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6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1684篇
林业   552篇
农学   2498篇
基础科学   74篇
  849篇
综合类   8217篇
农作物   1460篇
水产渔业   713篇
畜牧兽医   5195篇
园艺   1003篇
植物保护   678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22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660篇
  2020年   582篇
  2019年   794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809篇
  2014年   932篇
  2013年   915篇
  2012年   1312篇
  2011年   1410篇
  2010年   1351篇
  2009年   1369篇
  2008年   1623篇
  2007年   1247篇
  2006年   984篇
  2005年   945篇
  2004年   654篇
  2003年   590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子植物育种》2007,5(4):474-474
《分子植物育种》于2003年创刊,创刊伊始即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数据库等多家中外文献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992.
抗虫转基因植物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受害虫侵害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喷施化学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近年来,转基因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抗虫转化研究工作进展迅速。鉴定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技术有很多种,在此主要阐述了利用标记基因进行鉴定,分子标记,免役技术三大类方法,并对其原理分别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93.
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综述了棉花黄萎病菌的分子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遗传基础,分子标记在棉花抗黄萎病方面的应用,棉花黄萎病抗性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尽管甜玉米消费和作为加工原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甜玉米在巴西的种植并不普遍。甜玉米是普通玉米经隐性突变衍生的一种蔬菜作物,其主要特点是干籽粒皱缩、半透明,胚乳糖分含量高、淀粉含量低,有几种因素限制了甜玉米的生产,包括缺乏适宜巴西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995.
<正>[本刊讯]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立会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小麦种质资源中重要育种目标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成果针对小麦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需求相对脱节的主要问题,研制重要育种性状鉴定新技术12项,创制新种质112份,发掘新基因67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植物新  相似文献   
996.
利用RAPD随机引物和斑茅5S rRNA间隔序列(ITS)引物对斑茅与甘蔗的杂种F1、F2代进行了分子鉴定,获得了与含有斑茅血缘有关的RAPD分子标记3个及5S rRNA间隔序列标记1个;其中,5S rRNA间隔序列标记可用于斑茅杂种后代碱法DNA模板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7.
根据GenBank中的马铃薯卷叶病外壳蛋白基因(PLRV-CP)全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RNA为模板,克隆了马铃薯卷叶病外壳蛋白基因,在pBI121的基础上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利用PLO(Poly-L-Ornithine)将PLRV-CP基因导入到马铃薯加工型品种大西洋的原生质体中,获得了转基因后代。在5株转化后代中扩增出长度为610bp的目标DNA片断,说明导入的外源PLRV-CP基因已经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PCR结果的正确性。RT-PCR结果表明,在3株转化后代叶片中具有阳性表达。马铃薯卷叶病毒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比对照有明显的马铃薯卷叶病抗性  相似文献   
998.
在北京延庆的番茄上分离到1株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分离物CMV-YQ,该分离物在番茄上造成严重的蕨叶、矮化,在烟草上表现花叶、矮化和畸形,表现出很强的致病性。根据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其CP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并克隆,获得了含该基因全长657 bp的cDNA片段。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造成番茄蕨叶的CMV分离物CP基因片段核酸序列与GenBank上CMV亚组Ⅰ其他分离物同源性高达90%~99%,属于CMV亚组Ⅰ。该分离物与分离于我国芭蕉的另一亚组Ⅰ分离物GB同源性为94.37%,两分离物之间存在寄主适应性变异。  相似文献   
999.
《作物育种信息》2006,(8):21-21
优质、多抗、抗逆与高产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多数育种工作仍然建立在表型选择和育种家的经验之上,育种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生物信息数据库积累的数据量极其庞大,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整合技术,可资育种工作者利用的信息却非常有限。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将在多层次水平上研究植物体所有成分的网络互作行为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继而使用各种”组学”数据,在计算机平台上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对外界反应行为进行预测;然后根据具体育种目标,构建品种设计的蓝图;最终结合育种实践培育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农作物新品种。设计育种的核心是建立以分子设计为目标的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通过各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对生物体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化.以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蹇黎 《种子》2015,(2):51-53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鉴定、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指纹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特异基因的克隆与定位等诸多研究领域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综述主要几种用于药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DNA分子标记技术(RAPD、ISSR、SRAP、AFLP、RFLP)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