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2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757篇
林业   1073篇
农学   861篇
基础科学   1074篇
  1369篇
综合类   5030篇
农作物   716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922篇
园艺   296篇
植物保护   44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879篇
  2011年   890篇
  2010年   669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建立依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HDA)快速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方法。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序列为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中UvrD解旋酶及T4 gp32添加量,建立最优反应体系。通过HDA方法直接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扩增其产物后进行电泳检测,验证方法特异性。结果表明:采用HDA快速检测法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特异性良好,优化后反应体系体积50 μL时,UvrD解旋酶添加量为0.10 μg,T4 gp32添加量为5.0 μg,得到与设计序列长度(304 bp)一致的扩增产物,检出限为2.6×102 CFU/g;该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易操作,可作为一种基础且快速的方法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02.
主要论述了保护性耕作关键装备—2BM-9型免耕播种机的技术参数与工作原理,论述了其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及应用效果。通过性能试验与生产考核表明:该机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使用可靠性大于98%,调整使用方便性大于97%。经测试与调查统计知:该机对作物留茬地提高土壤含水率6%~9%,减少农田风蚀50%~80%,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04%~0.08%,增加农民收入10%~15%。经过4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软件技术的发展,基于电脑控制且充分展示个性化创新实验,成为当今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发展方向。为此,详细介绍了德国慧鱼公司的专利产品“创意组合模型(fischertechnik)的应用实例。结合LLWin3.0图形化编程技术。为教育行业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4.
湖南洋泉水库调度的最优气候决策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作好水库水位(量)调度、提高水库在抗旱和发电中的经济效益,是当今水库调度决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气象经济学原理,运用连续函数求极值方法,利用洋泉水库有关经济参数,建立水库气候最优调度决策,在水库的实际调度中应用,可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5.
106.
迷迭香为唇形科植物,喜温,原产地中海沿岸,广泛用于医药、油炸食品及各类油脂的保鲜。研究表明,迷迭香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癌、护肝等药效作用,在兽医临床可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综述了迷迭香药效和兽医临床应用的进展,为迷迭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微肥Zn和Mn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河南省气候土壤特点,Zn、Mn肥的生理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Zn、Mn微肥在优质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中的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肥对紫花苜蓿的有效范围为400~500 mg/kg,最佳浓度为430 mg/kg.430 mg/kg的Zn肥与380 mg/kg的Mn 肥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可使牧草产量提高10.7%,种子产量提高13.7%.  相似文献   
108.
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是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 在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不同地理来源的蠋蝽种群的生物学特征, 指导蠋蝽的扩繁及在不同地区的释放应用, 本研究测定并比较了河北廊坊和贵州六盘水两个地区蠋蝽种群的表观形态?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繁殖能力等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 贵州六盘水蠋蝽种群的体型显著大于河北廊坊种群; 河北廊坊蠋蝽种群的若虫期虽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但二者无显著差异; 河北廊坊种群配对饲养的雄虫和单雌饲养的雌虫其寿命显著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配对饲养的雌虫寿命两种群间无显著差异; 两个种群蠋蝽雌虫均在羽化后5~8 d进入产卵高峰期, 贵州六盘水种群的产卵前期较短, 且配对饲养条件下其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河北廊坊种群?  相似文献   
109.
以春玉米为供试作物,于2021—2022年在甘肃省定西市进行不同深度施肥田间试验,以双垄沟覆膜种植为基础,设置3个氮肥施用深度:5 cm(D5)、15 cm(D15)和25 cm(D25),以不施氮(N0)处理为对照,共4个处理,分析不同氮肥施用深度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干物质积累、水分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施肥模式和进一步提升其节水增产效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施肥深度的增加,农田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增大,D25处理较D15和D5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提高8.67%、2.23%、22.11%和15.18%;氮肥深施可提高生育后期养分供给能力,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D25处理播后105 d~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D15和D5提高6.53%和25.30%;2个试验年份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D25处理分别较D15和D5平均提高10.09%和10.08%;D25处理玉米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较D5处理分别平均提高27.20%和34.93%。在西北旱作区,氮肥25 cm深施模式能为玉米提供更好的养分供给,是提高...  相似文献   
110.

Backgrou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BCA) efficacy, stress factors threatening the viability of microorganisms during spray application need to be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spray mixture temperature and exposure time on Trichoderma harzianum T 22 and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QST713 viability were tested. Concurrentl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echanical and thermal stress effect on BCA viability were tested at two initial spray mixture temperatures (14 and 25 °C) by simulating a spray application using airblast sprayers featured by different tank capacity and a spray liquid circuit (without and with hydraulic agitation system). To assess the BCA microorganism viability, spray mixtur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time intervals along trials and plated to count the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

Results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threshold that inhibited BCA viability was 35 °C with 30 min of exposure. The sprayer type,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the spray mix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increment during the trial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CFU recovered. When simulating a spray application, the spray mixture temperature increase rate was determined mainly by the residual amount of spray mixture in the tank. Even if the tank capacity does not substantially affect the final temperature reached by the spray mixture, the higher residual spray mixture in bigger tanks can expose the BCAs for a longer time to critical temperatures.

Conclusions

Experimental trials allowed us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viability of tested BCAs,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tual chance to guarantee the biological efficacy of BCA treatments. © 2023 The Authors.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on behalf of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