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404篇
农作物   118篇
水产渔业   105篇
畜牧兽医   35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松香与丙烯酸通过Diels-Alder双烯加成反应得到丙烯海松酸,丙烯海松酸经酰氯化和硫脲化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双酰基硫脲衍生物,通过IR、NMR、MS和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活性结果显示,丙烯海松双酰基硫脲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丙烯海松双-(3,5-二苯基)硫脲(4f...  相似文献   
52.
以越橘(达柔)果实为材料,研究了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越橘果实色素在光照、低pH值以及60℃以下时稳定性较好,但在pH值大于4以及温度高于60℃时稳定性会显著降低;Fe^3+、Fe^2+、H2O2、苯甲酸钠对该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葡萄糖、蔗糖、Zn^2+、Al^3+、K^+对该色素有一定护色、增色作用.越橘果实色素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色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3.
A case of Meropenem as a novel antibacterial agent to suppress and eliminate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n the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orchid protocorm-like bodies (PLB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The in vitro activities of meropenem and four comparator antibacterial agents against three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trains, LBA4404, EHA101, and GV3101, were assess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meropenem on the growth of Dendrobium phalaenopsis PLBs was determined. Compared with other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including ampicillin, carbenicillin, cefotaxime, and cefoperazone), meropenem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in suppressing all tested A. tumefaciens strains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 0.5 mg L^-1, which is equal to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Meropenem, at all tested concentrations, except for 10 mg L^-1 concentration, had littl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orchid tissues. The A. tumefaciens strain EHA101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with vector plG121Hm in infected PLBs of the orchid was visually undetectable after a two-month subculture in 1/2 MS medium with 50 mg L^-1 meropenem and 25 mg L^-1 hygromacin. The express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the transgenes were confirmed by GUS histochemical assay and PCR analysis. Meropenem may be an alternative antibiotic for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A. tumefaciens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54.
重叠区扩增法合成抗菌肽B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设计并合成了抗菌肽 B基因的 4个寡聚核苷酸片段 ,通过重叠区扩增法 ,扩增出了相当于抗菌肽基因全长的寡聚核苷酸片段。经克隆测序 ,证明成功地实现了抗菌肽基因的人工合成、拼接和克隆。  相似文献   
55.
选用水溶性能好,不显示副作用,无蓄积的抗菌药E作为饮水剂的抗菌成分.抗菌药E与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钢、葡萄糖等合理配伍,制成好得快饮水剂,在三黄种鸡、艾维茵商品肉鸡、雉鸡、鹧鸪、朱斯鸡、猪、牛、犬等畜禽中的临床应用表明,好得快以1:20溶于常水中,令畜禽自由饮用,可有效防治鸡白痢、鸡大肠杆菌、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犊牛副伤寒、犬胃肠炎、中暑、幼畜腹泻等疾病,治愈率达90%以上.在鸡的传染性法氏襄炎、盲肠肝炎、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等多种病中,配合使用好得快,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对防制肠道多种细菌感染和继发,并发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6.
博落回生物碱对8种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农药是近10年来大力开发的农药,其包括微生物、昆虫病源性线虫、植物源农药(植物性药材)、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素)等,由于生物农药具有使用安全、有效、低毒副作用、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因此对生物农药的研制以及产业化正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57.
细辛精油对7种玉米病害的离体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玉米病害的7种病原菌(小斑病菌、弯孢霉叶斑病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圆斑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瘤黑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瘤黑粉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弯孢霉叶斑病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均较好,EC90均低于700mg.L-1;对小斑病菌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对圆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较差,EC90均高于900mg.L-1。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8.
根据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偏爱性重编兔防御素基因(Neutrophils peptide-1,pNP-1),设计4条引物搭桥合成.将pNP-1克隆到pPICZα-A载体,使用同尾酶Xho Ⅰ和SalⅠ在重组载体上构建多价串联体[pNP-1(2×)]和[ pNP-1(3×)],分别对这3个基因进行毕...  相似文献   
59.
选用45头体重为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将它们分为3组,比较3组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中药Ⅰ、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中药饲料添加剂Ⅰ、Ⅱ号,对照组则添加抗菌药物和促生长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Ⅰ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54%、5.01%、4.49%和4.74%,料重比分别降低了1.55%、8.25%、5.65%和-0.03%;中药Ⅱ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44%、2.24%、4.12%和4.5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2.50%、6.01%、6.21%和1.08%,且2个中药添加组还能有效防止10-40 kg生长肥育猪的腹泻.表明饲料中添加中药饲料添加剂Ⅰ、Ⅱ号可以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在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方面的作用优于部分抗菌药物及促生长剂.  相似文献   
60.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