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马艳  潘连德  徐建平  郑串 《水产学报》2019,43(5):1397-1406
为了解龟类临床兽医学的麻醉术问题,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动物医学推荐的临床麻醉药物舒泰(唑拉西泮:替来他明=1∶1)对中华草龟进行麻醉实验,比较不同注射剂量的舒泰对中华草龟的麻醉效果,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舒泰中唑拉西泮和替来他明在中华草龟血浆中的浓度,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PKsolver 2.0来分析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结果发现,肌肉注射舒泰剂量为25 mg/kg时,对中华草龟麻醉的诱导期、麻醉期和苏醒期的时长分别为0.42、4.33和4.14 h,舒泰对中华草龟的麻醉效果较好,符合临床手术的要求。唑拉西泮和替来他明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次式二室开放模型,唑拉西泮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3.462e~(–0.223t)+2.127e~(–0.055t),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浓度C_(max)=11.695μg/mL、达峰时间T_(max)=1.060 h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92.470μg/(mL·h);替来他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0.619e–0.203t+0.279e–0.047t,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浓度Cmax=9.654μg/mL、达峰时间Tmax=0.482 h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56.348μg/(mL·h)。结合麻醉效果分析,唑拉西泮和替来他明血药浓度分别达到8.12和8.96μg/mL时,可以使健康的中华草龟进入麻醉期,为维持麻醉状态,唑拉西泮和替来他明的血药浓度应不低于7.18和4.73μg/mL。  相似文献   
22.
茅玲燕  潘连德 《水产学报》2019,43(4):1146-1153
为研究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实验选取20只健康中华草龟,每组1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肌注组和胃插管强制口服组,给药量均为10 mg/kg,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数据,Kinetic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药时数据。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7.49 μg/mL、Tmax 12 h、T1/2λz为99.85 h、AUC0-∞为531.67 μg/(mL·h);肌注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 5.85 μg/mL、Tmax 4 h、T1/2λz为30.42 h、AUC0-∞为193.6 μg/(mL·h)。2种不同给药条件下,肌注恩诺沙星比胃插管强制口服更快达到最高血药浓度,表明肌注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吸收更快;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的Cmax和AUC均高于肌注给药,表明胃插管强制口服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吸收更完全,分布更广泛,效果更好。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消除缓慢,滞留时间(MRT)长,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MRT显著长于肌注给药,其血药浓度保留时间长,效果更持久。研究表明,需较快达到疗效时,建议肌注恩诺沙星;需持续给药且龟体代谢状态正常时,建议胃插管强制口服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在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条件下,在中华草龟体内血药浓度高、保留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更适宜作为中华草龟个体疾病治疗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23.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3种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和比较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及其杂种(Chinemys reevesii♀×Ocadia sinensis♂)F1代养殖群体的体质量(Y)和背甲长(X1)、背甲宽(X2)、壳高(X3)等17个可量性状,研究三者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种龟与母本中华草龟亲缘关系较近,聚成一组,而中华花龟与中华草龟、杂种龟相比,形态差异较大。用逐步判别法构建了3种龟的判别函数,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6.7%、95.0%和88.3%,其综合判别率为93.7%,可用于3种龟的初步形态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3.81%、11.01%、10.25%,及8.13%,累计贡献率达63.20%,其中对3种龟的形态差异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腹甲体型因子。主成分散点图显示,杂种龟与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均有较大的重叠,中华草龟与中华花龟区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