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以高垩白度品种V20B和低垩白度品种CPSLO 17作为亲本,构建150个V 20 B/CPSLO 17重组自交家系(RIL)为作图群体,进行稻米垩白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以垩白度为稻米垩白高低的表型数据,结合SLAF标签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运用MapQTL 5软件检测到4个稻米垩白QTL,分别命名为qC-5 a、qC-5 6、qC-5 c和qC-5d.这4个QTL的LOD值分别为4.02、4.09、3.94和4.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1.6%、11.8%、11.2%和11.8%,且这4个QTL抗性等位基因都来自高垩白亲本V20B.  相似文献   
42.
43.
Depletion of the stratospheric ozone layer is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ultraviolet-B (UVB) radiation (280–320 nm) reaching the Earth's surface, which can alter crop productiv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UVB radiation on rice production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grain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ern US rice cultivars (six inbred cultivars and three hybrids). Due to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house glass, plants received no natural UVB radiation; hence, plants were provided with supplemental UVB lighting. Plants were exposed to UVB radiation of 0, 8 (ambient) or 16 (twice ambient) kJ m−2 day−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elevated UVB radiation on the number of productive tillers in any cultivar except 'Sierra'. All the cultivars except 'Sierra' showed increased spikelet sterility with an increase in UVB radiation. There were decreases in main-stem panicle length, number of primary branches per panicle, and grain width with an increase in UVB radiation in most of the inbred cultivars. Elevated UVB radiation decreased plant grain yield in all the cultivars, however the per cent decrease in plant grain yield varied among the cultivars (31–79 %). The hybrid 'Clearfield XL729' performed best among the selected southern US rice cultivars under an elevated UVB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44.
早籼稻垩白形成中胚乳淀粉粒发育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沈波 《中国水稻科学》2000,14(4):225-228
对不同垩白度早籼品种中优早3号(少垩白)和泸红早1号(多垩白)的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胚乳淀粉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胚乳腹部淀粉粒形成的发育过程明显受温度条件的影响。在灌浆初始,高温促使淀粉粒发育进程提前,淀粉粒形状呈圆球形,边缘光滑,从而造成成熟时淀粉粒间的空隙明显,结构疏松,垩白率高。这在少垩白品种中优早3号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5.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国家颁布的“优质稻谷”标准[1]中,垩白是主要指标之一。垩白的产生与品种有关,同时受环境条件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播期进行栽培,其垩白度值都会有所不同[2~9]。我们通过控制灌浆结实期温度,分析了垩白与温度、籽粒粒形及可溶性糖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报道该研究的主要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中优早5号(少垩白)和浙733(多垩白)于1998年4月下旬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实验基地播种,盆钵土培,抽穗后移于生长箱内进行温度处理,直至成熟,并对当日开花的单茎进行挂牌标记,从开花后第5日进行第一次取样,以后每隔3日取样一次供分析用。 1.2 温度处理 人工气候箱的处理温度分两种。高温:昼/夜,33℃/29℃;适温:昼/夜,26℃/22℃。相对湿度:昼/夜,75%/85%。观察和测定两个品种的籽粒形态和物质成分变化,比较对垩白形成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6.
穗上不同部位籽粒的稻米垩白度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穗上不同部位的籽粒的稻米垩白度存在着显差异,强势粒的垩白度一般小于弱势粒;穗上不同部位米粒的垩白度与谷粒粒重呈负相关趋势;始穗期施氮肥对稻米垩白度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我们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浆物质不足至少是垩白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对粳稻品种两杂交后代F1、F2、F4代垩白性状研究分析表明,其垩白米率呈连续分布,但不呈正态分布;两“无垩白/高垩白”组合F2代分布曲线为单峰,主峰值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组合“越光/C602”F4代有4个分布不均的峰,组合“花育409/C602”F4代有两个峰,主峰值仍然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两低垩白“花育560/津原5”组合F2、F4代分布曲线比较单一,主峰值仍然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三组合后代垩白广泛分离,不同世代无或低垩白频数分布一致,表明该性状受主效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因此,选育无垩白或小垩白品种作亲本可改良杂交稻垩白。  相似文献   
48.
攀西地区稻米垩白的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品种多栽培因素试验 ,分析了攀西地区稻米垩白性状的变异特征 ,结果表明 :籼稻的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均大于粳稻 ,籼稻中杂交稻又大于常规稻 ,而各垩白性状的变异系数则相反 ;同品种垩白的大小因栽培地点和海拔高度而异 ,高海拔地区籼稻品种的垩白大于低海拔地区 ,而粳稻品种则有相反趋势 ;栽培措施对稻米垩白有显著影响 ,影响的大小因品种和措施而异  相似文献   
49.
籼型杂交稻米质现状及其遗传改良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分析了福建省近几年来审定的籼型杂交水稻米质主要性状 ,认为目前杂交稻米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垩白率高、垩白度大、胶稠度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等 ,提出了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的途径 .米质性状是遗传性状 ,杂交稻米质状况与亲本的米质状况密切相关 .利用米质性状的遗传规律 ,加强优质 A、R系的选育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杂交稻米质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早籼稻米垩白形成与稻株源-库特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垩白度差异较大的 3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 ,先后分 3期播种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籽粒灌浆期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及相应的源 /库比与稻米垩白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稻株源 -库特性与稻米垩白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低垩白品种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和源 /库比均显著高于高垩白品种。稻株库的容量大、库的活力低而源叶同化物又供应不足 ,势必形成垩白。因此 ,保证源的供给充足、适当的库容 (库的大小 ) ,较大的源 库比和强大的库活力对减少稻米垩白极为重要。研究还发现 ,垩白度高的水稻品种 ,其剑叶中同化物的输出百分率相应较低 ,推测其源叶中同化物的输出或韧皮部装载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