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3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684篇
林业   476篇
农学   497篇
基础科学   825篇
  568篇
综合类   4770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1941篇
畜牧兽医   2679篇
园艺   564篇
植物保护   303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493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751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847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634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选用两个品种的光敏型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大卡"和"海牛"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采用全膜平铺穴播的方式,以8.33万、12.50万和16.67万穴·hm-2 3个种植密度进行种植,比较了各处理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草产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方面,品种间从孕穗期开始后差异明显。在农艺性状方面,"海牛"两年的分蘖数和全株叶片数均高于"大卡",其他各性状均以"大卡"最高;两个品种的茎粗、分蘖数、全株叶片数、节间数、单株鲜重、单株叶重和单株茎重连续两年均随着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呈负相关关系;主茎叶片数随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产草量方面,连续两年"大卡"的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高于"海牛";鲜草产量均在8.33万穴·hm-2处理下最高,且呈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鲜草产量下降的趋势;干物质产量丰水年2014年在16.67万穴·hm-2处理下最高,欠水年2015年在12.50万穴·hm-2处理下最高。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采用全膜覆盖方式种植光敏型高丹草时,品种应选择"大卡",在有灌溉条件或降水较多的地区,以16.67万穴·hm-2种植密度为宜;而在降水较少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12.50万穴·hm-2种植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102.
鲤浮肿病(Carp edema virus disease,CEVD),也称锦鲤昏睡病(koi sleepy disease,KSD),是一种严重危害鲤和锦鲤养殖的病毒病。本文对鲤浮肿病的病原生物学特征、临床症状、易感品种、发病条件、传播方式、分布范围、分子流行病学、病毒检测方法、防控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和介绍,旨在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成熟阶段及品种对全株小麦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为全株小麦应用于奶牛饲粮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采用山农22026(SN22026)和山农82567(SN82567)2个品种的小麦,样品采集期为2015年3月下旬至6月中旬。试验测定了不同成熟阶段全株小麦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淀粉、粗灰分、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及饲料相对饲喂价值,并用3头体重约500 kg的装有瘤胃瘘管荷斯坦奶牛测定了小麦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蜡熟期全株小麦的D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5);全株小麦的CP含量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减少,开花期后CP含量保持稳定;随着小麦的成熟,全株小麦的NDF、ADF和ADL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全株小麦单位DM的总能在成熟过程中呈下降趋势,泌乳净能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3)全株小麦DM、CP和NDF的有效降解率在拔节期最高,抽穗期和开花期显著降低(P<0.05),乳熟期和蜡熟期又显著升高(P<0.05)。4)全株小麦的瘤胃降解蛋白质(RDP)含量在拔节期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5);抽穗期显著降低(P<0.05),开花期降至最低(P<0.05),开花期后逐渐升高(P>0.10);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含量在小麦成熟过程中逐渐下降,蜡熟期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期(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2个品系全株小麦相比,仅在几个指标中有显著差异。每个成熟阶段的全株小麦饲养价值都很高,但不同成熟阶段全株小麦的营养价值、产量和瘤胃降解特性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结合太湖县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马尾松毛虫的监测工作,分世代采集松毛虫雌蛹,称取重量,然后放在养虫笼内,待羽化后,解剖清点腹内卵的数量。对这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越冬代雌蛹重(x)与产卵量(y)间的关系为y=276.552 689 049 453x-75.552 634 667 178 1,第1代雌蛹重(x)与产卵量(y)间的关系为y=403.144 144 476 189x-127.052 856 407 286。  相似文献   
105.
The rumen degradations of TMR were studied in this experiment,in which cassava stems and leaves were used as roughage and formulated with concentrate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ormulate the available TMR for finishing goat,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cassava stems and leaves in goat production.Six Hainan Black goats with permanent rumen fistulas were selected,the rumen degradabilities of DM,CP,NDF and ADF of TMR with 6 different concentrate to forage ratio(2:8,3:7,4:6,5:5,6:4 and 7:3)were tested using nylon ba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DM effective degradabilities at the ratio of 4:6,5:5,6:4,7: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2:8 and 3:7(P<0.05).CP effective degradabilities at the ratio of 2:8,3:7,4:6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5:5,6:4 and 7:3(P<0.05).The NDF effective degradation at the ratio of 5: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groups(P<0.05).The ADF degradation at the ratio of 3: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4:6,5:5, 6:4 and 7:3(P<0.05).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the nutrient degradation in rumen were higher when the concentrate to forage(cassava stems and leaves)ratio in TMR were 3:7,4:6 and 5:5,and the recommended ratio range were 4:6 to 5:5 in productio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06.
前沿科技     
我国科学家完成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由浙江海洋学院领衔,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联合破译了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大黄鱼基因组图谱,并成功解析其先天免疫系统基因组特征。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是我国公布的第二个海水鱼类的基因组图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石首科鱼类基因组图谱,标志着我国大黄鱼研究进入组学时代。大黄鱼免疫基因信息的充分解析,有助于发现与抗病力相  相似文献   
107.
万全县土壤养分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万全县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情况,并对该县的土壤养分状况作出综合评价,以期促进万全县长期的土壤养分评价和综合管理系统的建立,为科学施肥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8.
设计带有EcoRV和XhoI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PCR扩增嗜热菌Dictyoglomus thermophilum DSM 3960的GH39家族的β-木糖苷酶Xln-DT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拼接技术将其重组至p ET-20b质粒中pelB信号肽基因的下游,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宿主Escherichia coli BL21,构建分泌融合表达型基因工程菌pelB-Xln-DT。经异苯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pelB-Xln-DT酶活为2.1 U/m L。粗酶液pelB-Xln-DT的最适温度为85℃,较原酶提高了10℃,最适p H为5.5,比原酶降低了0.5; pelB-Xln-DT在85℃下的热稳定性比原酶有了一定提高,保温1 h后酶活基本不变,保温2 h其剩余酶活为82.0%,而Xln-DT在85℃下保温1 h后其剩余酶活为70.4%;在p H 4.0~7.0的范围内,pelB-Xln-DT具有良好的p H稳定性。引入pelB信号肽后不但能够提高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还能提高酶蛋白的热稳定性。以pelB-Xln-DT作为全细胞催化剂转化三七皂苷R1生成人参皂苷Rg1,研究了转化温度、转化时间、三七皂苷R1添加量、重复次数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细胞催化剂用量1.0 U/m L,在温度37℃下,3 g/L的三七皂苷R1反应3 h后的摩尔转化率达到91.6%,重复利用10次后,转化率仍能达到46.7%,显示出pelB-Xln-DT良好的重复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9.
钟雷  吉红  王毅 《饲料研究》2015,(2):45-49
研究饲料拌喂微生态制剂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32尾健康无病的体质量(45.12±1.97)g建鲤鱼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2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拌和微生态制剂(150亿CFU/kg饲料)日粮,饲养周期60 d。结果表明:处理组末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和腹腔脂肪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满度、肠体比、肝胰指数、脾指数及全鱼和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肌肉二十碳一烯酸、亚麻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显著高于对照组,γ-亚麻酸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肠道芽孢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拌喂微生态制剂具有促进鲤鱼生长、提高其饲料利用率和调节鱼体脂肪酸组成的明显效果,该作用可能与其影响肠道菌群在肠道的定植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全红杨在乌鲁木齐市的栽培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湖北省引种到乌鲁木齐市的全红杨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从全红杨的抗逆性、色彩稳定性和生长状况3个方面进行观测和试验,建立了全红杨栽培适应性评价模型,对这三个要素层的8个评价指标排序,并对全红杨在乌鲁木齐市的生长适应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通过对全红杨综合评价,认为全红杨能够在乌鲁木齐市生长,可以在园林绿化中栽培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