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4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林业   998篇
农学   554篇
基础科学   234篇
  317篇
综合类   3011篇
农作物   550篇
水产渔业   499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548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以“玫瑰红龙”火龙果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配比的LED光处理对火龙果愈伤组织生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红1绿光质配比,12h/d照射,最有利于火龙果愈伤组织的生长,在28d至42d细胞增长最快且活性最高,为0.78-0.75。其次是白光>1红1蓝>1绿1蓝>1红1绿1蓝>红光,在70d培养周期内,第35d是较理想的收获时间。  相似文献   
142.
为丰富福建葡萄品种资源结构,2014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引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春光’、‘蜜光’、‘宝光’、‘峰光’等4份优良鲜食葡萄品种,对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生长结果习性及抗病性等进行观察,总结其在福建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4个欧美杂交葡萄品种较现有主栽品种巨峰具有坐果稳定、着色成熟一致、果肉硬脆耐储等优势,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3.
近年来我区劳动力大量输出,在家务农的劳工越来越少,葡萄在几个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用工。因此,引种省工品种“蜜光”在南宁进行一年两收栽培观察。通过4年时间的观察记录,观察到“蜜光”葡萄在广西南宁的植物学特性、果实性状、物候期、抗病性、产量等表现,并总结出“蜜光”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方法。结果表明,一茬果的始花期为3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期为6月下旬,是早熟品种。二茬果的始花期为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为12月中下旬。挂果后第2年进入丰产期,一茬果每667m2产量达到1034.52kg,平均单穗重721.13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20.21%;二茬果每667m2产量达到763.68kg,平均单穗重656.91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23.26%;该品种具有管理省工、穗形美观、不用蔬果、不用激素、果粒硕大、品质优良、耐储运等特点,适应性丰产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价值,是广西及气候相似地区的葡萄更新换代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44.
以黄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f. flavicarpa Degener和紫果西番莲P. edulis Sims为实验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露地及设施栽培模式两种西番莲的光合参数,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两种西番莲叶绿素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模式黄果西番莲的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Ic)和暗呼吸速率(Rd)无显著变化,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Isat)显著降低。紫果西番莲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AQY、Pnmax和Isat无显著变化,Ic与Rd降幅较大。两种西番莲叶绿素a/b(Chl a/b)值均显著降低。说明黄果西番莲和紫果西番莲分别在露地栽培模式和设施栽培模式的光合效率更高,能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145.
董莉 《乡村科技》2023,(6):109-111
光皮梾木适应性较广,能够生长于碱性、中性、弱酸性及轻度盐碱地等类型的土壤中。光皮梾木经济价值较高,果实油脂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在70%以上。光皮梾木根系较发达,在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南省高度重视光皮梾木的种植,其造林面积持续扩大,对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光皮梾木的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从苗木繁育、造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光皮梾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6.
147.
液滴法[1]是制作薄膜样品的最简单方法,本文介绍了使用该方法制作薄膜样品的具体步骤.由于样品在自然蒸发过程中具有结晶效应,使得最终形成的样品极不均匀.如果使用这种样品刻度系统的灵敏度曲线,样品的不均匀性会引起严重的实验误差.利用使用X光会聚透镜的XRF系统[2]形成的小束斑,可对样品的均匀度进行分析.另外文中给出了在使用此种样品刻度系统灵敏度曲线时,消除样品不均匀性引起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以酞菁锌为基础结构,设计并合成了10个酞菁锌的衍生物,探究了酞菁锌的苯环上不同的侧链修饰对其光物理性质及对人皮肤鳞癌细胞系(A431)光动力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酞菁锌(PcZn)相比,经过侧链修饰的改性酞菁锌,单线态氧量子产率基本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最大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Δmax可达到0.98),其细胞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49.
暗期间断对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短日照(10 h/d)处理的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的暗期进行红光和远红光间断暗期的处理,并对叶片和雌性花器官的活性氧相关酶的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红光处理诱导雌性败育,远红光处理则雌性可育。败育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可育株,但败育节位的MDA含量较低;败育株各节花蕾中POD活性较高,正在发育雌蕾的SOD和CAT活性亦高于可育株,但在败育节位下降到可育株水平,MDA含量则升高并超过可育株。暗示光敏色素调节了雌花活性氧代谢的失衡,而且与诱导雌性败育相关。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研究光合有效辐射与土壤水分变化对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光响应进程及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分析芒萁单优层片发育成因。  方法  设置不同光合有效辐射[轻度遮光(透光率为35.96%,L1),中度遮光(13.00%,L2)和高度遮光(4.75%,L3)]与土壤水分[充足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80%,W1),中度干旱(50%~55%,W2),重度干旱(25%~30%,W3)]双因素控制试验,并以全光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盆栽芒萁光合特征参数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  结果  ①轻度遮光条件下,重度干旱显著降低了芒萁的净光合速率(Pn)、表观量子效率(YAQ)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轻度遮光条件下充足水分(W1)和中度干旱(W2)的Pn大约比重度干旱(W3)和对照(ck)高34.4%~69.2%;②中度遮光和高度遮光条件下,各浇水处理间芒萁的Pn大致相近且略高于ck,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差异不显著(P>0.05),增加遮光强度能够缓解水分亏缺对芒萁的光合特征参数的负面影响;③在相同水分处理条件下,随着遮光强度增加,芒萁的荧光参数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特征。④轻度和中度遮光下重度干旱降低了芒萁的光合机构能力,高度遮光时,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盆栽芒萁叶片的电子传递效率(ψO)、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Eo)、能量流参数和光合性能指数(PIABS)均出现上升趋势,说明弱光环境下芒萁表现出明显的抗旱性。⑤遮光和干旱处理未对芒萁的PIABS和综合性能指数(PItotal)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芒萁的PSⅡ没有受到严重损害。  结论  因此,中度遮光+充足水分组合处理有利于盆栽芒萁积累光合产物,中度遮光与中度干旱下盆栽芒萁拥有最高的PSⅡ活性,盆栽芒萁对遮光和土壤水分变化的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图3表3参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