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61篇
水产渔业   643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了在等能的情况下,不同蛋白质含量对幼鳖生长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含量由45%分别降至42.27%、39.97%、36.82%亦即饲料能量蛋白比由36.5kJ/g蛋白分别提高到39.1、41.4、44.9kJ/g,对幼鳖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幼鳖成活率略有提高。出池幼鳖体形、体色更接近野生鳖。饲料系数无明显差异,蛋白效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最多提高了27.2%。建议在目前的饲料标准基础上降低幼鳖饲料蛋白质含量或营养保证含量5%-8%。  相似文献   
62.
中华鳖血液生化指标、肝脏和脂肪组织部分酶活及背甲矿物元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中华鳖为尿酸型动物,有较高的脂类代谢水平。在脂类代谢中,肝脏可能是脂肪合成的主要器官。背甲中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其中常量元素中的钙含量最多,微量元素以铁最丰富。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测定了保肝宁、肝泰、肝康、肝胃散等四种药物对中华鳖内脏器官的保护程度,结果表明:四种护肝药物对中华鳖的内脏器官均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其中肝康对内脏器官保护效果最好,鳖生长快,是预防鳖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4.
孵卵温度与中华鳖性别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孵化温度孵化同一批中华鳖受精鳖卵,于相同条件下饲养150天后鉴定它们的性别。结果表明在32℃条件下孵化的中华鳖雄性比例达到72.1%,而在27℃条件下孵化的中华鳖雄性比例则只有42.3%。由此证明:通过人为控制孵化温度可以决定中华鳖的性别比例,其结论是孵化温度较高,则雄性比例较大。该结论为有目的地人为决定中华鳖性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几种促生长剂对中华鳖养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免疫促生长剂C、黄霉素和维吉尼霉素对中华鳖稚鳖生长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促生长剂C具有明显促生长作用。生长比速高于对照组14.2%。免疫促生长剂C、黄霉素和维吉尼霉素均明显提高了蛋白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39.9%、36.8%和29.34%。而饲料系数明显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8.6%、27.0%和22.6%。维吉尼霉素、黄霉素明显提高了肝体指数,分别高于对照组27.5%和21.9%。3种促生长剂均具有明显促进营养物质利用的作用。尤以免疫促生长剂C作用最为显著。均可考虑在中华鳖饲料中使用。  相似文献   
66.
“中华鳖营养素”的研制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彦 《内陆水产》1997,22(9):29-30
根据中国传统中医药理科学组方,以鲜活中华鳖为主要原料,辅以食药两用的中药,加工成冲服用的汤料“中华鳖营养素”,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硒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能增强应激能力,免疫功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含量,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67.
68.
光合细菌(PSB)和翻富(FAMP)在温室无沙养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般的温室养鳖存在着鳖池底质和水质容易污染的问题,净化处理费工耗能;无沙养鳖新工艺可以妥善解决这一难题。本试验通过四个处理组──有沙、无沙、无沙+PSB、无沙+FAMP──进行对比,显示出无沙养鳖法具有节能、低耗、高产、优质等特点。光合细菌(PSB)对改善水质,提高鳖的产量有一定作用,但在较好的水质环境条件下其作用不明显。翻富(FAMP)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及水质改良剂,在本次试验中增产效果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69.
中华鳖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垂直淀粉胶电泳对中华鳖脑、眼、心、肌、肝、肾和卵巢七种组织中的六种同工酶系统(LDH、ADH、IDH、ME、G6PDH、EST)进行研究,构建了中华鳖同工酶酶谱,并利用草鱼LDH-B4抗体对中华鳖LDH酶谱进行了免疫化学分析,确定了中华鳖LDH同工酶酶谱和亚基组成,揭示了鱼类LDH与爬行类LDH在进化上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70.
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全国鳖产量已达4.4万吨,一跃成为当今世界养鳖的“超级大国”。养鳖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相关研究、养殖技术的进步,现综述如下:一、养殖技术的现状与改革控温快速养鳖技术从试验到推广应用迄今已有十多年历史,最早的是砖混结构、黑暗型温室,以后相继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