管理图,得出培育小、中、大径级建筑材措施。结果表明:河北油松建筑材林的培育,阳坡中土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培育中大径材,期间经过2~3次间伐以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阳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3 000~3 300株/hm2,10年生间伐强度12%,15年生强度20%,25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2 700~3 0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5%,19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2 200~2 5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0%,17年生强度25%,27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大径材。阴坡厚土林分,初植密度2 000~2 3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5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1 000~1 2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3年生强度20%,23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13~15 m,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77.
为探索低温启动型且具有纤维素强分解能力的复合菌系HT20作用下秸秆腐解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通过响应曲面优化法Box-Behnken设计建立HT20添加量、温度、秸秆含水率和尿素添加量与秸秆腐解率之间的模型,结合大田微区模拟试验验证HT20实际田间应用效果,并与常用的4种秸秆腐熟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秸秆腐解率受HT20添加量、温度、秸秆含水率的影响显著,且各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对秸秆腐解率影响显著,尿素添加量与HT20添加量之间交互作用对秸秆腐解率影响不显著。与不添加腐熟剂(CK)和常用腐熟剂相比,HT20腐解速率提高20.10%~81.46%,腐解时间缩短17.62~183.41d,养分提高5.44%~71.49%,微生物数量增加1.57%~76.14%。表明,低温复合菌HT20在冀东滨海稻区还田秸秆腐解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研究结果为本地秸秆还田中低温复合菌系HT20的施用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北方稻区秸秆还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8.
细鳞鱼属的研究和河北北部的细鳞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图门江、秦岭、河北北部的细鳞鱼,它们的主要性状如:侧线鳞数、鳃耙数、幽门盲囊数、鳍条数及斑点的大小等,差异不明显,均为Brachymystax lenok(Pallas)种。Nichol和Pope曾报导和记录过河北北部及热河地区可能有细鳞鱼的分布。1975年笔者从汤河上游采到了标本,并对塞罕坝的细鳞鱼进行了生态研究。  相似文献   
79.
针对冀北山地的森林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铗捕法和洞口统计法进行鼠害种类及密度的调查;通过踏查确定主要危害树种;采用化学、物理、营林、生物药剂、天敌等5种方法进行了防治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主要鼠害为棕背鼲,油松是其主要为害树种;7月、8月是其为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物理防治(树干套管)和营林措施(割灌除草)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83%和89%,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适合大面积推广;天敌防治见效周期较长,是解决森林鼠害的治本之道,但短期效果不太明显,生物药剂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0.
黄少琴 《绿色科技》2014,(8):297-300
从河北钢铁产业新增产能、产量、经济效益、钢材进出口、行业集中度、节能减排等角度探讨了河北钢铁产业的现状,并对河北钢铁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从产业布局、合并重组、专业化分工、钢铁企业的发展趋势等角度探讨了河北钢铁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