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0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826篇
林业   762篇
农学   603篇
基础科学   718篇
  1056篇
综合类   1760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250篇
园艺   391篇
植物保护   21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室内植物净化空气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分类和室内观赏植物净化各种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机理的分析,探讨了室内观赏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室内植物净化空气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气候室,研究了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开花坐果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即70%±5%(高湿处理)和不加湿(低湿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10:00至16:00平均温度为36.5℃的高温条件下,55%的低湿处理造成植株营养不良和花蕾灼伤,使落蕾率增加,开花较少,坐果率较低;而70%的高湿处理,改善了植株的营养条件,减少了花蕾灼伤,使开花率提高了27% ~ 34%,坐果率提高了26% ~ 30%。表明在36.5 ℃的高温条件下,70%的相对湿度有利于番茄开花坐果。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高水分稻谷的袋式干燥工艺,降水效果以及爆腰情况。结果表明,袋式干燥作为两步分段干燥技术的第一步是可行的,在干燥的过程中不需倒袋就可获得好的降水效果,干燥品质好。  相似文献   
994.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应用于苹果园中能提高苹果生产的信息化水平,但WSN温湿度传感器部署的数量及位置是WSN节点部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北京市丰台区一个普通苹果园进行了实地试验,采用温湿度仪测量了大量点的温湿度,研究空气温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决定传感器部署策略。结果表明,对于单个冠层,空气温湿度在每个平面具有相同的走势;距离果园边缘的果树冠层空气温湿度的极差大于果园中心位置的果树,相差约3倍;果树间隙的空气温湿度极差和果园中心处的冠层极差相近。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先平面后整体,外密里疏"的苹果园中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的部署方法。  相似文献   
995.
Verticillium wilt, caused by the fungus Verticillium dahliae, is currently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affecting olive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There are no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controlling this disease. The use of infected nursery stocks has largely contributed to the spread of the pathogen, and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s to preventively sanitize the propagation stock is critical in the nursery industry. This study describes novel techniques to achieve this aim. The effects of several temperature–exposure time combinations were evaluated: (i) the survival of pathogen on culture medium (PDA); (ii) the pathogen viability on infected shoots and plants; (iii) the vegetative growth of plants of several cultivars; and (iv) the rooting ability of cuttings. The colonies of the pathogen growing in PDA were killed after 8 h and 60 min of exposure at 40 and 47°C,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s ≥42°C for at least 2 h were lethal for the pathogen infecting the shoots. Likewise, moist hot air treatments at 42–44°C for 6–12 h eradicated the pathogen,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viability of the plants. Five olive cultivars were also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thermotolerance as follows: sensitive (Chiquitita), moderately sensitive (Koroneiki, Frantoio and Picual) and heat tolerant (Arbequina). However, the optimized sanitation methods were applicable to all of the cultivars. Finally, heat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to unrooted cuttings, which severely affected their rooting ability. Thus, this study developed a hot air treatment to produce V. dahliae‐free olive nursery plants.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年际间降水波动性与粮食生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粮食生产适应度评价的概念模型,并建立评价标准,将粮食生产适应度分为1~4级。以位于北方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选取乌兰察布市1959—2009年逐年粮食产量、播种面积数据,逐年逐日气温、降水量数据,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揭示了区域粮食生产适应水平的变化趋势。气象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降水在波动中有小幅降低,近30年年平均降水量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约30 mm;同期气温升高约3.1℃,区域整体暖干旱化趋势明显。粮食生产状况统计结果显示:这一时段内粮食单产上升趋势明显、气象产量波动较大。基于适应度评价模型,该区粮食生产适应水平大致经历了由4级降至1级、至1995年后又升至3级的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和技术经济进步的情况下,人们通过不断调整适应措施来应对变化,其间,适应水平呈现高低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7.
稻谷烘干过程中的水分扩散特性与品质特性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深入研究稻谷高效均匀化烘干过程中的水分扩散与质量转变耦合特性,该文测定了玉香油粘稻谷经50、65、80℃分别烘干时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检测了以上3种温度分别烘干稻谷的色差、籽粒颖壳断面孔隙率与分形维数及玻璃化转变温度,考察了已烘干稻谷的含水率、硬度、爆腰率、发芽率等过程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玉香油粘稻谷烘干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3.576×10-8e15 684/Tm2/s;随烘干温度增加,籽粒颖壳断面的孔隙率由鲜谷的0.39±0.06依次降为0.22±0.09、0.17±0.04、0.13±0.05,但烘干稻谷的分形维数、色差、玻璃化转变温度则较其鲜谷波动增加;已烘干稻谷的含水率、硬度、爆腰率、发芽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50℃烘干稻谷的爆腰率、发芽率性能优,宜选为稻谷烘干常用工艺温度,研究结果为稻谷高效均化烘干提供了理论与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气压式玉米精量播种机均匀低损配气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气压式玉米精量播种机配气系统存在各行气流分配不均、气压损失及气流速度损耗较大的问题,基于加压导管定常不可压缩湍流模型损失理论,探明了气流损失及分配不均的原因。采用等效仿真简化模型,通过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仿真4种不同气路结构中气压损失及气流速度损耗,分析得出最佳气流分配方式;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分配器最优结构形式;确定了配气机构连接段最优母线形状为内凹-外凸组合型曲线,连接段长度以及组合曲线内凹外凸水平长度比是2个影响配气机构性能的关键参数,连接段长度值越大,节锥角越小,且组合曲线内凹外凸水平长度比在3附近时气压损失及速度损耗最小。与常用配气机构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用配气机构的气压损失在30%以上,而该低损配气机构能够将气压损失减小到10%以内,气流速度损耗不显著,各行压力一致性变异系数在4%以内。  相似文献   
999.
双孢菇微波冷冻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获得干燥时间短、产品质量高的蘑菇制品,采用微波冷冻干燥技术对双孢菇进行干燥处理,研究其在不同微波比功率(0.25,0.5,0.75 W/g)和系统压强(50,100,150 Pa)下的干燥曲线、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复水比、收缩率、白度、维生素C保存率、能耗及基于模糊数学推理法下感官评定的变化规律;通过非线性拟合建立了适用于双孢菇微波冷冻干燥的数学模型;基于干燥能耗、干燥时间及部分品质指标对不同条件下双孢菇微波冷冻干燥过程进行加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微波比功率对干燥速率及干制品物理品质指标影响比对其他指标的影响更显著(P0.05);系统压强对干制品营养含量指标、干燥能耗以及感官评定的影响比对干燥特性的影响显著(P0.05);采用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能够准确(R20.9)描述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双孢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10-10 m2/s数量级且受微波比功率影响更明显(P0.05);微波比功率和系统压强过高会造成双孢菇干制产品不被消费者接受;当微波比功率和系统压强分别为0.25 W/g和100 Pa时双孢菇微波冷冻干燥的综合评分值最高为0.67847,该条件较适合应用于双孢菇微波冷冻干燥中。研究探索了不同微波冷冻干燥条件下双孢菇干燥及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双孢菇微波冷冻干燥较优工艺参数组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用图像法分析茄子在冻干过程中的水分动态运移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真空冻干果蔬内部水分扩散及运移过程和规律,以茄子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建立水分运移微位移场并以微位移量对真空冻干过程中果蔬内部水分扩散及运移规律进行表达和定量分析。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相机每隔1 h采集茄子样本在真空冻干过程中横截面图像,直至6 h冷冻干燥完成终止。用自动阈值分割法、K均值聚类算法、伪彩色图像处理法可准确提取出原始图像中未冻干区域,再用Sobel边缘检测法提取得到水分边界。将6幅边界图像叠加并以物料几何中心为原点建立微位移场,用Harris角点检测法提取水分边缘与坐标轴相交的各个角点及其坐标值,计算得到每隔1 h各角点的位移量。通过对角点位移量与物料含水率相关性分析可知,模型显著性检验概率0.000 1,决定系数达0.999 8,说明模型检验极显著且拟合精度高。回归参数的检验结果表明,四个角点的微位移量对物料含水率平方的响应极显著,说明物料干燥水分边界微位移场变化量与含水率的关系可用该回归模型预测,物料含水率可用表达水分边界的微位移场参数来表示。该研究为果蔬冻干水分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探索冻干机理和低能耗冻干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