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4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1032篇
林业   441篇
农学   1940篇
基础科学   57篇
  454篇
综合类   5213篇
农作物   1129篇
水产渔业   358篇
畜牧兽医   2401篇
园艺   744篇
植物保护   526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77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541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845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943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王大春 《种子科技》2005,23(3):152-154
回顾了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及所取得的成就,并就我国玉米育种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运用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内蒙古乌审马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染色体制备技术,对内蒙古乌审马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审马染色体核型2n=64,雌性核型为64,XX;雄性核型为64,XY。32对染色体中,31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中,13对为亚中和中着丝粒染色体,18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为较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端着丝点染色体。通过对乌审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其分子原位杂交及基因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分子标记及其在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各类分子标记及其在核心种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双杂合位点标记资料构建芒果遗传图谱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建立芒果 (MangiferaindicaL )的分子标记遗传图 ,用 15对AFLP (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引物组合扩增了芒果品种间杂交组合 (Keitt×Tommy Atkins)的 6 0个F1单株 ,获得了 191个多态性位点。它们的分离表现为双杂合 (Aa×Aa)和测交 (Aa×aa)分离两种类型 ,但前者占了 5 9 7%。为了充分利用双杂合位点分离所提供的遗传信息 ,我们根据群体中任意两个双杂合位点隐性个体出现的数目 ,利用二项式分布概率理论推断它们是否连锁以及它们彼此间的相引或相斥关系。在该芒果群体呈 3:1分离的 81个多态性标记中 ,39个被分为 14组 ,以此为基础构建了 15个连锁群 ;这些连锁群共覆盖了 35 4 1cM的芒果基因组。其中 ,最小与最大遗传距离分别为 3 7cM和 2 8 9cM。此外 ,对 18个 1∶1分离类型的标记 ,直接利用Mapmaker作图软件构建了两个芒果连锁群。本文对所提出的利用双杂合位点构建果树遗传图谱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白叶枯病的低温敏核不育系3178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IRBB21为Xa21基因供体,籼型低温敏不育系399S为低温核不育系基因供体,采用杂交和回交方法,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低温敏核不育系基因,聚合双亲的有利性状,育成抗白叶枯病的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3178S,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399S稳定的育性和双亲的优良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996.
遗传育种是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遗传育种方法周期长、见效慢,现代分子转化技术则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快捷的育种方式。最早报道的食用菌转化是1991年Challen等利用PEG法把外源DNA导人双孢蘑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转化子;随后又相继报道了几例食用菌如双孢蘑菇、平菇、草菇、杨树菇和香菇的转化试验。但至今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食用菌转化系统。目前在食用菌的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假阳性菌落的干扰;(2)外源DNA整合率不高;(3)外源基因整合后表达率不高;(4)转化子不稳定。其中影响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低整合率和低表达率。遗传育种是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遗传育种方法周期长、见效慢,现代分子转化技术则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快捷的育种方式。最早报道的食用菌转化是1991年Challen等利用PEG法把外源DNA导人双孢蘑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转化子;随后又相继报道了几例食用菌如双孢蘑菇、平菇、草菇、杨树菇和香菇的转化试验。但至今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食用菌转化系统。目前在食用菌的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假阳性菌落的干扰;(2)外源DNA整合率不高;(3)外源基因整合后表达率不高;(4)转化子不稳定。其中影响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低整合率和低表达率。遗传工作者围绕如何提高整合率和表达率,不断改进转化方法、转化材料、标记基因、启动子,以期提高转化率,建立一个完善的转化体系。现就筛选标记、启动子、转化方法、整合方式及将来研究方向等方面,用具体的研究实验分析食用菌转化工作现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小麦品质性状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1B/1R易位、籽粒硬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穗发芽抗性等性状与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建立相关性状的多重PCR体系在小麦品质分子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现有品质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建立了适合不同品质类型品种评价和分子聚合育种的3个多重PCR体系,并用已知基因的品种(系)进行验证。多重PCR体系Ⅰ包括ω-secalin(1B/1R)、Vp1B3和Pinb-D1b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可用于一般的品质检测;体系Ⅱ包括ω-secalin、Ax2*、Bx17和Dx5 基因的检测,可望用于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体系Ⅲ包括Wx-A1、Wx-B1和Wx-D1位点的检测,可用于淀粉品质或糯小麦的选育。每个体系内的引物之间不存在相互抑制作用和错配,检测品种(系)的结果可靠、重复性好,成本低。3个多重PCR体系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评价和杂交后代优质基因的聚合,将会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评价和选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8.
为评估台湾茶树种原之遗传歧异性。本研究由100条ISSR引子申筛选出12条可产生多型性条带明显的引子.这些引子共可产生67个的多型性条带。依据每一种原之分子标志数据进行UPGMA法分群分析结果。可将台湾133个茶树种原区分成六大群,包括油茶群、赤芽山茶群、野生茶树群、大叶变种与小叶变种混合群、大叶、小叶及大叶、小叶杂交种混合群及小叶变种群。而主成分向量分析的结果与利用群聚分析得到的亲缘关系树形固结果相符合。台湾茶树种原高比例的遗传歧异度是由台湾的野生茶树所贡献.部分重要栽培种间的相似性仍极高。为了探讨制茶过程封分子级品种鉴定之影响及DNA分子标志应用于咸茶品种鉴定之可行性,本研究分析不同发酵程度的茶类。在制茶过程申封DNA质量之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杀菁过程严重造成咸茶DNA的降解。利用各种类别咸茶与新鲜茶叶(封照)所抽取之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反应.结果发现分子量小于1,000bp的ISSR DNA条带表现较稳定。  相似文献   
999.
《分子植物育种》2004,2(4):526-526
MOLECULAR BREEDING 《分子育种》,影响因子:2.43, 月刊Molecular Breeding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publishing papers on applications of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i.e., research most likely leading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might relate to the Developing as well as the industrialised World and have demonstrable benefits for the seed industry, farmers,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umer. EUPHYTICA 《荷兰植物育种杂志》,影响因子:0.716,半月刊E…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论述了甘蔗遗传多样性的几种主要检测方法,着重讨论了甘蔗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和比较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甘蔗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