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561篇
水产渔业   2267篇
畜牧兽医   22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20篇
  1974年   21篇
  197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原为野生种,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因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目前,我国泥鳅养殖所需的苗种主要是人工捕捞的野生苗,加上化肥、农药、工业三废等污染,导致泥鳅野生资源锐减,野生苗种资源已不能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农科院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  相似文献   
42.
姜跃峰 《水产养殖》2011,32(5):29-30
家化暗纹东方鲀是指野生暗纹东方鲀繁育的F1代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获得的F2代及其子代。目前,家化暗纹东方鲀养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品种不纯;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3.
国际     
《内陆水产》2014,(12):25-25
马来西亚沙巴州将投资30亿马币养殖龙虾据悉,沙巴综合龙虾养殖园(ILAP)成为世界首个人工孵化锦绣龙虾的养殖园,使马来西亚可逐步进入年产值约40亿美元的全球龙虾市场。沙巴综合龙虾养殖园发文告称,世界上至今尚未成功人工繁殖过大型食用龙虾,而沙巴理想的天然热带环境成为此项突破的标志。这项科学突破使沙巴成为可持续农业食品生产的地方,而马龙虾养殖专家也成为世界级专家。  相似文献   
44.
文章介绍了泥鳅生物学特性,阐述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分析了相关注意问题,从而为广西保护和开发利用泥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5.
为了提高兰州鲇的人工繁殖水平,完善规模育苗技术,本文对在不同环境和设施条件下开展的兰州鲇人工繁殖情况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网筛孵化优于用棕片孵化;孵化池水温过高,孵出的仔鱼体质较弱,以孵化水温18~19℃为宜,最高不超过20℃;孵化池的水流速不能太急,在保证溶氧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微流水。  相似文献   
46.
笔者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利用虾、蟹育苗设施进行梭鱼苗种的繁育:孵化和前期苗种培育均在水泥池中进行,鱼苗的后期培育在室外土池进行。该技术能有效利用现有闲置育苗设施。  相似文献   
47.
2003~2010年,共进行了7次匙吻鲟的人工繁殖,采用人工催熟后剖腹取卵的方法,50组亲鱼共获卵462万粒,孵出鱼苗145.2万尾.多年匙吻鲟人工繁殖的实践证明,采用剖腹取卵的方法,获得的卵粒数量和受精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48.
对体重200~300 g的三倍体全雌性滇池高背鲫进行人工催产试验,雄鱼选择体重180 g左右的云南光唇鱼和100 g左右的短须裂腹鱼,利用雄鱼精液刺激滇池高背鲫卵子,观察受精卵雌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雌鱼注射500 IU/kg鱼体重的HCG(水温14℃左右),15~18 h后可进行人工催产,平均催产率93%。受精卵胚体呈青绿色,比重大于水,黏性强,平均卵径1.8 mm;受精卵经历胚盘隆起期、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肌节出现期、眼囊期、尾牙期、尾泡期等16个阶段、23个时序。水温12.5~14.2℃条件下历时10 493 min出膜,初孵仔鱼全长6.1 mm。滇池高背鲫受精率81%,孵化率77%。  相似文献   
49.
《海洋与渔业》2010,(3):34-3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斑鳢(Channa maculam)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食用鱼饲养及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0.
笔者于2007年春从四川邛崃引进6万余尾丁苗种在本单位水产养殖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微流水条件下的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成功。为解决苗种来源,在养殖成功的基础上,于2009年5月开展丁人工繁殖试验,经过两年的努力,本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