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5篇
  44篇
综合类   418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张建军  范昆华 《作物学报》1995,21(5):626-631
通过对籼粳交F1体细胞愈伤组织的秋水仙素处理和四倍体花药培养,建成了水稻四倍体诱导及双单倍体分解系统。应用这一系统获得了44个籼粳交组合的双单倍体及其自交4后代。对这些双单倍体及其后代的遗传分析表明,籼粳交育性可能受寡基因控制,双单倍体途径通过改变正常的世代交替过程,能部分克服籼粳交的不育性及倾籼或倾粳的偏态分离,并具有比F2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双单倍体一代群体中,育性正常的植株约占40%,这是  相似文献   
62.
63.
以几种不同基因型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单核早期的离体麦穗,4℃,处理3周)和高温饥饿胁迫(上述处理过的麦穗的花药,置于饥饿培养基B中,33℃处理4d)对几种冬小麦基因型小孢子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饥饿处理后,供试6种基因型都得到了诱导胚,其中F1-2获得的胚最多,为107.2/穗;低温预处理后,供试6种基因型中有5个基因型获得了诱导胚,说明高温饥饿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基因型对胚胎发生的限制作用;高温饥饿预处理后,可获得大量的小孢子胚胎,但胚胎发育缓慢,分化绿苗频率极低:低温处理诱导产生的胚胎虽然相对较少,但胚胎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绿苗产量高,适合在加倍单倍体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64.
该研究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 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小麦品种(系)与其测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具有粘果山羊草Ae.19细胞质普通小麦细胞核的K-19小麦雄性不育系,并选育出K-19农矮3号A等10余个优良K-19不育系,其不育性稳定,没有发现单倍体,综合性状好。从普通小麦品种(系)中发现了恢复力高的K-19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源),筛选出原KR_1等7个恢复系,国内法恢复度高达88.2%~96.9%,国际法恢复度高达116.4%~150.4%,其后代不产生单倍体单倍体频率很低,综合性状好。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的建成,丰富了小麦杂优育种种质库,具有良好的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66.
李新华 《核农学报》2005,19(1):13-16
两个春小麦品种意塔和帕旺的花药组织培养和小麦×玉米杂交技术产生单倍体的效果不同。不同基因型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 9 4%到 1 9 7%不等 ,不同基因型所产生的再生株数量亦不同 ,两个小麦品种都有绿苗和白化苗产生 ,绿苗诱导率自 1 3%到 5 0 %。分别利用小麦×玉米杂交技术能有效诱导两个春小麦品种单倍体 ,杂交结实率为 80 2 %~95 1 % ,但只有 1 0 9%~ 1 4 6%的籽粒含有幼胚 ,其中 95 %以上的幼胚可发育成绿苗。每 1 0 0个杂交小花中平均可生成 1 0 5个到 1 4 0个绿苗 ,不产生白化苗 ,染色体亦不自然加倍。  相似文献   
67.
68.
作物无融合生殖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十年来,随着杂交玉米、杂交高粱以及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杂交种在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已被人们普遍接受,杂种优势已在许多农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作物育种方法的改进和育种基础材料的更新,新的高产、优质的杂交组合不断推出。然而,无论怎样优良的杂交组合,其杂种优势在后代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衰退,优良性状无法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因此,在生产上就需要年年制种,繁殖杂种一代种  相似文献   
69.
从胚胎学方面研究了粘果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K83(21)35A与保持系83(21)35B杂交的双受精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特点,以及单倍体胚和孪生胚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双受精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与普通小麦自交相似。n型单倍体胚来自助细胞的孤雌生殖;n-n型双胚来自助细胞和卵细胞的孤雌生殖;2n-n型双胚中的单倍体胚来自助细胞,二倍体胚来自受精卵。适当延迟授粉,能提高单倍体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70.
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研究表明,此方法可以得到13 1%~14 8%单倍体幼胚,在改良的B5培养基上进行胚抢救,单倍体幼胚成苗率达到96%以上。通过染色体加倍得到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