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玉米须中的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玉米须总黄酮的新方法。用60%乙醇溶液,在功率400W下超声处理20min,提取玉米须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选择激发波长为λex=445nm,发射波长为λem=542nm,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玉米须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检出限为1.08×10-9mol/L,线性范围在0~0.04mg/mL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216.63x+137.93,相关系数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3%~10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8%。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鸡树条荚蒾化学成分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鸡树条荚莲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制定鸡树条荚莲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鸡树条荚莲枝、叶、果实中黄酮和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鸡树条荚蓬不同部位中Fe、Cu、Zn、Mn四种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鸡树条荚蓬不同部位中黄酮和多糖含量以果实中的含量为最高,Fe、Mn、Zn、Cu四种微量元素中以Fe、Mn、Zn含量较为丰富。结论:鸡树条荚莲不同部位黄酮、多糖以及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说明鸡树条英蓬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与其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入药部位。  相似文献   
103.
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和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测定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成分和黄酮含量。[方法]用石油醚提取刺山柑果实中的粗脂肪,甲酯化后,用GC-MS法进行分离鉴定。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刺山柑果实中的黄酮化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刺山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刺山柑果实中含有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0.09%,主要是亚油酸甲酯,占49.13%。刺山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1.218 g/kg,平均回收率为102.13%。[结论]刺山柑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采用GC-MS法分析刺山柑果实中的脂肪酸成分,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04.
桂花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用水作为溶剂,在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溶剂体积的条件下,对桂花叶总黄酮进行提取试验,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并进行分析.对三因素的不同水平搭配组合,应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得到93=729个数据,由此推求最佳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提取温度91~100℃,提取时间50~60min,溶剂体积50~60mL,可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蜂胶中4种黄酮成分(高良姜素、短叶松素、松属素、柯因)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通过高浓度胰岛素诱导的方式建立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高良姜素处理组、短叶松素处理组、松属素处理组、柯因处理组,测定各试验组对HepG2细胞增殖、葡萄糖消耗量、糖原含量、已糖激酶(hexokinase,H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黄酮成分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增殖均无显著影响(P0.05);柯因、短叶松素作用效果不明显(P0.05);高良姜素和松属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glucose consumption,GC)、肝糖原含量、HK和PK活力(P0.05)。上述结果表明蜂胶中高良姜素和松属素能较好地调节IR-HepG2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为蜂胶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提高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提油率,该文探究了亚麻籽表面黏质物的存在对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提油率的影响,并对热水浸提法脱除亚麻籽黏质物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提油率随亚麻籽表面黏质物的减少而升高,未脱黏亚麻籽的提油率为69.20%±1.51%,渣相含油量为26.00%±1.24%。经100℃浸提脱黏后,黏质物的脱除率为94.69%±1.94%,此时亚麻籽的提油率可达84.26%±0.63%,渣相含油量降低至10.45%±0.89%。对热水浸提脱除黏质物的工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体系p H值、料水比以及浸提次数)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发现在浸提温度85℃、p H值3、料水比1:7 g/m L、浸提2次,每次浸提60 min的条件下,黏质物的脱除效果最好,脱除率为97.88%±0.69%,脱黏后亚麻籽的提油率可达84.47%±0.53%,亚麻籽油和蛋白质的损失率分别为0.70%±0.16%和10.78%±0.41%,且浸提脱黏过程对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品质(酸值和过氧化值)无显著影响。此外,浸提脱黏过程还可有效去除亚麻籽中的抗营养因子生氰糖苷,使生氰糖苷的含量由浸提前的(242.6±0.8)mg/kg显著降低到浸提后的(7.1±0.6)mg/kg。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热水浸提脱黏工艺,显著提高了后续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提油率,同时也有利于亚麻籽多糖的回收和亚麻籽粕的进一步利用,为亚麻籽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7.
蓝色瓜叶菊花青苷在花发育过程中的积累和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色瓜叶菊开花从初现蕾到花被片完全展开分为6个阶段,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分析不同开花阶段花瓣中花青苷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在瓜叶菊蓝色品种中含有3种以上的飞燕草苷;蓝色瓜叶菊总花青苷和主要的花青苷开花前4个阶段表现为线性上升,其后3个阶段表现为线性下降。通过分析,认为瓜叶菊花青苷积累与变化规律是植物提高传粉效率的一种适应机制,同时这种机制也符合多年生植物充分利用营养物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8.
Six flavonol glycosides, compounds 1-3 from A. burnatii Gáyer and 4-6 from A. variegatum L., were obtained from their methanol extracts of aerial parts. The identified structures were 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7-O-(6-E-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yl-(1 → 3)-α-l-rhamnopyranoside (1), 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7-O-β-d-glucopyranosyl-(1 → 3)-α-l-rhamnopyranoside (2), 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7-O-(6-E-caffeoyl)-β-d-glucopyranosyl-(1 → 3)-α-l-rhamnopyranoside (3), kaempferol 3-O-β-d-galactopyranoside-7-O-α-l-arabinopyranoside (4), 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 (5), and 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ide (6). Compounds 1, 2 and 4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the methanol extracts and pure compounds was tested with different assays.  相似文献   
109.
硒对藤茶抗氧化酶活性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硒对藤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亚硒酸钠作为硒源,设置0、50、75、100、125、150、175 mg/L 7个质量浓度梯度,对盆栽藤茶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硒对藤茶含硒量、抗氧化酶活性、藤茶的黄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施硒质量浓度小于100 mg/L,藤茶叶片的含硒量随着硒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施硒质量浓度在100~175 mg/L,藤茶含硒量无显著变化;硒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藤茶的GSH-Px活性,硒的质量浓度在125 mg/L时,酶活性最强;当硒质量浓度小于125 mg/L时,可以提高 APX、CAT的活性;硒对藤茶SOD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施硒质量浓度在75~125 mg/L,可以增加藤茶的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的含量,在125 mg/L硒处理时,黄酮含量最高,其他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在100 mg/L时最高.低质量浓度的硒能促进藤茶抗氧化酶活性及藤茶中有效成分的合成,最适施硒质量浓度为100 mg/L.  相似文献   
110.
Three new sulfated steroid monoglycosides, leptaochotensosides A–C (1–3), and a new sulfated polyhydroxylated steroid (4) were isolated from the alcoholic extract of the Far Eastern starfish Leptasterias ochotensis. 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4 were established by extens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analyses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Although the isolated compounds did not show any apparent cytotoxicity against melanoma RPMI-7951 and breast cancer T-47D cell lines, leptaochotensoside A (1) demonstrated inhibition of T-47D cell colony formation in a soft agar clonogenic assay at nontoxic doses. In addition, this compound decreased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induced colony formation of mouse epidermal JB6 Cl41 cells. The cancer preventive action of 1 is realized through regul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