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5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1075篇
林业   999篇
农学   1034篇
基础科学   93篇
  2002篇
综合类   5684篇
农作物   1211篇
水产渔业   840篇
畜牧兽医   1451篇
园艺   511篇
植物保护   166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752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1092篇
  2011年   1089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870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875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102.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kinetics of carbon atoms transfer from gas phase to solid phase in gas carburizing. According to the kinetic equations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s on the solid surface, it is deduced that the carbon transfer quantity from gas phase to solid phase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difference of carbon activiries between gas phase and solid phase. Based on what is mentioned above, we set up the kinetic equation of carbon transfer from gas phase to solid phase, discussed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carbon transfer. It was known then that increasing the contents of carbon monoxide and hydrogen in gas phase could qu'icken the carbon transfer. On the other hand, proper oxidants, especially proper water, could quicken the carbon transfer.  相似文献   
103.
王文静  高桂立  罗毅  姜玉梅 《作物学报》2005,31(10):1305-1309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强筋)、豫麦49(中筋)和洛麦1号(弱筋)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及其组分积累动态和与之有关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支链淀粉的合成均与直链淀粉的合成同时进行,灌浆中后期支链淀粉的合成比直链淀粉的合成快。豫麦49籽粒中直链、支链和总淀粉积累速率均高于其它两品种。3个品种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在灌浆期上述各酶活性变化的峰值均高于其他两品种,且大部分酶类在灌浆中后期仍维持较高活性。可见,与藁麦8901和洛麦1号相比,豫麦49具有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曹Yang  严建民 《作物学报》1997,23(1):102-106
用^14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叶片的RuBP羧化酶活性对孕穗期湿害逆境的响应能力及其产量性状表现;用完全双列杂交法测定了9个小麦亲本耐湿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在孕穗期湿害逆境下,不同品种间的RuBP羧化酶活性下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主茎绿色叶片数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相一致,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组合间特殊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小麦品种的耐湿性受  相似文献   
105.
对塔里木海岛棉生育全程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表明:(1)塔河种业高产海岛棉田土壤养分比塔河滩地高出6.58%~37.42%,特别是全钾、速效钾比塔河滩地高出29.02%~37.42%。(2)微生物数量变化呈现如下变化趋势:细菌类群在夏季有生长高峰,秋季略有回升;真菌在春季存在生长高峰,夏季处于低谷,秋季生物活性开始回升;放线菌生长高峰位于夏季,春秋季处于低谷。在土壤微生物区系构成中,细菌占据绝对优势,暗示土壤养分的转化主要靠细菌完成。(3)塔河种业高产海岛棉田土壤酶中的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106.
为了研究酸化剂、微生态制剂和寡糖单独和联合添加对‘麒麟鸡’生长性能和消化道酶活力的影响,选择健康1日龄‘麒麟鸡’192只,随机分成8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采用L8(23)完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试验,酸化剂水平为0、0.15%,微生态制剂水平为0、0.15%,寡糖水平为0、0.10%,试验期28天。结果表明:单独添加0.15%酸化剂可提高‘麒麟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单独添加0.15%微生态制剂对‘麒麟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提高胃蛋白酶活力;单独添加0.10%寡糖可降低‘麒麟鸡’生长性能和胃蛋白酶活力;0.15%酸化剂、0.15%微生态制剂和0.10%寡糖2种或3种联合添加对提高‘麒麟鸡’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力的互作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7.
木质素复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以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复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对肥料缓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复混肥,能够抑制土壤脲酶活性,降低氮素的释放速度,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旨在以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研制缓释混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La3+,Ce3+对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VFA底物中的产甲烷促进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实验研究了分别添加O.05mg·L^-1La^3+和Ce^3+对不同来源和保存状况条件下不同VFA底物的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为底物时加入Ce^3+,丙酸加入La^3+或Ce^3+,乳酸加入La^3+时都大大加快了反应初期污泥的产甲烷速率,且对比产甲烷活性SMA也有3%-8%的提高;O.05mg·L^-1La^3+或Ce^3+的加入使污泥利用丙酸的速度加快,对于厌氧反应器的恢复运行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甲酸为底物时,La^3+,Ce^3+的加入对污泥产甲烷曲线形状没有影响,对SMA则分别降低了9.21%和3.37%;乙酸添加La^3+在反应初期明显降低了产甲烷速率,但SMA并未降低。厌氧颗粒污泥经长时间低温存放后,原来对其SMA有提高作用的稀土浓度此时可能会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降低SMA;低浓度稀土离子对污泥产甲烷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时,相同质量浓度下Ce^3+比La^3+对污泥的抑制作用小;驯化培养过程有利于污泥对稀土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9.
采用间歇培养实验研究了辛酸、癸酸和月桂酸等三种长链脂肪酸对UA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以及癸酸对辛酸和月桂酸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辛酸、癸酸和月桂酸对UA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有严重抑制,对厌氧颗粒污泥最大比产甲烷活性产生50%抑制的浓度(IC  相似文献   
110.
以园林植物石楠为试材,通过混合2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分别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园林植物(石楠)进行3年(2015—2017年)的胁迫处理,以期探讨盐碱胁迫对园林植物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有机酸含量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随胁迫强度增加,盐、碱胁迫均使土壤中Na+浓度大幅度上升,K+浓度大幅度下降,但碱胁迫下Na+浓度上升幅度和K+浓度下降幅度均大于盐胁迫。2)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土壤中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聚合物类、胺类、酚酸类碳源呈逐渐降低趋势,总体而言,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盐碱胁迫下园林植物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3)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呼吸和微生物代谢熵随盐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土壤糖苷酶、几丁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碱性磷酸酶、酚氧化酶δ和过氧化物酶δ随盐碱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盐胁迫、碱胁迫、盐胁迫×碱胁迫对有机酸、Na+、K+、Na+/K+、物种丰富度指数(H)、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呼吸、土壤微生物代谢熵、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碱胁迫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高于盐胁迫,并且盐胁迫×碱胁迫的影响高于单独盐胁迫或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