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NaOH/球磨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作物秸秆的生物转化是木质纤维类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探究室温条件下不同机械化学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该研究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以单独NaOH处理为对照,在不同NaOH质量分数(0、1%、2%和3%)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干法和湿法2种NaOH/球磨复合预处理。使用CellicCtec2(Novozymes,丹麦)进行了不同预处理玉米秸秆72 h酶解试验,系统表征了不同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粒径、结晶度、表面微观形貌、木质纤维组成和官能团变化,分析了不同预处理玉米秸秆理化性质对酶解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干法和湿法NaOH/球磨复合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葡萄糖产率,且随NaOH质量分数增加(从1%提升至3%),不同NaOH/球磨复合预处理玉米秸秆葡萄糖产率显著提升(P<0.01),当NaOH质量分数为3%时,其葡萄糖产率分别达到71.0%和73.1%。无论干法和湿法NaOH/球磨复合预处理,其酶解葡萄糖产率均与纤维素质量分数和平均粒径D50显著正相关(P<0.01),与木质素质量分数显著负相关(P<0.01);干法NaO...  相似文献   
52.
高崇风  韩鲁佳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2):346-352,371
为了探究超微粉碎/NaOH同步处理对小麦秸秆纤维素分离及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将小麦秸秆与质量分数6%的NaOH溶液按照料液比0.1g/mL混合,进行了不同时长的超微粉碎/NaOH同步处理,并使用1.4%酸性亚氯酸钠溶液漂白和水浴式超声处理,分离得到纤维素纤维。系统表征了不同处理时长对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分离以及小麦秸秆纤维素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步处理0~60min范围内,机械力显著降低了麦秸样品的粒度,有效促进了秸秆木质纤维组分分离;经不同时长超微粉碎/NaOH同步处理后分离获得的小麦秸秆纤维素中,大量微米和纳米纤维素呈相互缠绕的网状分布;随处理时间延长,纤维素结晶度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处理30~60min是纤维素结晶度降低的转折点;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纤维素热稳定性与其结晶度以及处理时长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53.
2020—2021年,通过自行设计的厌氧发酵装置,研究NaOH预处理对小麦秸秆中温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探索在确保小麦秸秆预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预处理时间来减少NaOH用量,降低二次污染风险,为小麦秸秆沼气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0%、3%和6%(以秸秆干质量计)NaOH对小麦秸秆预处理7、14、21和28 d,未预处理的小麦秸秆作对照,发酵液pH不做调节。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经3%NaOH预处理7~28 d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脱除率分别为5.9%~8.3%、38.3%~41.8%和45.8%~ 49.2%,与6%NaOH预处理相当,显著高于0%NaOH预处理。在中温(35 ℃)厌氧发酵时,3%NaOH预处理的产气效果优于相同预处理时间0%和6%NaOH预处理,在预处理7~28 d时,干物质累积产气量为 185.5~310.5 mL·g-1,产气速率为38.1~84.2 mL·d-1。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显示,3%NaOH预处理小麦秸秆11.4 d的效果最好,86.0 d发酵完全,产气速率为47.9 mL·d-1,最大干物质累积产气量为257.6 mL·g-1。综合判断,在小麦秸秆中温(35 ℃)厌氧发酵过程中,利用3%(以秸秆干质量计)NaOH对其进行预处理是可行的,能够获得良好的产气效果。  相似文献   
54.
5种主要农作物DNA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小麦、大豆、高梁,水稻的种子和幼苗的4种处理组织为材料,利用碱煮法对DNA提取程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DNA提取程序。该程序提取的DNA可用SSR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质量良好,并且能满足这5种常见作物的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55.
NaOH预处理提高甘蔗叶产甲烷性能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甘蔗叶厌氧消化的产甲烷性能,采用NaOH对粉碎后的甘蔗叶进行了预处理,得到了不同NaOH浓度、不同预处理时间条件下甘蔗叶厌氧消化的甲烷产率,并研究比较了预处理前后甘蔗叶微观物理形态、化学分子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甘蔗叶相比,NaOH预处理甘蔗叶的累计产甲烷量提高了22.02%~89.94%,厌氧消化时间T80缩短了2~4 d,其中6%NaOH-5d预处理甘蔗叶的产甲烷性能最好;NaOH破坏了甘蔗叶表面蜡质层和细胞壁结构,促进了甘蔗叶表面二氧化硅、木质素等分解,打破了对纤维素的束缚;预处理后甘蔗叶的木质纤维素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木质素的羟基、甲氧基和羰基等部分官能团发生不同程度断裂,紧致的大分子结构发生分解,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部分氢键遭到破坏,半纤维素发生了分子间和分子内的降解;预处理甘蔗叶的木质纤维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的有机物质增多,其中6%NaOH-5d预处理甘蔗叶厌氧消化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了9.27%、25.14%和21.52%。因此NaOH预处理是一种提高甘蔗叶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生物质糖化是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以棉花秸秆为原料,研究NaOH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及固含量等因素对棉秆水解后还原糖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神经网络对棉秆在NaOH中的水解过程进行模拟与优化,建立棉秆在NaOH中水解过程的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棉秆在NaOH中水解的最佳条件为:10%NaOH、60℃、24h和5%固含量,预处理后棉秆的还原糖含量为74.80%,木质素含量为23.21%。通过试验及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和优化,提高了棉秆在NaOH中水解后的还原糖含量,为棉秆水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土壤全磷测定中样品分解与比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H2SO4-HC lO4酸溶法和NaOH碱熔法两种样品消化方法以及钼锑抗比色法和钒钼黄比色法两种显色方法在测定土壤全磷中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中性和碱性土壤,酸溶法和碱熔法均可获得良好的分解效果;对于酸性土壤,碱熔法分解效果优于酸溶法。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待测液中磷,结果可靠,精密度与准确度高,酸溶法加标回收率为90.25%-99.16%,RSD为1.0%-2.7%。碱熔法加标回收率为90.24%-100.3%,RSD为1.1%-2.6%。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灵敏度低,结果偏低,不适合土壤全磷的分析。  相似文献   
58.
Organic Fouling and Cleaning of UF Membra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fouling on UF membrane mainly centers on the aspect of organic fouling. The cleaning methods of jam caused by fouling of polysulfone UF membrane, the behavior of organic fouling and the elimination of contamination are studied using several chemicals. This experiment proves that NaClO, H2O2 and NaOH all have some effect on the removing organic fouling of UF membrane, of which the H2O2 has the best effect. Controlling the pH value of raw water can decrease the organic fouling of UF membrane. At the same time, a very good result can be gained in the elimination of organic fouling in a way of combining the water solution of NaOH/NaClO and NaOH/H2O2, which makes the infiltration water flux of UF membrane being restored to its initial value. Moreover, the mechanism of organic fouling formation of UF membrane is analyzed.  相似文献   
59.
Soil total nitrogen (N) concentration is commonly measured by Kjeldahl and combus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a method based on determination of ammonium (NH4)‐N produc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of the soil sample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NaOH‐DD) i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for estimating soil total N concentration. The method was evaluated using two sample sets: (A) 44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ontrasting land uses in central Iran and (B) 344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ontrasting arable soils across Canada and Maine, USA. Based on this experiment, 10‐min distillation of 5.0 g soil with 20 mL 12.5 M NaOH were selected a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NH4‐N released by the NaOH‐DD method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N concentration in the sample sets A and B (r = 0.79 and 0.94, respectively). The NaOH‐DD method provides a simple, rapid means of analysis with reduced measurement cost and better health and safety precautions than the traditional Kjeldahl method. Current address for Mehdi Sharifi: Nova Scotia Agricultur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Plant and Animal Science, Truro, Cana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