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191篇
基础科学   23篇
  65篇
综合类   1048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40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蛋白质组学筛选和研究番红花花蕊分花期差异蛋白的变化,旨在揭示番红花花蕊分化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利用MALDI/TOF/TOF-MS/MS质谱鉴定与分析技术筛选与鉴定番红花花蕊分化期的差异蛋白,结果表明:75个差异表达蛋白得以鉴定,分析其可能的功能后构建了番红花花蕊分化的分子调控模型,其中,糖代谢途径为分化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氨基酸代谢中的甲硫氨酸tRNA连接酶、精氨酸酶等可能与细胞分裂素、多胺等分子信号调控有关;活性氧代谢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硫氧还蛋白过氧氢酶、甘露糖-3′5′-异构酶等可能调控植物激素信号和抗性机制;热激蛋白、蛋白伴侣保障蛋白修饰和加工的正常进行;延伸因子Tu、β-肌动蛋白、β-微管蛋白、3-oxo-γ(4,5)-类固醇-5-β-还原酶构建细胞结构。本研究鉴定了75个可能在番红花花蕊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并分析了其可能的调控过程,为进一步揭示番红花花蕊分化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化辣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品种'B162'为试材,探讨了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MV-CP)基因转化辣椒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将辣椒带柄子叶进行预培养2 d后,用D600 nm为0.3的根癌农杆菌菌液浸泡7 min,再经过共培养2 d后转移到筛选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辣椒抗性不定芽.通过对获得的10株抗性不定芽进行PCR检测,其中有2株扩增出目的条带,初步证明CMV-CP基因已经转入辣椒不定芽中.  相似文献   
73.
以凤尾兰(YuccagloriosaLinnaeus)的茎尖、幼嫩茎段及嫩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嫩叶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由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最好,由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表现最佳。筛选出最佳初代培养基MS 6-BA3.0mg/L NAA0.2mg/L;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MS 6-BA8.0mg/L NAA0.1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5.0mg/L KT1.0mg/L;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BA4.0mg/L NAA0.05mg/L 椰子水100mL/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2mg/L。  相似文献   
74.
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红掌3个不同部位的材料(叶片、叶柄、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红掌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差异显著,其中叶柄诱导率最高,达到86.7%,为最佳取材部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MS+6BA2.0 mg·L-1+2,4D0.2 mg·L-1为最好; MS+BA2.0 mg·L-1+NAA0.25 mg·L-1对不定芽分化效果良好。第3期郭军战等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5.
方华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97-98,85
鳞片扦插、种子繁殖是百合传统种植模式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百合种苗的研究方兴未艾.本实验证明,组培苗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具有较强的生产优势;组织培养技术、鳞片扦插技术、种质优化技术三者结合,可以促进百合生产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76.
以CAB6P和CAB11E 2种脱毒甜樱桃砧木嫩梢茎尖为试材,成功地进行了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改良的DKW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最好,在1/2MS培养基(铁盐为DKW)生根较好;同时特定的液体培养基可以显著地将增殖培养的不定稍拉长。温室中的温度、湿度控制和病害防治是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7.
以雄黄兰花蕾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BA、NAA等激素,探讨外源激素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并建立了微繁体系;通过采取不同驯化炼苗措施,总结了一整套炼苗与栽培技术。试验表明:选用MS+6-BA2.0mg.l-1+NAA0.2 mg·l^-1培养基,其外植体诱导率达84.4%,不定芽诱导率达68.2%,选用MS+6-BA2.0mg·l^-1的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可得到优良的雄黄兰小种球,球茎增殖系数达4.9;在1/2MS培养基中培养15d,球茎生根率达98%;瓶苗常规驯化后选用国产泥炭土炼苗,成活率在90%以上;冬末春初繁殖的生根苗定植大田后当年开花。  相似文献   
78.
新疆野生杏花芽形态分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新疆伊犁地区野生杏花芽形态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杏的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从开始花芽分化到雌蕊原基分化形成为止,整个分化时间约持续70d,以各部分的原基出现为划分标准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始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6月22日以前处于未分化期,7月初进入分化初期,整个分化初期持续30d左右;萼片分化多数在7月中下旬进行;花瓣分化集中在8月初进行;雄蕊分化多在8月中下旬进行;9月初除8.3%的花芽处于雄蕊分化期,其余全部进入雌蕊原基分化期。各分化时期有交错重叠现象,从开始花芽分化到雌蕊原基分化形成,整个分化时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79.
蝴蝶兰原球茎和丛生芽增殖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蝴蝶兰(Phalaenop spp)原球茎(Protocorm like body,PLB)和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蝴蝶兰原球茎和丛生芽增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适合于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3MS+TDZ 0.2 mg/L+NAA 1.0 mg/L+蔗糖20 g/L+琼脂8 g/L+活性炭2 g/L+CM 200 mL/L。适合于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1/3MS+TDZ 2.0 mg/L+NAA 0.1 mg/L+蔗糖20 g/L+琼脂8 g/L+活性炭2 g/L+CM 200 mL/L。TDZ的效果好于6-BA。对丛生芽的切割能显著提高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80.
毛叶枣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早从国外引种栽培的热带果树之一。干热区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项目组,在品种改造过程中发现芽变单芽——金粟枣,其植物学特征、产量与长果形毛叶枣差异不大,但果实品质方面的可食率、果实硬度、果实耐贮藏期、蛋白质含量、Vc含量、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当地种植的高朗1号、滇刺枣、圆果形毛叶枣、长果形毛叶枣品种,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良芽变单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