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2篇
  11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农村传统的养猪方法,即当小母猪生长到40kg左右时,都要实施阉割,以提高饲料报酬及猪肉的品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若阉割手术不当,或术后饲养管理失调等,则易导致肠管或子宫角嵌闭或粘连等后遗症。其表现为食欲减退、废绝,生长发育停滞,严重者甚至死亡。若能及时诊治,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62.
奶牛的脐疝是由于脐孔发育不全.没有正常闭缩,脐部化脓感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而形成的,根据疝内容物能否还纳回腹腔内.可以将疝分为可复性疝、粘连性疝和嵌闭性疝。犊牛的脐疝很常见.大多为先天性的,主要是因为脐孔未能及时闭合而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犊牛5~6月龄左右,随着脐孔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脐孔能够完全闭合。如果到此阶段由于某些原因(如脐孔发育不全、脐孔感染等)脐孔仍不能闭合,极易形成脐疝。  相似文献   
63.
浅谈污损文件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琳 《森林公安》2004,(4):20-21
污损文件,通常是指收据、借据、购物发票、遗书或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被揉搓、撕裂、焚烧或者被水、血液、粪便以及其他液体浸润、浸泡而发生粘连,而使原貌严重损坏,文字内容不易分辨的文件。污损文件的检验是为查明或证实文件的某些事实而对这些文件进行的检验。  相似文献   
64.
金鳟苗种培育一般指从金鳟上浮经一周年的饲育达100克左右大规格鱼种的过程。可分为上浮稚鱼培育、稚鱼培育、鱼种培育三个阶段。苗种培育是金鳟养殖过程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环节。为促进金鳟养殖技术的推广,根据几年的养殖经验,现将其苗种培育技术综述如下:一、饲育条件1.饲育池(1)上浮稚鱼培育池建在育苗室内,混凝土或砖砌水泥抹面池。规格可为长2.0米、宽0.6米、深0.6米或长1.8米、宽0.5米、深0.6米。通过管道以水龙头供水。(2)稚鱼培育池一般建在室外靠近水源处,石砌或砖砌水泥抹面池。规格长1…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比较了层粘连蛋白(lamin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胶原蛋白(collagen)以及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4种不同培养系统对鸡(Gallus gallus)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体外增殖的作用效果。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分离SSCs,细胞经明胶差速纯化后培养,将传至3代的SSCs重新接种于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包被的培养皿中以及睾丸支持细胞制备的饲养层上,通过形态学、5-乙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qRT-PCR技术检测不同培养系统对鸡精原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鸡SSCs的碱性磷酸酶(AKP)阳性克隆数在睾丸支持细胞组最高,达到每视野(32±3)个,层粘连蛋白组、纤维连接蛋白组和胶原蛋白组分别为(26±3)、(24±2)和(23±2)个,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EDU检测睾丸支持细胞组细胞增殖率为(92.82±2.15)%,显著高于三组基质蛋白组(P0.01);qRT-PCR结果显示,增殖标记基因原癌基因(myconcogene,c-myc)、Kruppel样因子4(kruppel-like factor 4,Klf4)、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睾丸支持细胞组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层粘连蛋白组,c-myc和Klf4在纤维连接蛋白组中的表达要高于胶原蛋白组,PCNA则相反。实验结果表明:三组基质蛋白及睾丸支持细胞都能够促进鸡SSCs的体外增殖,其中睾丸支持细胞作用最佳,其次为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两者作用效果差异不显著。该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鸡胚SSCs的体外培养体系,阐明生殖细胞增殖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6.
家畜手术中粘连的诱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手术比较,发现手术中创伤、出血、组织块及其他刺激都会使粘连增加,而清理创口、使用抗生素会明显减少粘连的发生,抗粘连剂的使用应该谨慎。  相似文献   
67.
基于分水岭和改进MRF的马铃薯丁粘连图像在线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铃薯丁粘连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分水岭和改进马尔科夫随机场(MRF)的分割方法。分水岭方法可以将粘连图像分割为若干一致性较好的区域,恰好有利于MRF进行标记,同时,针对实际应用中区域势团势能不一致的情况,通过改进势函数确定MRF的条件概率,使其在全局上具有一致性,从而解决粘连分割问题。用分水岭方法对图像进行初始分割,将图像转化为块状表示。综合考虑初始分割区域的相对高度和面积,用改进的MRF标记正确分割区域和过分割区域。计算过分割区域与邻域的紧密度,选择紧密度最大的邻域并与之合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继承了分水岭方法优点的前提下,解决了过分割的问题,正确率为95%。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与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术式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重复异位妊娠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为8.04%(16/199),首次异位妊娠行输卵管部分切除和输卵管保留术者发生重复异位妊娠多在同侧(占69.2%);两次异位妊娠间隔时间主要在术后2~3年内;绝大部分重复异位妊娠都有盆腔粘连。结论:重复异位妊娠发生与首次输卵管妊娠采取的术式有关;盆腔粘连是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重要因素;异位妊娠后不主张避孕,应积极治疗,争取术后尽早怀孕。  相似文献   
69.
为解决羊胚胎移植中术后粘连问题,本实验应用45只山羊进行了在羊手术过程中由应用石蜡油和生理盐水加抗菌素(实验组)取代应用石蜡油做润滑剂(对照组)的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粘连率为18.18%,对照组术后粘连率为47.82%,两者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0.
层粘连蛋白β1 (laminin-beta-1,LAMB1)作为层粘连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生物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分析细毛羊(Ovis aries)毛性状相关候选基因LAMB1的遗传效应,本研究通过DNA池重测序技术筛选了LAMB1基因外显子区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对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s,PCR-SSCP)技术分型,在此基础上,利用SAS 8.1的GLM程序分析其对新疆巩乃斯种羊场418只细毛羊毛性状的遗传效应,利用HaploView 4.2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LD)分析.结果显示,该细毛羊群体遗传变异处于中等水平,LAMB1的5个SNPs发生错义突变.SNP2中AA和GA基因型个体鉴定时体重、剪毛后体重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O1);SNP4中CC、TT和TC基因型个体间的自然长度差异极显著(P<0.01),CC基因型个体的剪毛后体重极显著高于TT和TC基因型的个体(P<0.01);而其他SNPs各基因型个体间的部分毛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SNP1和SNP3、SNP2和SNP3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LAMB1基因可作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细毛羊毛性状分子标记之一.本研究揭示了L4MB1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及其与细毛羊群体的遗传关系,为高效选育细毛羊经济性状及对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分子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