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李建军 《黑龙江水产》2007,(3):36-36,38
鲟鱼池塘养殖使生产规模化,才能达到保护和增殖这一珍贵的野生品种,避免灭绝的危险,而鲟鱼引入池塘养殖,又为大庆地区开发了一个新的养殖品种,开辟了一种新的养殖模式,既调整了养殖品种结构,又满足了市场需求。我们试验小组2006年6—9月间在普通池塘内设置网箱养殖史氏鲟成鱼取  相似文献   
23.
史氏鲟养殖技术讲座:史氏鲟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乐宗 《齐鲁渔业》2003,20(8):53-55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鲟亚科,鲟属。现将其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1 外部形态 史氏鲟体延长,呈圆锥形,外被5行骨板,其中背板1行,数量11~19枚;侧板2行,每行30~47枚;腹板2行,每行7~14枚。头呈三角形,略为扁平,侧面观  相似文献   
24.
25.
史氏鲟消化器官的分化对消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0日龄(DPH)的史氏鲟仔鱼消化道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消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史氏鲟仔鱼在内源营养期,消化酶活性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消化道的逐步发育而逐渐增强,但随着不同消化组织器官的分化,各种酶活性变化有各自特点.另外,3种消化酶出现活性的先后顺序为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  相似文献   
26.
用磁珠富集法制备史氏鲟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素-磁珠富集法与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基因组的微卫星资源。结果表明:在得到的1 400多个细菌中,有300多个阳性克隆,将其中96个进行测序,在这些序列中共有115个微卫星核心序列,含99个重复次数大于10次的微卫星核心序列。其中完美型标记40个,占40.4%;非完美型标记52个,占52.5%;混合型标记共7个,占7.1%。随机选取侧翼序列较长的50个序列,依据引物设计原理设计引物50对,经3次PCR筛选,有28对引物可得到稳定的特异性扩增;同时利用史氏鲟的6个个体检验了这些位点的多态性,并统计了等位基因数,发现有22对等位基因具有良好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27.
史氏鲟消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测定了史氏鲟4种消化器官中消化酶的活性,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幽门盲囊>肠道>胃>肝脏;其脂肪酶活性大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肠道>胃>肝脏>幽门盲囊。史氏鲟幽门盲囊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较高,而脂肪酶几乎没有活性;肝脏中淀粉酶几乎没有活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也较小;肠道中各种酶的活性都较高;而胃中各种酶的活性则居中。  相似文献   
28.
用不同剂量(20,50,100mg/kg)的达氟沙星连续口灌史氏鲟,于首次给药后的第5,10,15,20天采集其血液和肝脏,用考马斯亮兰试剂盒测定血浆蛋白和肝脏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达氟沙星对史氏鲟血浆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对肝脏蛋白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各剂量组肝脏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仅第20天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自给药后第5天各剂量组史氏鲟肝脏蛋白含量下降较明显,随给药时间延长,20mg/kg组史氏鲟肝脏蛋白含量逐渐升高,50mg/kg剂量组和100mg/kg剂量组史氏鲟肝脏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其中100mg/kg剂量组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9.
鲟鳇杂交鱼小瓜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我们养殖的史氏鲟和达氏鳇杂交鱼种在体长8厘米时患上了小瓜虫病。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最终选择了中草药,基本控制病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病鱼症状 病鱼背部及体侧有白色点状胞囊,随着发病  相似文献   
30.
史氏鲟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氏鲟养殖技术探讨苗毓琴,田希文,于信勇,王云山,陈海涛(黑龙江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154002)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Brandt)生活于黑龙江水域,具较大的遗传可塑性,能适应人工水域环境,可在鱼池内生存生长。本文就史氏鲟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