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67篇
水产渔业   405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乌鳢在越冬期与繁殖前期肌肉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熊传喜  曹克驹 《水利渔业》1994,(6):23-24,33
本文分析了越冬期与繁殖前期乌鳢肌肉的营养成分。鱼肉中粗蛋白含量在越冬期为28.21%,显著高于繁殖前期。所测的七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8.72%。通过与其它鱼类营养成分的比较,表明乌鳢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42.
大面积成鱼池混养乌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海平  王忠 《内陆水产》2001,26(2):31-31
1养殖池塘的条件  池底部有适当的淤泥,但不能太厚,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这样既满足乌鳢潜伏于淤泥中的习性,又便于冬季起捕,保证冬季干塘捕尽。池塘要加宽加高,池埂高于池水最高水位40~50厘米以上,防止乌鳢跳上池埂,进出水口安置好防逃设施,排灌要方便,便于更换水体,调节水质和排干起捕。2乌鳢鱼种的放养2.1苗种规格  乌鳢十分贪食,凶猛,可吞食相当自身1/2大小、甚至2/3大小的其它鱼类个体,所以套养到成鱼池中的乌鳢鱼种至少要比成鱼鱼种规格小一半,否则会造成鱼池中的乌鳢鱼种吞食成鱼鱼种现象,影响成鱼产量。一般…  相似文献   
43.
乌鳢细菌性脓疮病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雷  岳永生 《水利渔业》1999,19(5):46-46
观察表明,乌鳢细菌性脓疮病以败血症病变为特征,病鱼内脏遍布细菌性脓疮  相似文献   
44.
江苏省农垦临海农场渔场养殖户季金子在多年的乌鳢养殖中,总结出一套用"两段法"技术养殖乌鳢,2011年他养殖上市的乌鳢个均达到550克左右开始捕捞上市,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到600多千克,每千克出售  相似文献   
45.
46.
人工养殖乌鳢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高密度养殖乌鳢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7.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塘鳢鱼、乌鳢、黄鳝、泥鳅、鳖虾等,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甲鱼、河蟹等。“小水产”将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著名乌鳢之乡--济宁市微山县实验基地进行考察与研究,对乌鳢的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的整个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从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培育三个阶段探讨了乌鳢的生长发育过程,阐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49.
乌鳢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肉间刺少,具有滋补、生肌、活血、祛瘀等药理作用,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鱼类,在蒙自地区比较畅销。一、生物学特性1.生活习性。乌鳢一般生活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水域地带,对  相似文献   
50.
[目的]阐明乌鳢、斑鳢、月鳢核基因序列(ITS)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ITS序列研究鳢属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利用PCR扩增3种鳢的ITS,经克隆、拼接得到ITS全长后进行分析.[结果]乌鳢、斑鳢和月鳢ITS全序列长度为902、927、902或903bp.3种鳢ITS的G+C含量较高,约占72%.3种鳢之间核苷酸差异明显大于种内,明显的差异性ITS片段可以鉴别3种鳢.采用NJ和ML方法建立的进化树都表明乌鳢和斑鳢的遗传距离最近,而乌鳢和月鳢遗传距离最远.[结论]该研究为鳢属的分类鉴定、系统进化关系以及种间杂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