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338篇
农学   151篇
基础科学   40篇
  153篇
综合类   1089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394篇
园艺   464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橄榄是南方特有的亚热带常绿果树,以实生栽培较为普遍。俗话说:“桃三、李四、橄榄七”,意指实生橄榄树种植7年后才能投产。实生橄榄树冠高大,管理不便;而且种子具有多胚性,后代变异大,苗木品质混杂,低产、劣质植株比例占30%以上,有的甚至不开花、不结果,成为橄榄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耐低温水稻     
李颖 《新农业》2006,(2):32-32
日本北海道农业研究中心最近培育成功了耐低温转基因水稻。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的水稻虽然不适应低温环境,但是水稻幼苗在接受了离温处理后,就会相应地增强耐低温能力。其机理是水稻在骤然受到高温后再接触低温时,细胞内清除活性氧的酶基因“APX”就会急剧增加,从而能使细胞免于受伤和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牧草产量.降低牧草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笔者在贵州省安龙县乔马奶牛场进行人工牧草配方施肥效果分析试验,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1.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贵州省安龙县乔马奶牛场内进行.距县城15公里,区内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5.4℃.多年平均降雨1260毫米.海拔1350米,区内自然土以黄黏土为主.土壤全氮含量0.019%.速效磷12.23毫克/千克,速效钾53.25毫克/千克。碱解氮93.78毫克/千克,pH值8.27(用石灰处理过土壤)。  相似文献   
15.
贵州亚热带地区牧草甘蔗生产的优势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牧草甘蔗的产量、品质、季节、适应特点及其在贵州亚热带地区的发展前景等优势的分析,针对牧草甘蔗品种的筛选、改良与饲用问题,结合贵州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生产实际,提出了贵州亚热带地区发展牧草甘蔗生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黑提(Ribier,果实成熟时黑亮,故得名)是从美国引入的优质、晚熟、耐贮运大粒葡萄,树势强壮,产量高,栽培价值高。黑提在亚热带地区的栽种值得研究。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葡萄开花、结果、成熟早,可以提前上市,抢占市场。云南华宁县从山东安丘引进黑提葡萄栽培试验。3年试验表明,黑提在该地区适应性强,成熟期提前,品质和产量与原产地基本一致,引种试验成功,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试验采取的技术措施在亚热带地区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丝瓜又名天丝瓜、天罗,是一年生草质攀缘藤本。丝瓜起源于亚洲,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6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嫩瓜供食。丝瓜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及加工沐浴用品等加工原料,丝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均可入药,因此。发展丝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黎川岩泉自然保护区的观赏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生植物中。还存在着大量未被开发利用的种类。而且其中不乏观赏价值很高的种类。为了发掘更多有价值的观赏植物,我们在对岩泉自然保护区这一独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中观赏植物进行了分类整理,写出本文,以作为观赏植物保护及引种驯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建贞 《食用菌》2005,27(3):45-46
鲍鱼菇又叫台湾平菇,我国近年推广的一种高温型侧耳,是比较适合亚热带地区栽培的品种。目前我国沿海省份已推广生产。特别是在干燥炎热的夏季,大部分菇菌无法适应气候,而它却一枝独秀,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而且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颇受市场的欢迎。我所于2001年3月与延平区洋后镇农技站协作生产鲍鱼菇20万袋,产量质量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学名栎侧耳或裂皮侧耳,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菇、鲍鱼侧耳、高温平菇等,是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木腐性高温菇种。鲍鱼菇菌肉厚实,组织致密,质地脆嫩,其营养丰富,清香浓郁,具鲍鱼风味,口感独特,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食用菌,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许多省市夏季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北方地区最早从台湾省等引进鲍鱼菇菌种,并驯化培育成功适宜春末和夏秋季节出菇的品种。我所自2003年以来,进行了以作物秸秆类原料为主料栽培鲍鱼菇的试验研究,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技术,生物转化率达到120%以上,其病虫害发生极少。由于鲍鱼菇菇体韧性强,耐贮运,且出干率较高,干品质量佳,并可填充夏季食用菌市场品种的稀缺,效益好,利用夏季空闲大棚栽培鲍鱼菇产业化前景广阔。现将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