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中毒性腹泻 1.亚硝酸盐中毒。采集堆积发热的青饲料、蔬菜或饲料中硝酸盐含量过高而发病。 病变和症状:急性多在采食后20分钟到数小时发病。呼吸困难,口流白沫,磨牙,腹痛,耳、鼻青紫。剖检见内脏器官灰暗,血液呈酱油色,不凝固。  相似文献   
42.
牛出血性败血症(又称牛巴氏杆菌病),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染快,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牛出败是牛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对养牛业的影响比较大,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43.
鸡马立克氏病是禽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它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它对刚出壳的鸡易感性高,但是随着鸡的抵抗力增强,它的易感性会逐步减弱。马立克病毒可以侵害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内脏器官。皮肤常发生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鸡马立克氏病的传播主要是经呼吸道感染。病鸡可长时间向外界排毒。近年来,马立克氏病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4.
兔葡萄球菌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皮肤和粘膜外伤等途径感染而引起的,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因此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在体表部位形成脓肿,严重时可引起内脏器官脓毒败血症而死  相似文献   
45.
疝又称“赫尼亚”,是畜体腹部的内脏器官通过腹壁天然孔或人工孔道脱至皮下或其他腔孔的一种常见病,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脐疝、腹股沟阴囊疝和腹壁疝.脐疝和腹股沟阴囊疝多见于猪,外伤性腹壁疝多见于牛和马.多年来,笔者采取手术治疗猪疝100余例,均治愈,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474(2013)05-0050-02  相似文献   
46.
鸡肿瘤性疾病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大致可分为3种独立的疾病,马立克氏病、禽白细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马立克氏病是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禽白血病,主要表现淋巴白血病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毒主要侵害法氏囊和内脏器官,也包括造血源的肿瘤。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主要引起禽类综合症,包括免疫抑制,生长抑制,淋巴组织和内脏器官的慢性肿瘤。  相似文献   
47.
通过大体解剖的方法,对获得的花尾榛鸡进行了部分外部形态特征指标和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取得花尾榛鸡的体貌指标和一些器官大小及重量的数据73组。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些器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成对的器官重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8.
不同铁源对仔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1日龄罗曼蛋公鸡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以玉米、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半纯合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亚铁(含铁30%)、蛋氨酸铁(含铁10%)和甘氨酸铁(含铁10%)3种铁源,使铁含量各为80mg/kg,组成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试验期为28d。28日龄时停饲24h后称重屠宰,取内脏器官,结果表明,蛋氨酸铁促进仔鸡体重的增加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在21和28日龄时体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57%和14.94%;甘氨酸铁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仔鸡体重的增加和内脏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4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非植酸磷水平的饲粮对0-4周龄怀乡鸡的趾骨特性及内脏器官发育状况的影响,以此探讨0-4周龄怀乡鸡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选取同批出生、体况良好的1日龄怀乡鸡3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分别饲喂非植酸磷含量为0.32%、0.39%、0.46%、0.53%、0.60%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持续期28天。结果表明:1)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怀乡鸡的趾骨脱脂风干重、趾骨脱脂钙含量、趾骨灰分钙含量、趾骨脱脂磷含量、趾骨灰分磷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最佳拟合曲线分别为二次曲线(R2=80.22%)、线性折线(R^2=69.19%)、线性折线(R^2=69.78%)、线性折线(R^2=68.70%)、线性折线(R^2=69.02%),拟合结果可用于评价怀乡鸡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2)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怀乡鸡的心脏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线性折线(R^2=57.59%)模型的拟合结果可用于评价怀乡鸡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建议0~4周龄怀乡鸡饲粮中NPP的适宜水平在0.46%~0.50%范围,满足骨骼发育的需要量为0.46%。  相似文献   
50.
奶牛支原体性乳房炎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性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多发的乳房炎之一。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易产生抗药性,常引起乳房、皮肤和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甚至菌血症、败血症和各内脏器官的严重感染。抗生素对于奶牛支原体性乳房炎治疗无效,从而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