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林业   9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1篇
  42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一个山羊Ⅰ型毛角蛋白基因的序列及其在皮肤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角蛋白家族包含表皮软角蛋白和毛发硬角蛋白,可以分为酸性Ⅰ型和碱性或中性的Ⅱ型角蛋白亚家族。从构建的成年山羊皮肤cDNA文库和ESTs分析中发现了和与绵羊羊毛角蛋白8C1和人Ⅰ型毛发角蛋白相应cDNA序列高度同源的序列,经序列分析证明是一个山羊毛发特异性角蛋白,命名为山羊Ⅰ型毛角蛋白1(gHa1),Gen Bank序列号为AY510110.1。推导的读码框ORF由413氨基酸组成,与绵羊8C1角蛋白的序列一致性为97.8%。原位杂交显示它在皮肤初级和次级毛囊的皮质层有强烈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法研究了催产素(oxytocin,OT)及OT mRNA在成年发情期奶山羊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O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在视上弥散核、弓状核、室周核和乳头体各核团也存在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室旁核、视上弥散核、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附近有较多数量的强阳性神经纤维,在交叉上核有少量阳性神经纤维。在下丘脑23个核团(区)中均能检测出OT mRNA的阳性细胞。结果表明,OT和OT mRNA在下丘脑中分布广泛,且OT可能通过轴突传递和血液运输,将OT mRNA合成的OT运送到别的核团;OT在奶山羊发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绒山羊绒毛的主要结构蛋白是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KAP).对绒山羊13-1的序列分析可知,其与人、鼠的KAP13家族cDNA同源性较高,但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而且丝氨酸含量高,半胱氨酸及甘氨酸/酪氨酸的含量远低于其他品种,分类上属于高硫KAP家族;绒山羊兴盛期毛囊KAP13-1的mRNA原位杂交也显示,KAP13-1只在毛母质上部和皮质层起始部分表达,且表达强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化柑橘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结构组成和配对分析。【方法】首次利用柑橘染色体全长特异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oligo-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oligo-FISH)涂染探针,精准示踪鉴定沙田柚粗线期1号染色体的结构特征,比较其与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有丝分裂前中期和中期染色体的结构差异,并揭示粗线期全长染色体的同源配对。【结果】观测到同源配对的全长粗线期与有丝分裂中期较大染色质结构差异。经测定,柚粗线期1号染色体平均全长、长臂长、短臂长和臂比分别为中期的13.93倍、16.54倍、10.44倍和1.54倍,表现出更高FISH信号分辨率。检测到柚粗线期1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约3.01 Mb的探针信号缺失区。【结论】首次实现柑橘特定全长粗线期染色体的跟踪研究,为深入开展其结构和配对遗传利用的精准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麦类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探针及其标记检测系统的发展,以及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应用情况,并综述了近年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在麦类作物的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检测、基因定位、染色体组同源性的鉴定和染色体组空间分布等研究中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FISH技术追踪三倍体‘银中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特定染色体的行为,明确其配对和分离规律,丰富对杨树异源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细胞遗传学认识。【方法】以三倍体‘银中杨’花药为材料,对不同酶液组合和酶解时间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均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以45S rDNA序列为探针,利用FISH技术,对‘银中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1)筛选出适于‘银中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的酶解条件为3%纤维素酶+1%果胶酶混合液在37℃下酶解3 h,结合压片和冷冻脱盖片,可获得细胞分散度良好,细胞质薄,背景干净,染色体形态清晰的制片,适用于FISH分析。2)45S rDNA探针信号定位于‘银中杨’3条同源染色体上,它们在中期I呈现III、II+I、I+I+I 3种配对形式,其中三价体发生的频率最高,达69.28%,II+I和I+I+I的配对类型分别占28.10%和2.61%,表明信号所定位的染色体亲缘关系可能较近,但也存在联会松弛的现象。3)约80.37%~93.44%的细胞在后期I至中期II发育阶段呈现2/1分离模式,约6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松材线虫效应因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揭示Bx-Hh-grl对松材线虫致病性的作用,为防治松材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松材线虫Bx1022株系接种黑松,20 d后提取线虫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该转录组设为松材线虫植食阶段转录组。提取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培养的Bx1022的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该转录组设为菌食阶段转录组。比较分析两个转录组,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Bx-Hh-grl。对Bx-Hh-grl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进行预测。利用原位杂交检测Bx-Hh-grl表达部位。应用RNAi技术干扰Bx-Hh-grl表达以探究Bx-Hh-grl对松材线虫致病性的作用。通过Q-PCR验证,确定RNAi效果显著。将经RNAi处理的松材线虫接种3年生黑松枝条,以未经处理的松材线虫(CK组)和ddH2O(Mock组)处理的黑松作为对照,比较黑松发病情况进而比较不同处理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差异。  结果  筛选出植食阶段与菌食阶段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Bx-Hh-grl,其编码蛋白质具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Bx-Hh-grl在松材线虫食道腺表达,符合效应因子基因特征。Q-PCR结果显示经RNAi处理后的松材线虫Bx-Hh-grl表达量下调,RNAi处理效果显著。接种实验表明,Bx-Hh-grl-RNAi组显症的时间明显晚于CK组,Mock组黑松一直保持健康状态。  结论  Bx-Hh-grl是与松材线虫致病相关的效应因子基因。明确Bx-Hh-grl功能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松材线虫致病机理,为降低松材线虫危害,防治松材线虫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尼罗罗非鱼六个性别相关标记的FISH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BAC基因文库5个克隆中提取和纯化含有6个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CLC5,GM204,GM271,GM354,UNH995和UNH104)的重组质粒DNA作为模板,以简并核苷酸为引物,通过PCR制备原位杂交探针。探针用荧光素进行标记,并与尼罗罗非鱼中期相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以确定这些标记在尼罗罗非鱼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结果显示,这些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都位于尼罗罗非鱼第一对染色体长臂近末端,从分子细胞学角度验证了第一对染色体是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另外由于这些标记的荧光信号在XY个体的2条性染色体上都有,一方面说明这些标记在罗非鱼上还不是性别特异的;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还处于分化的早期阶段。【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25—529】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荧光原位杂交及荧光分带等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染色体信息,使科研工作者能从更精细水平上对植物进行核型分析,更好地分辨基因组内各条非同源染色体,以及进行分化程度小的基因组间的比较。这种核型分析技术为研究染色体行为和变异,单个基因及转基因在基因组内的定位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在阐述以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染色体绘染(chromosome painting,CP)等荧光原位杂交为基础的染色体分子核型基础上,分析了荧光分带技术(fluorochrome banding)在分子核型中的应用,并对染色体分子核型技术在植物基因组功能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水稻呼吸爆发氧化酶基因OsRbohB在花药中特定的表达模式,构建了原位杂交探针载体Pbsk-OsRbohB,通过体外转录获得DIG标记的原位杂交探针,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水稻花药为材料进行原位杂交试验.结果发现,OsRbohB基因主要在水稻花药发育第8~10期的绒毡层和小孢子中表达,在第9期达到高峰,第10期开始下降.推测OsRbohB主要参与水稻花药早期的发育,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OsRbohB基因在水稻活性氧产生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