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63篇
基础科学   15篇
  22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38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supplement masa made from nixtamalized white maize flour (NWMF) with anthocyanins (0.0, 0.03, 0.06 and 0.12 g/100 g of masa),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sa and on color, staling, in vitro digestibility, and hardness of tortillas. Tortilla baking reduced the content of anthocyanins by about 10%. The color parameters of the tortillas added with anthocyanin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ortillas made with blue maiz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ATR-FTIR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1022/1047 peak ratio increased, indicative that retrogradation increased with storage time, but the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for tortillas with added anthocyanins than without them, and lower for higher anthocyanins concentration. Freshly made tortillas added with anthocyanins exhibited lower ready digestible (about 35%) and slowly digestible (about 20%), but higher resistant (about 45%) starch fractions. Tortillas with 0.12 g of anthocyanins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hardness than the control tortillas (without added anthocyanins). Both previous mentioned effect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retrogradation, which on turn could be linked to anthocyanins-starch complexes and inhibition of amylolytic enzymes.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旨在研究淀粉消化性能的差异对生长猪回肠食糜中微生物氮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4头回肠末端安装有简单T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淀粉来源不同其回肠末端消化率存在差异,在生长猪的回肠末端抗性淀粉有83.07%被消化;糯米淀粉被100%消化,玉米和糙米淀粉介于二者之同,分别有97.63%和96.41%被消化;回肠食糜中氮的流量以采食抗性淀粉日粮组最高(为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7.44 g),而食糜氮中微生物氮所占比例以采食糯米组最高(为72.8%);各组回肠食糜氨基酸流量中微生物氨基酸所占比率变化范围为25.43%(玉米组)~45.09%(抗性淀粉组),其中抗性淀粉组Asp、Glu、Ser和Lys的比率明显高于玉米组(P<0.05),但Tyr却低于玉米组(P<0.05);糙米组Arg显著高于抗性淀粉组,而Ala和Leu却比抗性淀粉组低(P<0.05);糯米组Ala和Leu也明显较抗性淀粉组低.  相似文献   
63.
大黍的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及其淀粉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系统观察了大黍有性生殖过程中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及其淀粉动态。大黍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表皮细胞始终积累大、小不等的圆球状内含物,该内含物经PAS、苏木精分别染色均呈负反应。表皮细胞外壁在花粉成熟时期略有增厚,且具小刺状突起。绒毡层细胞属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属连续型。成熟花粉粒富含较大颗粒的淀  相似文献   
64.
果汁软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琼脂、淀粉糖浆、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果汁,经多次选择性实验,制得具有较高营养价值,适口性好,工艺简单的果汁软糖。  相似文献   
65.
小麦籽粒淀粉合成、淀粉特性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淀粉是小麦籽粒中的主要成份,与中国传统食品(如面条、馒头等)的加工品质关系极为密切。目前淀粉品质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综述了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酶、灌浆期间淀粉合成酶的变化与调控、灌浆期间淀粉的积累动态、淀粉特性及其农艺调控措施、淀粉特性与面食加工品质的关系等,以促进对小麦淀粉品质的了解和深入研究,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6.
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淀粉分解酶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研究适温(25℃)和低温(10℃、6℃)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特性及淀粉分解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总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和淀粉去分支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淀粉分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淀粉分解酶的活性在适温下随萌发天数先升后降,在低温胁迫下随萌发天数逐渐升高但未达到最适酶活。低温显著抑制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各淀粉分解酶活性,其中,6℃低温处理对两个品种的淀粉分解酶活性的影响最严重,尤其是对郑单958。在各类淀粉分解酶中,淀粉去分支酶活性下降幅度最大(先玉335和郑单958下降幅度最高可达75.5%和83.0%)。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淀粉分解酶活性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7.
为明确不同水氮供应对冬小麦灌浆期籽粒蔗糖代谢、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设3种水分处理(低水W0、中水W1、高水W2)和4个施氮水平(无氮N0、低氮N1、中氮N2、高氮N3),研究了不同水氮供应下灌浆期籽粒蔗糖代谢、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水分胁迫能增加籽粒的蔗糖积累速率,缩短灌浆进程,促进小麦早熟;降低了籽粒中腺苷二膦酸葡萄糖磷酸化酶(A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适当增施氮肥能够促进籽粒中蔗糖向淀粉转化,增加4种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其中W1N2处理的ADPG-PPase、SSS、GBSS和SBE活性峰值最高, 较W1N3、W1N1和W1N0处理分别增加了1.5%、7.9%、11.9%、5.8%和9.6%、4.5%、4.7%、5.2%和13.6%、7.6%、20.9%、10.5%,氮肥过量会对以上4种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适当提高氮肥水平能增加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极显著地提高小麦产量,W1N2处理较W0N0和W2N3处理分别增产164.6%、3.0%。在小麦灌浆期间控制土壤田间持水量为60%~65%、配施氮肥240 kg·hm-2能协同提高小麦籽粒蔗糖含量,保证源器官有足够供应能力,提高淀粉合成酶活性,促进小麦体内碳氮代谢,最终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8.
灌浆期高温对不同耐热性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小麦耐热机理,以3个耐热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系)[44(耐热)、94(热敏感)和中国春(热敏感)]为材料,在开花后15 d至成熟进行胁迫(昼/夜温度37/17 ℃,14/10 h),探究热胁迫对小麦灌浆时间、千粒重、籽粒淀粉含量、组成和淀粉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处理后,耐热和热敏感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均降低,直/支比分别下降和升高;与耐热品系44相比,2个热敏感小麦品种的A型淀粉颗粒粒径减小,中间型淀粉颗粒(8~14 μm)增多。这些结果说明,灌浆期高温胁迫抑制了小麦籽粒淀粉的积累,但不同耐热能力的品种(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9.
稻茬晚播小麦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的粒位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稻茬晚播小麦胚乳淀粉粒分布的粒位差异,以小麦品种山农1391和藁城8901为材料,设适期播种和晚播2种播期处理,研究小麦强势、弱势籽粒胚乳淀粉粒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麦强、弱势籽粒中均具有A、B型淀粉粒,但淀粉粒的分布因不同处理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小麦品种、播期和粒位下,淀粉粒的体积分布均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为4.878~6.453μm和21.7~23.82μm;淀粉粒数目分布呈单峰分布,峰值为0.520~0.571μm。藁城8901的B型淀粉粒的体积、数目、表面积占比均显著高于山农1391;山农1391的A型淀粉粒的体积、数目、表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藁城8901。晚播处理使小麦B型淀粉粒占比显著升高,A型淀粉粒占比显著降低;弱势粒中B型淀粉粒占比降低,A型淀粉粒占比显著上升。晚播处理对山农1391的影响大于藁城8901。  相似文献   
70.
为明确小麦淀粉品质与生态条件、氮肥运筹及其互作的关系,在四川生态条件差异较大的仁寿(丘陵麦区)、广汉(平原麦区)、西昌(山地麦区)3个生态点,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两个施氮量(120、180kg·hm-2)、3种施肥方式(底肥一道清;底肥∶苗肥=7∶3;底肥∶拔节肥=6∶4)对四川主推小麦品种川麦104淀粉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条件对小麦淀粉RVA谱特征参数有极显著的主效应;120kg·hm-2施氮量下小麦淀粉崩解值显著高于对照(不施肥)和180kg·hm-2施氮处理;底肥∶拔节肥=6∶4处理显著提高了淀粉最终黏度。生态点×施氮量的互作对淀粉的高峰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影响极显著,生态点×施氮量×施肥方式的互作对淀粉的最终黏度影响极显著。小麦淀粉RVA谱特征参数基本与海拔和生育期总降水量负相关,与生育期积温正相关,但孕穗-开花期较低的日平均温度和适度的降水对形成优质淀粉有利。不同生态点比较,小麦淀粉RVA谱特征参数均以广汉点最大,仁寿次之,西昌最小。广汉点小麦的淀粉品质较好,更适合于面条加工;仁寿点在120kg·hm-2施氮量下淀粉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