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6篇
  16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对四季花龙眼春梢结果母枝成花逆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季花龙眼春梢结果母枝花芽形态分化期,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花芽母枝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内源激素的ZRs/GA3、ABA/GA3、ZRs/IAA及ABA/IAA值显著降低,花芽的生殖生长趋势减弱,而营养生长趋势增强,导致花芽形态分化受抑制,促使花芽(序)成花逆转的发生;反之,花芽分化期适当控制土壤水分,花芽母枝叶片叶绿素含量会显著降低,而内源激素的ZRs/GA3、ABA/GA3、ZRs/IAA及ABA/IAA值显著提高,可显著降低四季花龙眼春梢结果母枝的成花逆转率。  相似文献   
82.
黄鳝性别与年龄、体长、体重等的关系及性腺的组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修业  王良臣 《淡水渔业》1987,(6):12-14,F002
黄鳝2龄前、平均体长358毫米,体重36.4克、体围长40.2毫米、椎体半径0.71毫米时全为雌性;3龄、平均体长453毫米、体重73.8克、体围长57.6毫米、椎体半径1.06毫米时开始转入雌雄间体阶段;6龄后、平均体长705毫米、体重324.1克、体围长98.1毫米、椎体半径1.49毫米时全部逆转为雄性。与上述年龄相对应的性腺组织的改变,是卵巢的逐渐退化消失,精巢的逐渐形成过程。一经变为雄性,不再向雌性复转。  相似文献   
83.
在间断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当基因组数据存在复杂群体分层时,广义线性模型需要同时考虑上百个协变量,其求解速度会大大下降而且还会产生异常解.本研究目的是把简单回归结果中显著位点的效应值和遗传力的尺度转化为可解释的广义线性回归结果.首先对亲缘关系矩阵进行谱分解,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PC),矫正间断性状中的群体分层;再求解...  相似文献   
84.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利用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的手段,研究了宁夏盐池县多年围封区沙漠化逆转过程中不同粒组颗粒养分与全土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减小,中粗砂、极细砂和黏粉粒组分中有机碳和氮、磷、钾的含量及全土中有机碳和氮、磷、钾的含量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粒组颗粒养分与全土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全土有机碳和氮、磷、钾养分的固存效应是与不同粒径颗粒结合的有机碳和氮、磷、钾养分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径分析表明,不同粒组颗粒养分对全土中各养分指标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不同,与粒径较大的中粗砂和极细砂结合的非保护性颗粒养分对全土养分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85.
为使‘毕单17号’在高海拔地区获得高产,通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毕单17号’产量及其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所得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解析各因子对产量的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毕单17号’产量≥ 9850.00 kg/hm2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65805~70620 株/hm2,施纯N量449.85~485.1 kg/hm2,施P2O5量273.75~326.25 kg/hm2,施K2O量224.64~323.85 kg/hm2,且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密度 > 氮肥(纯N) > 磷肥(P2O5) > 钾肥(K2O),且氮、钾肥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研究发现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许多重复序列以及基因的内含子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在这些重复序列中,有一种广泛分布于基因组中的逆转座子LINE-1,目前发现其对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及肿瘤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影响基因的转录及整个基因组的稳定性、参与X染色体失活及基因组进化等。在正常细胞的分化调控中,基因的激活与沉默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特异性,实现其“预定”的、有序的、不可逆转的分化过程。主要阐述了逆转座子LINE-1的结构特征和其在基因组中的调控作用及这些作用影响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研究LINE-1的调控机制对认识细胞的时空调控以及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7.
花楸组织培养中玻璃化现象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楸(Sorbus pohuashanesis (Hance) Hedl)幼胚为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和腋芽增殖过程中玻璃化现象的发生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激素质量浓度是导致玻璃化现象的2个主要原因.在花楸组织培养中MS和WPM是理想的培养基;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和WPM培养基上,添加琼脂7g/L,并用带透气孔的封口膜封口,绝大部分玻璃化苗可逆转为正常的健壮苗,而且在WPM培养基上,玻璃化苗在逆转为正常苗的同时有60%~80%的茎芽基部长出辐射状根.  相似文献   
88.
SOX9基因在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中扮演重要的调控作用。从mRNA和蛋白水平分析中华鳖SOX9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在胚胎性腺和成年睾丸中的细胞定位以及在性逆转中的表达变化,研究SOX9基因在中华鳖性别分化中的调控作用。Real-time PCR结果显示,SOX9基因在中华鳖雄性性腺中特异性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显示,SOX9蛋白在雄性18期胚胎性腺中开始表达,随着性腺的发育,SOX9蛋白定位于性腺Sertoli前体细胞细胞核中;而在雌性胚胎性腺并未见其表达。此外,在雌激素诱导的雄性向雌性性逆转胚胎中,SOX9基因显著下调,而在芳香化酶抑制剂诱导的雌性向雄性性逆转胚胎中,SOX9基因表达则显著上升。研究表明,SOX9基因为中华鳖雄性特异性基因,参与雄性性腺的发育过程,可能在中华鳖早期性别分化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9.
转座子和逆转座子的大量插入,是高等植物基因组进化的重要动力。作为植物基因组研究热点的禾本科植物之一,毛竹基因组大小约为2 Gb,60%为重复序列,长末端重复序列型逆转座子(LTR逆转座子)则占全部重复序列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对毛竹基因组中LTR逆转座子及进化情况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已发表的毛竹基因组序列,首次通过大数据筛查预测获得9436个平均长度10.3 kb的全长LTR逆转座子。通过分析,我们估算出毛竹LTR逆转座子插入基因组的时间主要分布于200~500万年前,晚于毛竹基因组四倍化的时间。研究还发现了29个位于全长LTR逆转座子内部、有转录组序列支持的蛋白编码基因,这些毛竹基因均不符合所在基因组区段的毛竹-水稻基因共线性关系,且位于LTR逆转座子内部的基因与存在于染色体其他位置的同源基因在表达模式上有着较大差异。本研究首次尝试从LTR逆转座子的角度探索毛竹基因的进化历程,也为今后的植物基因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0.
利用102对微卫星引物对5份黑麦(Secale)、4份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1份分枝小黑麦(Triticale)进行SSR分析,引物Xgwm614能在分枝小黑麦中扩增出一个387bp的特异DNA片段(记为FZ387,GenBank登录号为EF179137),而黑麦未能扩增出。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片段与一粒小麦(T. monococcum)(AY485644)和栽培二粒小麦(T. turgidum)(AY494981)A基因组中Gypsy Ty3-LTR反转座子fatima的一部分分别有94%和95%同源性。根据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在FZ387内部设计1对特异引物FaF和FaR。引物Xgwm614F和FaR能在含有A基因组的物种中扩增出约350bp的条带(记为A350),而其不含A基因组的物种都未扩增出该条带。利用小麦二体和端体代换系材料对其进行定位,结果显示该片段分布在所有A染色体的长臂和断臂上。此外,引物FaF和Xgwm614R能在含有A、B或AB基因组的物种中扩增出约350bp的条带(记为AB350),而不含AB基因组的材料未扩增出目标条带。利用这两对特异引物对小麦属近缘物种进行PCR扩增,发现只有中国春能够扩增出A350和AB350。序列比对结果和FZ387两侧SSR引物结合区的规律性变化表明该反转座子在进化上可能存在属间多样性和属内相似性。A350和AB350也可以分别作为分子标记检测A染色体和AB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