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9篇
  18篇
综合类   435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181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丁岙杨梅是浙江省四大优良品种之一,原产于瓯海茶山丁岙,瓯海区现有丁岙杨梅栽培面积1867hm2。由于近几年丁岙杨梅鲜果售价一直较高,一般20~30元/kg,种植丁岙杨梅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2.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科研所在本市用早樱作砧木,利用晚樱芽作接穗进行早晚樱共生树培育,不同的季节在早樱树体上采用不同的晚樱品种接穗、不同嫁接方法,通过试验、观察、对比、分析,选择出一种简捷、易于操作、节约成本的培育方法。该技术在本市进行推广应用。以期达到提高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提升城市品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荨麻疹俗称风疹、遍身黄,是一种过敏性反应疾病,以皮肤发生许多圆形或扁平、界线明显的丘疹为特征,发病迅速、消退快,多见于马、牛,猪也时有发生。治疗本病各地经验很多,自1972年以  相似文献   
34.
试验表明,35%丁·苄WP对稻田主要杂草均有较高的防除效果,在移栽稻田使用,能有效地防除稗草、异型莎草、矮慈菇、节节草等稻田杂草,具有杀草谱广、残效期长、防效高等优点,适宜用量为1350~1500g/hm2。  相似文献   
35.
为探索绿丁可湿粉在免耕露籽麦田应用的可能性,特设本试验。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为:13.5%绿丁可湿粉(宿迁农药厂产);25%绿麦隆可湿粉(市售)。试验设每亩绿丁粉500克、750克、1000克,绿麦隆300克,对照(不用药)共5个处理。除 CK 外,分别用药土(每亩拌潮细土25千克)和喷雾(每亩兑水60千克)两种方法施药,并在播种前和播种后分两期实施。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6平方米。试  相似文献   
36.
37.
王坤 《吉林蔬菜》2006,(4):33-33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婆婆丁菜、黄花地丁,属菊科,蒲公英属,食、药兼用,又开发价值。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等山区的山野、杂草地、林缘、河岸、沙质地、山沟、路旁、田地、生荒地、阳山坡均有野生。目前,蒲公英已在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内蒙古等省  相似文献   
38.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吡吗啉(pyrimorph)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休止孢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066、0.059和0.550 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 9.78 μg/mL。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丁吡吗啉处理后的菌丝分枝相对较少,分枝间距拉长,但对 菌丝直径无影响;从致病疫霉对番茄叶片的侵染过程来看,丁吡吗啉浓度为100 μg/mL时,处理24 h后在叶片表面只能看到少量休止孢萌发,96 h后未产生孢子囊。丁吡吗啉在1 μg/mL和10 μg/mL 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浓度为50 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μg/mL浓度下,其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的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菌丝体内的DNA合成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本项研究完成了灭虫丁(阿维菌素)胶囊对多种动物寄生虫的驱虫试验。试验动物有猪、羊、兔、大共计357头(只)。驱杀的寄生虫种类有多种线虫、蛔虫、钩虫、鞭虫以及体表寄生的疥螨、痒螨和蠕形螨等。除对毛首线虫驱杀率只有88.9%、对顽固性螨病需多次治疗外,对其它寄生虫一次用药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动物对灭虫丁胶囊的耐受剂量都在治疗剂量的15倍以上。灭虫丁胶囊具有广谱、高效、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0.
2002年10-11月,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对我国新疆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的丁鱼岁群体各30尾个体的ADH、IDH、LDH、SDH、SOD、EST、MDH、ME、6PGDH、G3PDH等10种同工酶和1种肌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丁鱼岁群体在EST-2、SOD、ADH和IDH等4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捷克群体在EST-1、ADH和IDH等3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我国新疆丁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28.57%,比捷克丁群体高(21.4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61 9,也比捷克丁群体高(0.035 7)。捷克丁群体存在一定的杂合子缺失现象。因此,从遗传保护角度,应防止引入我国的捷克丁鱼岁群体进入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行人工养殖,以免对我国丁天然资源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