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6篇
  9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福平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9):1715-1719
探讨ABA溶液预处理蝴蝶兰类原球茎(PLB)对耐脱水性及生理学基础的效应,本实验观测H2O和ABA溶液分别预处理PLB的脱水成活率及脱水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80μmol/L的ABA溶液预处理PLB,显著降低失水速度,极显著提高脱水后成活率。新鲜PLB、H2O或ABA溶液浸泡的PLB三者之间的干物质重量、相对电导率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ABA溶液预处理能极显著提高PLB可溶性蛋白、热稳定蛋白、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明显地降低还原糖含量,也能使PLB的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OD、CAT活性均极显著降低,但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提高。所以,ABA溶液短时间处理蝴蝶兰PLB并不能明显改变重量和造成损伤,预处理能提高脱水保护物质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是增强PLB脱水耐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
蝴蝶兰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蝴蝶兰嫩叶提取的DNA为材料,蝴蝶兰SRAP反应体系中的重要参数Mg2+、Taq酶、模板DNA及随机引物,建立了一套适合蝴蝶兰基因扩增的SRAP反应体系:25μL的反应体系中Mg2+浓度为2.0mmol/L,Taq酶1.0U,DNA模板40ng,上下游引物0.8mmol/L。该体系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有望在蝴蝶兰属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中运用。  相似文献   
53.
蝴蝶兰叶片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3个蝴蝶兰品种(系)(耐冷品种婚宴,不耐冷品种聚宝,中等耐冷性新品系ZD-1)为试验材料,经预处理后,测定各材料在低温(10℃、5℃和0℃)下处理12、24和48 h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中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蝴蝶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增加,可作为蝴蝶兰耐冷性的鉴定指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CAT和SOD酶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先增大后减小;APX活性则呈持续增加趋势,也可作为蝴蝶兰耐冷性的鉴定指标;耐冷性品种婚宴在一定程度低温胁迫条件下能通过自身酶系统的保护,减少活性氧对其的伤害,而不耐冷品种聚宝的自身酶系统的保护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54.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黄花系品种P. ‘Taipei Gold’(2n = 3x = 57)作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育性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多年来选择不同的父本进行杂交,终于发现采用 P. ‘Sara Gold’作父本进行杂交,收到蒴果1个,培育出杂交后代群体180株,其中有开花株99株。对杂交后代株高、冠幅、着花量、花径、花箭数、侧枝数及花色、唇瓣颜色和花瓣上的斑点进行观测记载。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双亲的株数百分比:株高、冠幅、着花量、花径、侧枝数和花箭数分别占67.68%,86.87%,61.62%,24.24%,21.21%和26.26%;花瓣和唇瓣的颜色,基本遗传了双亲的特点,91%的后代花瓣颜色与双亲相似,74%的后代唇瓣颜色与双亲相似,90%的后代花瓣上出现了斑点。以P. ‘Taipei Gold’作为母本成功杂交在国内首次报道,为蝴蝶兰黄花系杂交育种提供了实践依据。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55.
蝴蝶兰作为热带和亚热带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在基因工程的改良上有着诱人的前景。综述了蝴蝶兰遗传转化的转基因受体材料、导入的外源基因和克隆的相关基因、抗病毒基因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蝴蝶兰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蝴蝶兰催花及开花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蝴蝶兰的生长发育状态将蝴蝶兰催花及开花过程分为4个时期:抽梗前期,抽出花梗期,出现花苞期,开花期。对蝴蝶兰花梗诱导及开花过程中可溶性糖在植株各器官间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蝴蝶兰花梗诱导及开花过程中不同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各自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7.
蝴蝶兰抗冷性株系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抗冷性蝴蝶兰株系,测定了低温胁迫及温度回升对Phalaenopsis ‘Taida Salu爷伊P. ‘Dinghan Orange Anne爷杂交后代4 个不同株系及亲本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对各 指标的变化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抗冷性程度不同的株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随温度降低,差值呈增大趋势;抗冷性强的株系在温度回升到正常条 件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漏率能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而抗冷性弱的株系难以恢复。 综合评价排序表明,P6 为强抗冷株系,P4、P3 为中抗冷株系,其他为弱抗冷株系。   相似文献   
58.
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克隆快繁技术,经过7年研究培育出具有花大色艳、抗性强、适应性好等优良性状的蝴蝶兰黄花系新品种农科金心。该品种植株株型整齐,花朵排列整齐对称,花型丰满圆润,平均花径9.5cm,侧瓣纯黄无杂色;唇瓣深红,平均单梗花朵数9.2朵,80%以上植株在8~12朵范围;抗病性较强,耐热尧耐寒性比对照增强。经广东省多点多批比较种植试验,综合性状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59.
蝴蝶兰幼嫩花梗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幼嫩花梗获得的无菌苗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在MS和1/2 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TDZ和2,4-D来筛选最佳培养基配方,从而初步建立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花梗用0.1%升汞消毒15 min效果最好.花梗腋芽启动培养基为1/2 M...  相似文献   
60.
蝴蝶兰细菌性褐斑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蝴蝶兰细胞性褐斑病在我国大陆的发生,对分离到的菌株经形态特性,培养性状,致病性以及生理生化测定,确定引起广州地区蝴蝶兰细胞性褐斑病的病原菌为:Pseudomamas cattleyae Savules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