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9篇
  22篇
综合类   365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研究二倍体西瓜花粉辐射处理剂量对不同品种着色子率、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00Gy射线的处理剂量可以获得无子西瓜,但不同品种对辐射剂量的要求有差异;不同授粉日期对坐果率影响小;花粉经辐射处理后,对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有影响,其高低与无子化效果相一致;辐射处理对瓜氨酸质量分数也有一定影响,但对番茄红素质量分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2.
秸秆覆盖保墒技术是实现节水灌溉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基于秸秆覆盖条件下黑土区小尺度农田土壤全氮数据,利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小尺度农田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的半方差函数拟合模型为Linear to sill模型,土壤全氮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范围为15.90m。虽然研究区面积较小,但研究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中仍存在个别高值区和个别低值区,仍有必要进行土壤全氮的分区管理;在90%和95%置信水平下,实际取样数目都介于精度系数为2%和3%时的合理取样数目之间。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草鱼尾鳍组织建立了一个二倍体细胞系GCCF-2。该细胞系用TC-199培养液加15%小牛血清培养。细胞生长旺盛,最高分裂指数达30.04‰。现已在体外培养近92个月。细胞在28℃生长良好。染色体检查表明,GCCF-2为二倍体细胞系。初步估计其细胞周期为21—33小时。GCCF-2对草鱼呼肠弧病毒(GCRV)敏感,并在细胞中发现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44.
试验采用直接骨髓法制备林芝藏鸡染色体,通过显微自动成像系统观察藏鸡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包括间期、早前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并分析了藏鸡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形态变化规律。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各期的形态,结果发现藏鸡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伸展最长,碱基暴露最多,适合于做基因定位工作。同时进行了藏鸡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数据统计结果发现林芝地区藏鸡染色体数目2n=78,其中前5对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中有3对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1对近中着丝粒(sm)染色体、2对端着丝粒(t)染色体。与前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存在一定差异,原因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5.
根据囊胚细胞和原肠胚细胞染色体数的观察,三倍体雄性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helio)和二倍体雌性红鲫(Carssius auratus red variety)杂交获得的胚胎,是杂合的非整倍体胚胎,因此胚胎发育畸形,中途死亡。胚胎染色体数从50142,变异幅度很宽,86%以上胚胎细胞染色体数分布在56-105范围内,其中以染色体数为76—86的胚胎细胞最常见,占34%。  相似文献   
46.
张念慈  杨广智 《水产学报》1981,5(2):111-120
以草鱼吻端组织为材料,经体外培养建立了一个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混合的细胞株,后又从中分离出一个上皮样细胞亚株,分别定名为ZC-7901和ZC-7901S1。对两株细胞进行了基本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染色体数目和经长期传代后染色体数目稳定性的分析。实验表明,两株细胞为草鱼正常二倍体(2n=48)细胞株。  相似文献   
47.
辽东湾安氏短吻银鱼的生物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克静  姜志强 《水产学报》1986,10(3):273-280
安氏短吻银鱼Neosalanx andersoni(Randahl)曾为辽东湾早春的重要捕捞对象。本文对该鱼的形态特征、繁殖、食性、洄游等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分布、精巢数目、资源下降的原因以及繁殖保护的措施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8.
采用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法,研究了淇河蟹的心、肌、眼、肝、肾和脑六种不同组织中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布特征,并同普通鲤鱼的对应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淇河卿鱼中,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布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没有发现重复基因表达,推测淇河蟹为功能二倍体。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利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0μg/mL;6-DMAP)抑制第1卵裂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雄核发育二倍体的条件。雄核发育单倍体是将强度为2.8 mW/(cm2.s)的紫外线照射20 s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得到的。6-DMAP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减数分裂,还可以有效地抑制有丝分裂;抑制第1卵裂的适宜起始时间为受精后80 min,诱导率为21.0%~22.6%。细胞学观察显示,6-DMAP抑制第1卵裂产生的雄核发育二倍体主要来源于第1卵裂中期的受精卵,由于阻止了染色体分离和原核移动,导致一个融合的二倍性雌性原核的形成;经紫外线照射的卵核在第1卵裂中期没能形成染色体,而是形成1个浓缩的染色质小体,没有参与第1卵裂后期的核分裂。尽管倍化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较低,但本研究证实了栉孔扇贝雄核发育二倍体人工诱导的可行性。[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85-590]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