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50篇
  6篇
综合类   940篇
水产渔业   307篇
畜牧兽医   543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600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790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丙氧咪唑驱除猪蛔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蛔虫病是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选择防制猪蛔虫感染的理想药物,我们于1990年在大庆市进行以丙氧咪唑、左咪唑和敌百虫驱除猪蛔虫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2.
《农业新技术》2006,(3):32-32
3月18日,原欧洲猪业协会主席Benny先生受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邀请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兽医兽药技术论坛暨博览会”。会后,Benny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33.
虽然养猪利润的挖掘主要在于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全社会的经济发展现状。但是具体到不同的生产模式,其潜在利润区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4.
邵彩梅 《养猪》2005,(2):4-5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养猪者对优良品种、优质饲料、加强管理和严格防疫的认识越来越高,充分认识到高档乳猪料,细化母猪饲粮配方,加强母猪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家关注了养猪环节的两头,而占饲料消耗量80%左右的生长育肥猪的营养满足和日粮配制技术,期刊上谈及和讨论得较少,而生产上这一阶段无疑又是养猪效益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重点讨论20千克以上生长育肥猪的蛋白质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35.
随着规模养猪业的发展,众多规模养猪场家和业内人士,对母猪断乳后1周内能否配上种有着极大的关注。笔者基于对此课题的兴致,对赣北地区某规模养猪场2003年1-6月龄断乳母猪,采用断乳前后不减料、饲料营养水平不降低,断乳后继续饲喂哺乳母猪料5-7d和饲料中添加抗菌素的饲喂方式,观察其1周内配种的比率情况。  相似文献   
36.
李会 《云南农业》2006,(8):32-33
养猪业是西盟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产业,本文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养猪业现状,认真分析了发展养猪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发展养猪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7.
园林生态养猪是海南省近几年来在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做强畜牧业,做优种植业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生产模式,在实践中已显示出其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8.
为充分利用优质牧草和各种青绿饲料及工业、农业副产品的各种糟(渣)粕类饲料,研究筛选出湖北农区节粮型养猪业生产模式和最优饲料配比方案。结果表明:利用优质牧草 混合精料生产模式,每头猪日增重比对照组多0.045k,90d降低成本34元。利用优质牧草 糟(渣)粕类饲料 混合精料生产模式,每头猪可节约粮食25~50kg,增加效益30元左右。利用EM微生物添加剂 混合精料生产模式,在育肥猪中添加15%~20%的EM发酵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10%,每头猪增加收入42元,且猪粪臭味较轻。对净化环境和减少污染具有一定作用。成果对节约饲料用粮,缓解人、猪争粮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生态节粮型养猪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我国养猪业逐步的、快速的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猪场选择及建设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在猪场建成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影响本猪场生产的发展.我国是养猪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不仅数量多,而且养猪生产方式也丰富多彩,各地自然环境、人文习惯也迥然不同.根据中国养猪的情况,多样化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在规划和设计猪场建设时,首先应该遵循这条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当地的经济、自然环境、人文习惯、所养猪的特点、饲料条件以及当地养猪的习惯方式来考虑.比如种猪和商品猪对猪舍要求有明显的区别,中国猪与外国猪有明显区别,南方、北方、西部地区、高原、低地等都很不一样,一定要区别对待.不同地区饲料条件不同,采用的喂饲方法也不可能一致,市场要求不同,饲养方式也不同.概括起来就是要因猪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市场制宜、因技术水平制宜.但是在众多的不同因素中,必然有一些共同的必须遵守的规律,现就一些共同的问题作以下讨论.  相似文献   
40.
仔猪预防时接种疫苗是防止各种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仔猪预防接种是养猪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作好预防接种、减少预防接种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是当前一线兽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