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改进传统的稻米垩白度计算方法操作困难、准确率低等不足,提出了一种稻米垩白度测定特征值提取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积分学的相关理论计算稻米米粒的面积和垩白区域的面积,进而计算稻米垩白度,大大提高了算法的精准度,为稻米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利用稻米垩白度分析软件测量叶片相对病斑面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燕  吴为人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0):3405-3409
【目的】提出一种利用稻米垩白度分析软件Chalkiness 1.0测量衡量植物叶片病害综合指标之一叶 片相对病斑面积(RLA)的方法。【方法】通过扫描或拍照获得病害叶片的数字图像;然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对图像进行处理,最重要的是用肉眼识别病斑并用“画笔工具”涂黑,使叶片中的病斑明晰 化;最后利用Chalkiness 1.0计算出图像中的RLA。【结果】用本方法对稻瘟病叶上病斑的相对面积进行测量。比较5次重复测量的结果,发现该方法重复性好,误差小。【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34.
影响稻谷品质指标测定值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光亚 《粮食储藏》2005,34(4):38-39
本文介绍了影响稻谷品质指标值的有关因素,为稻谷品质指标测定结果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5.
杂交稻米垩白面积及粒率偏高,该二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控制的数量性状。垩白 sca 表现较小的杂交组合均包含 gca 表现较小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且 gi(p_1)+gi(p_2)与杂交稻米垩白面积和粒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千粒重、粒长和出糙率对垩白面积产生显著的直接效应,长宽比和整精米率对垩白面积产生显著的负的直接效应,垩白粒率对垩白面积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6.
稻米垩白度与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37.
籼稻米粒垩白的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个籼稻杂交组合的研究表明,垩白差异较大的亲本间,其正反交F_1的垩白度存在显著差异,以垩白度较低的品种作母本,其垩白度较低,3个杂交组合分离世代群体中,垩白与百粒重及谷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粒长、谷粒长宽比以及出糙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F_2群体中出现大量正向超亲(高于高垩白亲本)的变异.以垩白度较高的材料作母本回交改良垩白度的效率较低,垩白度具有中等大小的广义遗传率.不同组合中亲本垩白度的差异分别由显性方向不同的1~3组部分显性的基因所控制,要改良稻米垩白,应选择垩白度较低的材料作母本,同时扩大分离世代的种植群体,提高选择强度.  相似文献   
38.
强弱势粒的稻米垩白度差异及其与谷粒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6个早籼品种的分期播种度试验结果表明:(1)强势粒与弱势粒的稻米垩白度差异,有强势粒显高于弱势粒,强势粒显低于弱势粒和强势粒与弱势粒无显差异3种类型。(2)相同的温度变化对强势粒和弱势粒垩白度的影响不同,强势粒到达垩白最小时的温度可能高于弱势粒。(3)垩白与粒重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并受到供试品种和实验条件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39.
稻米的垩白性状是评价稻米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垩白的稻米,透明度较差、硬度低、碎米率高、市场品质不佳。文章对前人关于稻米垩白形成的细胞学基础,稻米垩白形成的“源”“库”“流”学说以及垩白的遗传基础进行了总结;概述了环境生态因子对稻米垩白性状的影响;并探讨了稻米垩白性状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40.
水稻垩白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是稻米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试验主要调查了15个不同粳稻品种的垩白率、垩白度和垩白面积,并对稻米胚乳细胞形态结构和淀粉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供试15个不同粳稻品种之间差异最大的垩白性状为垩白率,垩白面积次之,最后为垩白度,并且垩白率和垩白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对于不同的粳稻品种,其胚乳细胞的排列方式、淀粉粒的分布和垩白性状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同一品种之内, 垩白米与无垩白米的淀粉粒有明显差异,垩白稻米的透明部位和无垩白稻米的淀粉粒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