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4篇
  免费   774篇
  国内免费   1630篇
林业   2018篇
农学   1737篇
基础科学   2186篇
  1783篇
综合类   9089篇
农作物   866篇
水产渔业   406篇
畜牧兽医   1080篇
园艺   457篇
植物保护   226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639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605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798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1237篇
  2013年   1139篇
  2012年   1801篇
  2011年   1537篇
  2010年   1201篇
  2009年   1202篇
  2008年   1011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819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祖普 《北京农业》2011,(12):18-19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面临着巨大压力,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主要结合目前非常流行的低碳经济讨论了建设节约型的园林。  相似文献   
102.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教学空间,给计算机专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带来机遇。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把握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引入慕课教学和O2O模式教学,对新媒体时代计算机专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模毒蛾Lymantria monacha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重大森林害虫。通过对模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技术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诱捕器诱虫效果不同,圆筒型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好,方形的较差;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不同,设置在树冠下层和中层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好,上层的较差;不同设置距离的诱捕器的诱虫效果不同,随着设置距离的增加,诱捕器的诱捕量逐渐下降,设置于距林缘50 m的诱捕器诱虫效果最好,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最远引诱距离可能为280 m。研究结果为利用性信息素对模毒蛾进行种群监测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掌握广西水稻高温热害的变化规律特征,为水稻生产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利用广西89个气象观测站1958—2018年观测资料及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M-K突变分析和Morlet小波周期分析等方法,探究广西早稻高温热害发生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1958—2018年广西早稻高温热害呈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为发生低谷期,21世纪10年代为高发期;(2)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在2009年发生增多突变,除重度高温热害外,轻、中度高温热害次数变化均有突变发生;(3)高温热害发生频次存在18、3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变化,预计2018年之后广西早稻高温热害仍处于高发期;(4)高温热害高发区位于左、右江河谷,桂中盆地和西江—浔江—郁江等流域区域,沿海地区发生频次少于内陆。以上研究结论对实现水稻丰产稳产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小麦田间后期观测,针对芮城县小麦栽培区,提出小麦扬花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而促进该县小麦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自动化温室大棚,研究了异色瓢虫对不同寄主蚜虫的取食量和不同温度下异色瓢虫产卵情况,结果表明:白菜蚜虫为异色瓢虫最佳饲料,25℃是异色瓢虫最佳产卵温度,利用自动控温大棚可以周年种植白菜,培育白菜蚜虫,实现了异色瓢虫周年工厂化繁育。  相似文献   
107.
毛囊是毛纤维的生长基础,决定毛纤维的性状,角蛋白是毛囊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对毛囊生长发育和角蛋白基因的挖掘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回顾了绵羊角蛋白基因的发现,已经与人类角蛋白基因相当,但在数量和分类上存在差异;笔者介绍了绵羊毛囊的形态学结构,简述了毛囊角蛋白基因的表达定位和影响毛纤维性状的角蛋白,并分析了毛囊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对毛囊生长发育和毛纤维性状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绵羊毛囊生长发育和羊毛性状的分子选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白酒糟与菊芋渣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青贮原理将白酒糟和菊芋渣混合进行固态发酵,二者按照不同鲜质量比发酵10、30、60 d时,分别考察营养成分、木质纤维含量和发酵特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发酵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当白酒糟和菊芋渣以1.2:1和1:1.5比例发酵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相对饲用价值和生物降解潜力较高。发酵过程中pH值、乳酸和氨氮含量等特性参数均处于优良青贮品质范围,V-score评分均为优等。白酒糟或菊芋渣单独发酵期间主要以变形菌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主,混合发酵时则演变为以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细菌为主。总之,白酒糟与菊芋渣能通过生化互补特性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质青贮,综合考虑糟渣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处理效率等因素,实际生产中建议以1.2:1比例混合青贮发酵30 d为宜,可获得良好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09.
传感器技术是智慧农业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农业传感器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比了国内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集成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最终提出了关于农业种植养殖产业的未来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0.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在清河县作物轮作制中占用重要的位置。此文根据清河县的生态条件和实际生产情况,总结适合本地的花生生产技术,从而进一步研究和提升花生在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清河县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