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鲟鱼人工繁育技术探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宜都天峡鲟业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鲟鱼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库,鲟鱼水花鱼苗年产量在1.5亿尾以上。本次试验所用亲鱼均为湖北宜都天峡鲟鱼有限公司模仿自然水域环境培养的子一代鲟鱼,繁育出的鱼苗更容易转口,人工养殖成活率高。一、试验材料1.受体鲟试验用亲鱼雌鱼为达氏鳇、雄鱼为史氏鲟,均是公司从黑龙江引进经7~14年模仿自然水域环境培育的子一代亲鱼,公司各类鲟鱼品种性成熟共有1万多尾,其中达氏鳇有1000多尾。达氏鳇平均尾重121  相似文献   
92.
恩诺沙星对两种鲟细胞色素P450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恩诺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mg/kg浓度,对小体鲟及史氏鲟口服给药5d,停药两天后对其肝脏组织中微粒体蛋白浓度及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 P450)酶活性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鲟体内均含有一定量的P450酶,且史氏鲟体内微粒体蛋白浓度5.029 mg/g及P450酶活性0.102 nmol/mg?min均高于小体鲟相应的4.833 mg/g和0.088 nmol/mg?min。而恩诺沙星对史氏鲟及小体鲟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给药浓度从0mg/kg到100mg/kg的增加,两种鲟体内的酶活性均逐渐降低,且史氏鲟体内P450酶活性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小体鲟,至100mg/kg给药组,两者差值仅为0.003 nmol/mg?min。上述结果对于探讨恩诺沙星在两种鲟体内的药物代谢及其与细胞色素P450酶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人工养殖史氏鲟畸形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海洋渔业》2006,28(3):185-189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骨骼畸形和体型正常的人工养殖史氏鲟脊椎、骨板、鳍条、鳃、肝脏、肾脏、肌肉中锰、铜、铁、镉、铅、锌等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分布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畸形和正常史氏鲟身体各部位中重金属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金属积累不是造成人工养殖史氏鲟畸形的主要原因。畸形和正常人工养殖史氏鲟体内重金属的分布和积累规律基本一致,锰和铅主要分布在脊椎、骨板、鳍条和鳃等骨化组织中;铁和铜在体内主要蓄积在肝脏中;锌和镉在体内的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94.
在温室内使用深井水作为水源开展史氏鲟养殖试验,通过合理使用深井水、加盖遮阳网、加强通风、加盖塑料薄膜等技术措施,使室内的养殖水温终年控制在15~25℃,保证了史氏鲟的正常生长,较好地解决了史氏鲟在江苏的度夏难和适宜生长时期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史氏鲟和达氏鳇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牛翠娟  胡红霞  罗静  李陈 《水产学报》2010,34(12):1795-1799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片段(史氏鲟,425bp,达氏鳇,434bp)分析检测了两个养殖场留做后备亲鱼的史氏鲟和达氏鳇的遗传多样性。在所检测的养殖史氏鲟后备亲鱼4个年龄群体共34个体中,发现5个单倍型,共有11个多态位点,占碱基总数的2.6%,无简约信息位点。不同单倍型之间有1~10个变异位点,占碱基总数的0.2%~2.4%。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24。单倍型多样性Hd=0.76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4.367,核苷酸多样性Pi=0.011。而分别来自2个养殖场的2个达氏鳇养殖群体都是1个群体仅1个单倍型,2个单倍型之间仅有2个碱基差异,遗传距离为0.005,遗传变异极度缺乏。结果提示在利用史氏鲟和达氏鳇后备亲鱼进行繁殖育苗时要充分注意近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史氏鲟人工催产技术及低温早繁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史氏鲟繁殖生物学作了分析,其中最小的繁殖个体体重3.5kg,体长54cm,认为自然产卵群体当前呈趋小现象。人工催产采用17нα-羟基-20β双羟孕酮等诱导史氏鲟在低温下(8.5-13℃)产卵,获得产卵率100%和受精率92.3%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7.
庄平  章龙珍 《淡水渔业》1999,29(12):3-6
本文监测了史氏鲟商品鱼养殖池中4 个主要常见的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水中氨氮和溶氧的日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规律较强,氨氮变化值在0-1900 ~0-0257mg/L 之间,溶解氧的变化范围在4-27 ~5-81mg/L之间;pH 值和水温的日变化幅度很小,pH 值变化在7-69 ~7-36 之间,水温的变化值在19-44 ~19-37 ℃之间。探讨了引起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水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正>史氏鲟分类学上属于鲟科、鲟属,是我国目前新兴的优质淡水养殖品种。前几年,我国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所需的苗种都由捕自天然水体的亲鱼繁殖培育而成,而史氏鲟在天然水域性成熟较晚,人为的在野外大量捕捞史氏鲟亲鱼,对史氏鲟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人工养殖的亲鱼作为史氏鲟繁殖用鱼是解决养殖史氏鲟所需鱼种的好方法。临沂市从2000年开始养殖史氏鲟商品鱼,随着养殖的后备亲鱼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99.
史氏鲟鱼皮制革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永安  吴靖娜 《海洋渔业》2011,33(4):455-461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鱼皮为原料,对其制革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预浸水中添加0.4%的甲醛,防止鲟鱼皮大骨板松动的效果最佳;浸灰液配比为8%石灰、3%硫化钠(含量60%)、1.5%硫氢化钠(含量60%)时,研制的皮革感官评价较佳;软化工艺以酶量0.8%、温度35℃、时间1.5h研制的皮革感...  相似文献   
100.
在水温23℃、pH值6.5、溶氧10mg/L、氨氮含量小于0.1mg/L和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001mg/L的条件下,将恩诺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mg/kg浓度,连续口服给平均体重50.0±5.0g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及史氏鲟(Acipenser s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