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4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林业   998篇
农学   554篇
基础科学   234篇
  317篇
综合类   3011篇
农作物   550篇
水产渔业   499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548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发现,抽检的浙贝母鲜样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但抽检干样的合格率只有50%。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和合理的施肥措施是提高浙贝母有效成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2.
光对园艺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花朵、果实等器官色泽形成和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组织中花青素的形成依赖于光信号,但是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及信号网络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晰。本文简述了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运转过程的研究进展,简要归纳了MYB、bHLH、WDR三类主要因子对花青素合成的转录调控作用,重点阐释光信号(光强、光质、光照时长)对植物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长)主要通过不同的光受体(UVR8、CRYs、PHOTs、PHYs)影响光信号通路重要因子COP1的泛素化能力和HY5的稳定性,以及其他光信号转录因子如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光信号因子一方面直接结合到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上,转录激活或抑制它们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这些光信号因子通过与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蛋白互作,影响它们形成的MBW复合体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此外,这些光信号因子还可以通过不依赖于MBW复合体的通路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如HY5通过调控miR858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另外,一些未知的光响应因子可能以不依赖MBW通路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调控花青素合成基因和液泡膜上的运转蛋白,改变液泡酸化,调节花青素的合成。同时,光信号会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些因子也会通过依赖和不依赖MBW的途径影响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这些途径如何协调以及哪些信号因子优先受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间)调控?本文为深入研究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以探索光调控花青素积累的有效途径及靶标分子,为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光环境调控手段改良园艺植物花青素积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
以HD9802S为不育基因供体,优质香型节水抗旱稻保持系沪旱1B为轮回亲本进行杂交和2次回交,经过多代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育成籼型节水抗旱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申旱1S。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良、抗旱性强等优点,2015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94.
捕光复合物蛋白(LHCP)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水稻基因组信息,以亚洲栽培稻籼稻品种黄华占、长雄蕊野生稻及其杂种F_1为试验材料,克隆了水稻Lhcb2基因,并对其基因内含子信息、蛋白序列特征、进化树、蛋白结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Lhcb2基因全长880 bp,含有1个长98 bp的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水稻LHCB2与13个其他植物的LHCB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8.78%。进化树分析显示,水稻LHCB2蛋白与同属禾本科的毛竹和麻竹亲缘关系最近,与低等植物团藻亲缘关系最远。水稻LHCB2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其理论分子量为28 495.40,理论等电点为5.62,具有2个无序化区域,无序化比例为30.04%;水稻LHCB2蛋白三级结构有2个β折叠和3个α螺旋组成。Lhcb2基因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长雄蕊野生稻和杂交F_1代植株叶片中表达量分别为黄华占的1.22和1.96倍。长雄蕊野生稻中的叶绿素a和b、色素、类胡萝卜素等均高于黄华占及其杂交F_1代。长雄蕊野生稻叶绿素a的含量分别为另2份水稻材料的1.13和1.75倍,叶绿素b含量为1.10和1.60倍,色素含量则为1.13和1.72倍。  相似文献   
9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14-羟基芸苔素甾醇含量的分析方法。在优化好的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50℃、增益值10、辅助气压力3.5bar)下,采用Eclipse XDB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V/V=25:75)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杂质在10min内能达到基线分离。14-羟基芸苔素甾醇在16.1~513.8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的对数与质量浓度对数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6,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RSD/%)为1.55,平均回收率为100.76%。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为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及其它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正>本刊讯日前,华北地区的首条苹果无损测糖探伤生产线正式落户万荣县华荣果业有限公司。据悉,该公司是一家集果品收购、出口、保鲜、贮藏基地服务为一体的山西省苹果出口龙头企业。2014年以来,该公司专程从法国迈夫诺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引进法国Genesis苹果无损测糖探伤全自动选果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脉冲、光谱图像等先进技术,自动检测苹果糖  相似文献   
97.
帕米尔高原非耕地设施延晚栽培葡萄的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葡萄在帕米尔高原非耕地设施延晚栽培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适应性,探讨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方法】在帕米尔高原戈壁温室延晚栽培条件下,以3 a生‘红地球’、‘克瑞森’、‘木纳格’、‘秋黑’和‘里扎马特’葡萄为试材,测定并研究了开花期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情况,首次将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模型引入光合作用研究。【结果】光照强度在95~543μmol·m-2·s-1时,各品种光能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克瑞森’、‘木纳格’的暗呼吸速率较高;‘红地球’净光合速率在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2 287μmol·m-2·s-1)后开始缓慢下降。【结论】‘木纳格’光能利用率最高;‘克瑞森’和‘木纳格’光合产物的夜间消耗较大;‘红地球’存在光抑制现象,当光强超过其饱和点时,适当遮阴将有利于‘红地球’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98.
光与色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只能凭借光才能看到任何色彩的存在,没有光就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视觉活动,当然也就无所谓色彩的感觉。因此光和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餐饮空间中,光照与色彩显得更为重要。根据不同的餐饮环境空间所采用不同的光色照明,不仅能够体现出餐饮空间的性质还可以关注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心理感受。对于空间的光色环境,要考虑到照明当中的很多因素,例如照度、亮度、显色性、色温等因素。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黄瓜、番茄和西兰花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红蓝光配比(R:B比)LED光源对蔬菜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以R:B比为5:1时最佳,表现为植株矮壮,最大叶长、叶宽和鲜重、干重均为最大。此外,R:B比为5:1时,黄瓜和番茄根系生长最佳,但西兰花根系以R:B比为2:1时最长,说明不同蔬菜作物根系生长可能需要不同R:B比。不同R:B比LED光源对3种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综上,适合上述3种蔬菜育苗的LED光源光谱最佳红蓝光配比为5:1。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