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67篇
水产渔业   405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乌鳢苗种繁育及养成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23.
一、材料与方法 1.网箱设置地点 网箱设置于胜利石油管理局东安水库,水库中间有一岛,岛周围及水库四周用石块围砌,面积500公顷,系引入的黄河水,水质良好,无工业污  相似文献   
24.
《海洋与渔业》2009,(3):22-23
乌鳢,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随着市场的增大,有可能成为21世纪初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对象之一。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据医籍记载,乌鳢还有去瘀活血、滋补壮阳、收肌生津、怯寒调养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5.
卜利源 《内陆水产》1999,(12):10-11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我们在萧山市城厢湘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段法池塘养殖乌鳢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只,地号分别为4#、5#、6#和8#,面积分别为2667m2、2667m2、1333m2和3333m2。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塘均为长方形,池深2m,水深1.5m,池坡1:2,池底平坦,污泥厚20cm。1.2清塘、消毒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清除部分淤泥,然后每667m2池塘用生石灰100kg进行干法清塘、消毒。1.3养殖方法采用二段法养殖。即第1阶段将平均规格为43.0g的乌…  相似文献   
26.
池塘主养乌鳢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乌鳢养殖新技术,按渔业标准化生产方式进行试验。试验利用滕州种猪场渔场池塘120亩,放养乌鳢鱼种47 894kg(420000尾),平均亩放鱼种3 500尾,经过科学饲养获成鱼389 640kg,平均亩产3 247kg。  相似文献   
27.
乌鳢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们在实施省水产三项工程“乌鳢健康养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中,对其子课题“乌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在建湖县大溪河开发公司进行技术试验,试验面积3.8亩,投放乌鳢鱼种492公斤,4478尾,收获乌鳢4 739.4公斤,4308尾,平均个体重1.1公斤,亩平产量1  相似文献   
28.
乌鳢主要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德 《科学养鱼》2001,(4):30-31
一、水霉病  水霉病在乌鳢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  1.病鱼症状  患病乌鳢鱼体消瘦,摄食能力降低,厌食,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仅体表局部有一些灰白色。以后,随着病原体的蔓延,体表出现点状血斑。病灶部位黑色素消褪,出现灰白色区域。鱼体失去光泽,离群独游,常滞留于水面、水草丛中、食台旁边。严重时,鱼体病灶部长出棉絮状的菌丝,组织坏死。患病乌鳢最后衰竭而死亡。  2.流行特点  水霉病在越冬期间较易感染,每年的 1月份即有少量发生,水温回升到 18℃左右,即 3~ 4月份,呈大量暴发状态,发病率高达 80%…  相似文献   
29.
漫话乌鳢     
《科学养鱼》1988,(3):F002-F002
乌鳢(见封面)俗名乌鱼、黑鱼、生鱼、斑鱼等。体略呈圆筒状。头尖,稍平扁。口裂斜伸至眼后。上下颌具尖齿。头部覆盖鳞片。背,臀鳍基部很长。胸鳍,尾鳍圆形,腹鳍小。该鱼分布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几乎遍于全国各水系。另外其口腔内具辅助呼吸器,常吞吸空气,能适应缺氧环境。乌鳢产卵期在5至7月,亲鱼将水草搅成环形的巢,产卵于其中,卵为浮性,亲鱼有守巢和护仔鱼的习惯。  相似文献   
30.
大棚乌鳢的人工繁殖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内水泥池4个,规格为30m×3m×1 5m;乌鳢按雌雄比1∶1配对,注射排卵素3号,雌鱼剂量50~60μg/kg,雄鱼减半;人工催产20组乌鳢亲鱼,获鱼卵50万粒,出苗35万尾;同时注意加强苗种期的管理,避免近亲繁殖,防止种质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