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8篇
  免费   1016篇
  国内免费   972篇
林业   1274篇
农学   749篇
基础科学   188篇
  3250篇
综合类   4713篇
农作物   816篇
水产渔业   1543篇
畜牧兽医   1928篇
园艺   339篇
植物保护   42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749篇
  2016年   873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1038篇
  2012年   1121篇
  2011年   901篇
  2010年   697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666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了得到有益于灰枣生长发育的优势菌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灰枣根际促生复合菌株P13K7、P13K24和单一功能菌株P13、P15、K7、K24以及对照(CK)7个处理对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8个指标(p 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简化成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90.78%。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PGPR能够改善灰枣土壤养分和提高微生物总量。经过土壤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复合菌株P13K24的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2.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forest suc-cession on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a comparison of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and nutrients was conducted between three forest types representing a natura...  相似文献   
983.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揭示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变化的响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焉耆盆地的气候、耕地利用强度(LUI)和土壤养分数据,采用敏感性、贡献率和GIS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变化的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焉耆盆地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气温倾向率为3℃/(10a),降水量倾向率为39 mm/(10a)),LUI微幅上升;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LUI变化的敏感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和响应差异。土壤养分系统对气温变化敏感性的空间异质性更高,对LUI变化敏感性更具有响应深度;气候和LUI对土壤养分系统变化的贡献率空间分异明显,并且LUI的贡献率大于气候;土壤养分系统的敏感性及其空间布局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相互调节和空间分异的综合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区域土壤养分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耕地精准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4.
Recent lysimeter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icyandiamide (DCD), can reduce nitrate (NO) leaching losses from cow urine patches in grazed pasture system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 suspension (FPS) DCD on soil mineral N components, pasture yield, nutrient uptake and pasture quality under grazed pasture conditions.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Lincoln University dairy farm, Canterbury, New Zealand, from 2002 to 2006. FPS DCD was applied to grazed pasture plots at 10 kg ha?1 in early May in addition to applied cow urine patches at a nitrogen (N) loading rate of 1000 kg N ha?1, with DCD reapplied in early August. Soil mineral N levels in the urine patches were monitored. Pasture yield, N and cation concentrations and uptake were measured in treatment urine patches and inter‐urine areas of the pasture. Comparisons were made with control plots which did not receive DCD. NO levels under the DCD‐treated urine patches (0–7.5 cm) were in the order of 10 kg N ha?1 compared with 40–80 kg N ha?1 under untreated patches, and soil ammonium (NH) levels were consistently higher under the DCD‐treated patches. The DCD significantly and consistently increased pasture yield in both the urine patches, and inter‐urine areas of the pasture in all 4 years of the trial. Mean annual dry matter (DM) yields over 4 years were inter‐urine areas, 10.3; inter‐urine + DCD, 12.4; urine, 12.4 and urine +DCD 16.0 t DM ha?1, representing an average DM yield increase of 20 and 29% in inter‐urine and urine patch areas, respectively. On a whole paddock basis, the increase in annual DM yield resulting from DCD application was estimated to be 21%. N,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potassium (K) concentrations in pasture were unaffected by treatment with DCD; however, total annual uptake of these nutrients by pas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l years where DCD had been applied. Pasture DM, protein, carbohydrate, metabolizable energy and fibre levels and sward clover content were not affected by treatment with DC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gronomic value of the DCD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n a grazed pasture system.  相似文献   
985.
雨强及播栽方式对太湖地区麦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太湖地区麦田氮磷流失特征,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播栽方式(条播、撒播)和降雨强度(低,30 mm/h;中,60 mm/h;高,90 mm/h)对麦田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与雨强显著负相关,而径流系数与雨强显著正相关(P<0.01).径流氮磷浓度在径流初期较高,并随产流时间不断降低,且均可用对数函数...  相似文献   
986.
为探究杉木纯林引入观光木转化为异龄复层林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及驱动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观光木纯林、杉木纯林和杉木林下套种观光木形成的杉木×观光木异龄复层林为对象,测定了3种林型下林分生长、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等指标,分析杉木×观光木异龄复层林林分结构、林木生长和土壤肥力质量特点。结果表明:1)异龄复层林中观光木和杉木的树高、胸径分别为5.3 m、2.52 cm和18.56 m、20.19 cm,显著高于纯林;2)3种林型间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显著。异龄复层林相比较纯林,土壤密度降低4.84%~11.94%,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10.29%~22.27%,持水量增加8.62%~34.54%,有效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和持水状况。3)各层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及速效养分与观光木、杉木纯林均差异显著,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各养分含量分别比杉木、观光木纯林高出7.87%~41.31%、14.32%~53.57%,各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由大到小呈现为:异龄复层林、杉木纯林、观光木纯林。4)异龄复层林中C∶N、C∶P平均值分别为16.62、61.46,均低于杉木和观光木纯林,促进了土壤中N、P的有效释放。因此,在异龄复层林中观光木获得更适宜其生长的良好的遮阴环境,2个树种间形成生态位互补,提高了空间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树木生长。异龄复层林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且明显高于纯林,在杉木林中套种观光木能加快土壤微生物的转化和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探究汕尾市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现状,为当地开展种养结合、合理发展畜禽养殖规模提 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汕尾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汕尾市 2017—2020 年畜禽粪污养分供应量、农作物粪 肥养分需求量以及土地承载力进行测算。【结果】2017—2020 年,汕尾市畜禽存栏量由 66.41 万头猪当量增加到 87.89 万头猪当量,其中 2020 年海丰县和陆丰市的养殖规模与前 3 年相比有较大增长;按汕尾市农作物氮、磷 养分需求总量折算的畜禽粪肥量分别由 1.52 万、0.36 万 t 增长到 1.76 万、0.41 万 t。在此期间,汕尾市畜禽养殖 所能提供的畜禽粪肥氮、磷供应量分别由 0.46 万、0.08 万 t 增加到 0.62 万、0.11 万 t;以氮、磷为基准的畜禽粪 污土地承载力指数分别为 0.30~0.35 和 0.22~0.26。【结论】汕尾市整体的畜禽养殖规模仍有较大发展潜力,汕尾 市农业部门在规划畜禽养殖业的未来发展时可根据各个区、县(市)的土地承载力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88.
崔虎亮  高静  徐强 《广东园林》2021,43(5):87-91
对太原市河流生态廊道和道路生态廊道的草本植被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种类构成和分布格局,探讨城市生态廊道植物多样性及景观效益。结果表明,太原城市生态廊道草本植物有 174 种,隶属于 41 科 20 属,其中乡土植物 107 种,所占比例 61.49%;外来植物 48 种,所占比例 27.59%;入侵植物 19 种,所占比例 10.92%。相关分析表明,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调查样点草本植物多样性越高,可见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植物丰富度。总体来看,道路生态廊道草本植被多样性高于河流生态廊道。不同廊道中入侵种占比的分布规律并不一致,河流生态廊道入侵种比例随着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道路生态廊道恰恰相反,距城市中心越近,入侵种占比反而越大。  相似文献   
989.
为探究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于2019年6月—10月在河南省鹤壁市、新乡市两地同步开展肥效田间试验,设置农户施肥(FP)、经验施肥(ST)、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E)、在NE基础上施用缓控释肥(RNE,50%包膜氮肥,施肥量同NE)、在NE基础上不施氮肥(NE-N)、在NE基础上不施磷肥(NE-P)、在NE基础上不施钾肥(NE-K)共7个处理.以夏玉米浚单22为试验品种,于关键生育时期测试叶片叶绿素、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光合速率和叶片解剖结构,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分析计算肥料利用特征,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推荐施肥(NE、RNE)处理较肥料减施状态下(NE-N、NE-P、NE-K)处理分别增产28.69%、23.23%、22.89%,较FP平均增产16.62%、11.40%.氮、磷、钾合理施用有效降低叶片胞间CO2浓度、提高净光合速率,并且对叶片解剖结构和叶绿素含量具有积极影响,光合有效辐射分量在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NE处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平均为29.63%、15.23%、40.55%,肥料农学效率分别是11.95、22.59、24.49 kg?kg-1.综上可知,氮磷钾合理施肥显著改善夏玉米生育期叶片的光合性能,提升肥料利用率,促进干物质的合成,提高了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90.
赵跃  黄楠  刘继培 《农学学报》2022,12(9):37-41
为科学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研究生物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对作物生长和改善土壤养分方面的作用,以‘L600’小果型西瓜为研究对象,设置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钙钾镁肥并减少底肥化肥用量等4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研究上述肥料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钙钾镁肥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提高8.05%,心糖含量提高13.08%,边糖含量提高5.77%,维生素C含量提高18.57% ,总酸含量降低31.25%、硝酸盐含量下降18.22%。两种肥料对改善土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对比常规施肥明显升高。在此条件下减少底肥化肥施用,能够保证西瓜产量和品质,是一种有效的减量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