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0篇
  免费   863篇
  国内免费   1569篇
林业   233篇
农学   1192篇
基础科学   126篇
  894篇
综合类   4918篇
农作物   1194篇
水产渔业   1545篇
畜牧兽医   4187篇
园艺   835篇
植物保护   76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615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652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096篇
  2011年   1052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以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胚性培养物为材料,通过简并引物结合PCR进行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的技术,克隆到了龙眼体胚相关未知蛋白基因DlUP-5全长序列,其cDNA全长为887 bp,由681个核苷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6个氨基酸(GenBank登陆号为GQ443759).该基因推导的蛋白分子质量为24511.9 u,理论等电点pI为9.65;该蛋白是Frigi-da-like蛋白质家族成员,是一个具有Frigida组件,无典型信号肽结构,无跨膜螺旋的亲水性蛋白;不规则卷曲是其最大量的结构元件,并且主要集中在C端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均有表达,呈"N"形趋势,其中以不完全胚性紧实结构阶段最高,而鱼雷形胚阶段表达量最低;方差分析表明,鱼雷形胚阶段DlUP-5基因表达量与其他7个阶段存在极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对DlUP-5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在龙眼胚性愈伤组织胚胎发生能力、早期体胚正常发育和体胚成熟过程等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H蛋白胞外区(tH)细胞膜受体进行鉴定,为PPRV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克隆PPRV H基因胞外区(tH),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进行真核表达,纯化后免疫家兔,获得兔抗PPRVtH蛋白特异性抗体;提取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膜蛋白,经SDS-PAGE检测后,湿转印法转印至NC膜,分别利用纯化的重组tH蛋白和PPRV进行病毒铺覆蛋白结合试验(VOPBA),对受体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了1 653 bp的PPRV tH基因,构建其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PIC9K-tH,诱导表达后获得了60 ku目的蛋白。重组tH蛋白免疫家兔后获得了效价为1∶200的抗血清。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该重组蛋白可与PPR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膜蛋白上有2个与PPRV和重组tH蛋白结合的蛋白带,分子质量约为38和100 ku。【结论】从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膜蛋白上鉴定到了2种与PPRV结合的蛋白组分,其特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Bt)库斯塔克亚种(subsp.kurstaki) 8010为研究材料,通过PCR技术获得Bt8010的外孢囊蛋白基因上下游序列,以含有卡那基因的pDG780质粒为中间载体,通过酶切、连接和PCR,构建含外孢囊蛋白基因上游序列、卡那基因、外孢囊蛋白基因下游序列的基因敲除载体pRN5101UKD,为后续...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简并引物扩增得到瓦氏黄颡鱼肝型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cDNA片段,长度分别为335、425 bp;获得的111、114个氨基酸残基与鲤鱼(Cyprinus carpio)肝型、斜齿鳊(Rutilus rutilus)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81%和85%,表明克隆所得序列均为瓦氏黄颡鱼脂肪酸结合蛋白.定量PCR分析表明,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均是肝型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995.
以水稻叶面附生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pMOD-egfp-Tetr转座复合体,采用电击转化法对短小芽孢杆菌DX01菌株进行了Tn5转座插入诱变,获得了大量的转化子。对转化子进行了遗传稳定性分析和分子鉴定,并且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强烈的绿色荧光,研究结果表明外源DNA已经成功整合进细菌的基因组中,gfp基因在短小芽孢杆菌中实现了组成型表达。  相似文献   
996.
观察和测定了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慢生长菌株HN-1及其单游动孢子后代的培养性状及致病力,并将其与正常生长的其他3个菌株进行对峙培养,研究其慢生长特性传染规律,测定受感染菌株的培养特性及致病力.结果表明,大豆疫霉慢生长菌株HN-1的培养特性与正常菌株相比生长显著缓慢,菌落形态有明显差异,卵孢子产生量低,对大豆幼苗的致病力显著较弱;该菌的慢生长特性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至子代,并可通过对峙培养传染至其他正常生长菌株,传染后产生的受染菌株表现慢生长特性且致病力减弱.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已发表的西尼罗河病毒(WNV)的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蛋白结构域Ⅲ(E-DⅢ)的基因.将PCR产物克隆至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DⅢ.将该质粒转化BL21(DE3),经IPTG诱导后提取包涵体,纯化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E-DⅢ的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998.
冯志国  刘慧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141-4143
采用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研究光暗适应条件下不同Ca2+浓度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感光细胞中Gq蛋白α亚基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光适应组,在高Ca2+溶液、生理溶液和低Ca2+溶液中细胞质与感杆束中胶体金密度的比值是3.51、2.13和0.93.对于暗适应组,在高Ca2+溶液、生理溶液和低Ca2+溶液中细胞质与感杆束中胶体金密度的比值是3.01、1.08和0.47.这些表明了罗氏沼虾感光细胞中Gq蛋白α亚基在暗适应条件下同时分配在感杆束和细胞质中.在光照和细胞质内Ca2+浓度适度升高的条件下,膜结合的Gq蛋白α亚基进而转化为可溶性的Gq蛋白α亚基.  相似文献   
999.
镉胁迫下2种杨树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速生杨107和速生杨118进行不同浓度镉处理,研究其对叶和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处理20 d,镉处理组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除了杨树118的50μmoL/L镉处理组)。在高浓度镉(500μmoL/L)条件下处理30 d,其含量急剧下降。在50μmoL/L镉处理条件下,2种杨树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100μmoL/L镉处理组中,速生杨107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前30 d呈上升趋势,速生杨118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整个处理期中一直较高。高浓度镉(500μmoL/L)处理20 d后2种杨树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李梅  孙盛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78-279
选用向日葵为材料,研究不同Al3+浓度处理下(0.1、1.0和10.0 mmoL/L),对向日葵叶片和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处理期间,高浓度Al3+(10.0 mmoL/L)可诱导向日葵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除了Al3+浓度为1.0 mmoL/L)(P0.05)。Al3+处理15 d时,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Al3+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Al3+处理5 d时,10.0 mmoL/L Al3+处理组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但是,在10~15 d期间,其含量明显下降(P0.05)。1.0 mmoL/L Al3+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0.1 mmoL/L Al3+处理组。在1.0 mmoL/L Al3+和0.1 mmoL/L Al3+处理组中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15 d后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