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8篇
  54篇
综合类   18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01.
通过测量中华鳖黄沙品系、鄱阳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的9项形态学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品系中华鳖的外部形态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构建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60%,第一、二、三主成分分别反映体型特征、裙边特征和眼部特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36%、24.20%和11.04%。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创建了3个品系的判别函数,初始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3.3%、76.7%和66.7%。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杂交鳖与亲本鳖的误判率较高。判别分析显示,中华鳖黄沙品系和鄱阳湖品系的初始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3.3%和96.7%。该研究证实了体型、裙边等因子是影响中华鳖生长的重要指标,建立的中华鳖黄沙品系和鄱阳湖品系判别方程效果良好,为中华鳖黄沙品系与鄱阳湖品系亲本的杂交选育提供了理想的测量指标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2.
【目的】研究北部湾沿海 3 个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对保护北部湾织 锦巴非蛤的种质资源、识别其地理群体以及人工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形态特征分析、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5 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北部湾沿岸广西东兴、广西北海和广东湛江 3 个野生织锦巴非蛤群体进行形态学比较分析。【结果】北海群体壳型最圆,壳高系数为 0.585,贝壳较厚重,壳 厚系数为 0.033,壳质量系数为 0.388,软体部最饱满,软体质量系数为 0.134;东兴群体壳型最扁,壳高系数为 0.571,贝壳薄且轻,壳厚系数为 0.032,壳质量系数为 0.135;湛江群体贝壳隆起程度最低,壳宽系数为 0.366, 贝壳厚重,壳厚系数为 0.035,壳质量系数为 0.325。经主成分分析得到 3 个主成分,主成分 1、主成分 2、主成 分 3 的贡献率分别为 37.366%、22.205%、12.718%,累积贡献率为 72.289%。通过判別分析建立了 3 个群体的判 别函数,判别准确率 P1 为 94.00%~100.00%,P2 为 92.11%~100.00%,3 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 97.56%。聚类分 析结果显示,湛江群体和广西北海群体形态最为接近,而与广西东兴群体差异较大,同时广西东兴群体的趋异 程度也最大。【结论】与广西北海群体和广东湛江群体相比较,广西东兴群体织锦巴非蛤形态差异最大,且种 群内个体间形态差异也最大,而广西北海群体与广东湛江群体的织锦巴非蛤在形态上更为相近。  相似文献   
403.
【目的】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方法对牛羊肉掺杂鸡肉和鸭肉的定性鉴别。【方法】采集新鲜的牛里脊肉、羊后腿肉、鸡胸肉、鸭脯肉各41份,用绞肉机绞碎成肉糜,按照0%、25%、50%、75%、100%的掺假比例分别将鸡肉糜和鸭肉糜掺入到牛肉糜和羊肉糜中,得到4种纯肉样品各41份,牛肉掺鸭肉、牛肉掺鸡肉、羊肉掺鸭肉、羊肉掺鸡肉样品各123份,并采集近红外光谱。利用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nd Der)、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校正(standard normal variate correction,SNV)、2nd Der+S-G、2nd Der+MSC、2nd Der+SNV、S-G+MSC、S-G+SNV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预处理,结合OPLS-DA分别构建牛羊肉...  相似文献   
404.
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中长期预报方法研究,以期为科学防控晚疫病提供依据。对湖北省2011—2019年平原低山丘陵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并利用2011—2017年数据及判别分析方法,结合人为防治因子建立了平原低山丘陵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晚疫病发病率与3月中旬最低气温、4月上旬日照时数以及4月下旬风速相关性较好(P<0.05),晚疫病发病率模型自身回代及交叉验证准确率分别为75.9%和75.3%,2018—2019年试报准确率达到61.7%。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能够基本满足业务服务需求,通过预测马铃薯晚疫病当年发病情况可以为农技人员提前开展晚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5.
优异耐旱种质资源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研究对于挖掘耐旱基因和提高耐旱育种效率具有重要作用。2019—2020年以30份谷子种质为试材,采用随机不完全区组设计(alpha-格子设计),设干旱胁迫(DS)和正常供水(CK)2个处理,考察了谷子农艺性状的耐旱系数,通过综合评价指标耐旱性度量值D对供试谷子材料的耐旱性进行鉴定。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土壤水分环境和基因型显著影响谷子农艺性状,而且基因型与土壤水分环境的互作显著影响谷子生长性状,但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千粒重除外)。t测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效果显著(千粒重除外)。主成分分析将11个单项耐旱评价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1.27%。第一主成分相当于5.866个原始指标的作用,可以解释53.327%的方差,其中株高、倒二叶叶面积、茎叶干重、穗长、穗重、穗粒重指标载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穗颈长和穗粒数指标;第三主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茎节数、千粒重和产量指标。依据D值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将供试谷子材料耐旱性分为5类。判别分析表明株高和穗重可作为谷子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首选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确定耐旱性评价指标D值,通过D值可对谷子全生育期耐旱性进行有效可靠的鉴定。  相似文献   
406.
为探明珍惜濒危鱼类哲罗鲑(Huchotaimen)种內及其与川陕哲罗鲑(Huchobleekeri)种间的外部形态差异,以新疆、黑龙江的哲罗鲑和陕西的川陕哲罗鲑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度量法结合的方式,对3个群体的9个分节特征和35项标准化量度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哲罗鲑两个地理群体在侧线鳞平均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整体上,两个群体在全部9个分节特征上均存在个体交叉,无法进行区分。川陕哲罗鲑的臀鳍分支鳍条、侧线鳞和幽门盲囊平均数显著小于哲罗鲑(P<0.05),且二者不存在个体交叉,区分明显。(2)主成分分析共筛选出4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928%,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最高,主要解释了3个群体的躯干斜向形态差异。构建主成分二维散点图发现, 3个群体虽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组,但彼此之间仍存在个体交叉。(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哲罗鲑种內仅有14项主要描述头部和尾部的度量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哲罗鲑和川陕哲罗鲑之间则有29项主要描述躯干部的量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判别分析共筛...  相似文献   
407.
为快速准确鉴定野生祁连山裸鲤性别,分析了甘肃疏勒河流域的100尾祁连山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的形态学性状,建立了雌雄个体的判别模型。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高、体厚、背吻距、背鳍基长、头厚、眼后头长、眼径、口裂宽8个标准化性状和体长体重在两性群体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均显示雌雄个体差异主要集中在体形大小方面。通过逐步判别法筛选出15个性状构建的判别方程对两性群体识别的正确率达到92%。分析结果可知,祁连山裸鲤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体型大,体高、体厚均大于雄性,但口裂和眼径小、背鳍短。该研究结果可解决祁连山裸鲤性别鉴定问题,为其繁育和养殖过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08.
【目的】铜藻为沿海常见的低质海藻,为实现铜藻高质利用,以新鲜铜藻为原料制备铜藻液体肥,研究其对上海青、黄瓜和番茄等3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探究铜藻液体肥增肥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酶法和发酵法2种工艺制备铜藻液体肥,并各设置5组稀释倍数(200倍、400倍、600倍、800倍和1 000倍)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和幼苗盆栽试验。【结果】(1)种子萌发试验中,发酵法制备铜藻液体肥的200倍液、600倍液在上海青种子萌发上效果最佳,发芽指数较空白组显著提高11.8%,较两组阳性对照分别提高1.9%和1.3%;发酵制备的200倍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影响最好,发芽指数较空白和两组阳性对照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33.0%、21.0%和6.7%;发酵制备的1 000倍液在番茄种子萌发上成效最佳,发芽指数较空白和两组阳性对照分别显著提升13.6%、14.4%和19.3%。(2)幼苗盆栽试验中,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指标间普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主成分分析(Princip...  相似文献   
409.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是危害兰花并造成重要经济损失的病毒之一。为揭示CymMV的遗传变异及其适应性进化特征,新测定了16个CymMV石斛兰(Dendrobium nobile)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序列,并结合已报道的52个CymMV中国分离物CP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及进化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68个CymMV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Pi)和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值分别为0.039和0.992,表明该病毒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显示,CymMV变异源主要来自于病毒个体,约占总变异的71.72%。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该病毒可以分为两个大簇(Cluster),CymMV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分离物独立为一簇(Cluster 1),其他寄主分离物聚为另一大簇(Cluster 2),Cluster2内相同寄主来源的病毒分离物倾向于相聚成簇。进一步的系统发育与性状关...  相似文献   
410.
为揭示饥饿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幼鱼形态性状的影响,建立其饥饿状态的判别标准,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眼斑双锯鱼饥饿和非饥饿群体之间形态特征的差异。实验设置饥饿和非饥饿(对照组)2个组,处理7 d后测量体质量并拍照。用图像分析技术对2个群体眼斑双锯鱼幼鱼的14个形态性状进行准确测定,采用t检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4种统计方法分析饥饿对眼斑双锯鱼形态性状的影响。t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尾柄高,其余形态参数在饥饿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多个形态比值参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形态性状或形态性状比值均可将试验鱼分为两大类(饥饿组和对照组);对直接测量获得的形态性状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只获得1个主成分,主要反映整体形态的变化,而对形态比值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4个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个群体的幼鱼形态上的差别主要是由头部形态、鳍相对位置和尾柄部位差异引起。分别运用形态性状及形态比值数据进行判别分析构建了典则判别函数方程,验证证实使用经形态比值数据建立的判别函数可信度高于使用未经处理的形态性状数据建立的方程。研究结果证实,饥饿影响了眼斑双锯鱼的形态性状,可利用判别方程对眼斑双锯鱼的饥饿状态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为眼斑双锯鱼的生态调查和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