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0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299篇
农学   261篇
基础科学   10篇
  258篇
综合类   685篇
农作物   255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409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4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通过平板对峙法从香草兰根际微生物中筛选出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香草兰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均有良好抑制效果的生防菌10株。通过16S r 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中7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2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s),1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提取脂肽类化合物进行抑菌分析,发现10株生防菌脂肽类提取物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香草兰疫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4株的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对其中2个菌株脂肽类粗提物进行MALDI-TOF/TOF-MS检测,发现菌株VX2R11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伊枯草素A(Iturin A)2种脂肽类化合物,菌株VX2S02仅产生伊枯草素A,推测产生伊枯草素A是菌株VX2R11和VX2S02拮抗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疫病菌重要机制;产生表面活性素是菌株VX2R11拮抗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从葡萄中克隆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VvRR2,获得VvRR2的互作蛋白,为阐明VvRR2在欧洲葡萄抗病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葡萄接种白粉病菌,提取总RNA后反转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vRR2转录本对白粉病菌的响应;构建瞬时表达载体pBI221-VvRR2-GFP,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GBKT7-VvRR2,转化酵母菌株AH109,检测VvRR2的转录激活活性;构建酵母表达cDNA文库,以VvRR2为诱饵,通过Mating法筛选互作蛋白,对获得候选序列进行Blast分析;将候选蛋白VvTGA的全长序列克隆至pGADT7载体形成重组载体pGADT7-VvTGA,与重组诱饵载体pGBKT7-VvRR2共转化酵母,进行双杂交验证VvRR2与VvTGA的相互作用;将VvTGA的全长序列克隆至pSPYNE(R)173载体,形成重组载体pSPYNE-VvTGA,将VvRR2的全长序列克隆至pSPYCE(M)载体,形成重组载体pSPYCE-VvRR2,然后将两个重组载体共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验证VvRR2与VvTGA的相互作用。【结果】葡萄接种白粉病菌后,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VvRR2呈现受白粉病菌诱导表达模式。VvRR2定位在拟南芥原生质体的细胞核,转录激活试验结果表明VvRR2在酵母体内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在含有60 mmol·L-1的3-AT培养基上可以抑制VvRR2诱饵载体的自激活活性,VvRR2诱饵载体对宿主酵母菌没有毒性。以VvRR2为诱饵,初步筛选到287个单克隆,在高严谨条件下进一步筛选获得23个有效序列,Blast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参与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细胞分裂素信号传导、光反应和生物钟节律、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酵母回复双杂交试验结果显示含有空载体(pGADT7或pGBKT7)酵母在四缺培养基(含3-AT)上不能生长,含有两种重组质粒的酵母在四缺培养基(含3-AT)上能够生长,并在含有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能够显色。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结果显示共转化pSPYCE-VvRR2与pSPYNE(R)173、pSPYNE-VvTGA与pSPYCE(M)的原生质体没有黄色荧光,而共转化pSPYCE-VvRR2与pSPYNE-VvTGA的原生质体显示黄色荧光。VvTGA的表达类似于VvRR2,呈现受白粉病菌诱导表达模式。【结论】葡萄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VvRR2是一个受白粉病菌诱导表达的转录因子,能够与VvTGA相互作用,并且VvTGA受白粉病菌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03.
不同坡位桉树人工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立地条件下桉树人工林木生长和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方法]以2年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桉树林木生长和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桉树人工林林下土壤普遍呈酸性,表层土壤酸性强于深层土壤;随着坡位的降低,林木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逐渐好转,呈正相关趋势,同一坡位表层土壤肥力状况优于深层土壤。整体来看,造林地土壤肥力处于偏低水平,氮、磷缺乏严重。[结论]今后在营建桉树人工林时,优先选择山坡中、下部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造林,对于山坡上部土壤养分较缺乏的地块,造林后应加大施肥量,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4.
模拟丘陵草地条件的栽培利用试验,多次收割的幼嫩柱花草干草单产比年终一次收割的柱花草下降23%,而品质明显提高,对于喂猪,可消化蛋白质单产反而提高31%,统计结果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多次收割对提高热带亚热带山地柱花草的品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成都市郊区土壤芽孢杆菌的解磷、解钾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成都市郊区27个土壤样品进行了芽孢杆菌的分离,获得333个菌株。在解磷、解钾培养基上分析其解磷、解钾能力。结果表明,约有15%的土壤芽孢杆菌菌株分解无机磷的效果显著,分属15种芽孢杆菌,其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为分解无机磷的优势芽孢杆菌。多数菌株也能在有机磷和钾细菌培养基上生长,但分解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6.
无致病性双核丝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温室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温室防病试验,测定了双核丝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BNR-1对供试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拟茎点霉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3.9%。温室试验表明,BNR-1对小麦幼苗无致病性,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较对照药剂井冈霉素提高13.2个百分点,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7.
更新生态位是一个新的成熟植物个体成功地代替另一个成熟个体所要求的可能生态位,其生活史早期阶段的一系列特点可以作为其更新生态位。对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锦鸡儿属(Caragana)落叶灌木柠条(Caraganaspp.)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土壤种子库和营养繁殖等更新生态位特征及其与荒漠植被恢复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柠条的繁殖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提供更新生态位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木霉菌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综述了木霉菌分类和形态特征、生物防治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作用、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作用、土壤和环境的生物修复作用、在生物有机肥中的应用、构建生物工程菌株以及应用前景等各个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为拟盘多毛孢菌分离、纯化及ITS区克隆测序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鸡枞菌内生拟盘多毛孢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鉴定,对其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没有已报道的拟盘多毛孢菌与其相似,系统发育树结果也表明其属于一单独分支中。[结论]建立拟盘多毛孢菌的ITS序列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0.
草莓未受精子房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草莓未受精子房的离体培养条件。[方法]分析草莓基因型、外源激素、蔗糖浓度、低温预处理、生长环境及发育状况、光照条件6个关键因素对诱导雌核发育的影响。[结果]选择合适基因型的露地栽培的一级花蕾,外源激素添加2,4-D,蔗糖浓度6%,低温预处理48h,黑暗变温处理是草莓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胚囊植株的理想条件。[结论]本研究为草莓倍性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