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6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34篇
  112篇
综合类   123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809篇
畜牧兽医   1059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2009年,四川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紧密合作,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据统计,养殖业全年投保数量约2018万  相似文献   
52.
<正>早在20世纪初,俄国著名生物学家梅契尼柯夫就指出,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奶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这些乳酸菌能够定植在人体内,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由于肠道内有害  相似文献   
53.
嗜水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是淡水鱼类主要致病菌,能引发鱼多种疾病,包括烂鳃病、出血病、体表溃烂等.本试验对草金鱼分别浸泡和注射感染以上两种菌,观察添加不同组分的中草药添加剂对这两种致病菌是否有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大加三组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预防效果最好,三黄散组对柱状黄杆菌感染预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4.
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方剂阶段性灌服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结果试验组54头阳性隐性乳房炎奶牛中34头转为阴性,乳汁中体细胞数显著减少、嗜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尤其是方剂1的治疗效果经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5.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infectious boy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牛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鼻炎和上呼吸道炎症为特征。它具有典型的泛嗜性,能侵袭多种器官和组织,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本病最初在欧州发生,随着牛的输出而蔓延至各大洲,通过血清抗体检查表明几乎所有国家的牛群都有不同程度地检出IBR抗体,  相似文献   
56.
从新疆哈密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5株嗜盐菌,它们均能在10%—30%NaCl中生长,最适NaCl浓度为15%—18%。生长pH范围为6—11。在0—80mM Mg~(++)时生长良好。在蒸馏水中不破裂。在固体培养基上为球状,在液体培养基中为杆状,细胞大小为0.5—1×2—4um。在牛奶——盐——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表面光滑。颜色有橙红,橙黄和浅橙黄,直径1—1.5mm。5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接触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不能发酵糖类。其中4株菌对红霉素敏感。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三卷,它们属于嗜盐菌科的微生物,但与该科各属的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7.
58.
嗜酸性细胞是由骨髓干细胞所产生,具有趋化作用和吞噬作用。其趋化因子和促嗜酸性细胞生成因子皆可以从淋巴细胞获得,说明免疫系统和嗜酸性细胞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已证实,嗜酸性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寄生虫病(如肠道线虫病、旋毛虫病、猪囊虫病),某些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气喘、枯草热荨麻疹)和皮肤病(如湿疹)等。嗜酸性细胞减少则主要见于病毒病,急性败血性疾病和中毒等。另外,临床上可以根据嗜酸性细胞的多少来判定疾病的预后,如嗜酸性细胞由减少转为消失  相似文献   
59.
两株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建省某牛蛙养殖场病死牛蛙和某鸭场病死鸭体内分离到两株细菌,检验结果表明,两株分离菌均为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根据其临床症状、细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动物回归试验以及溶血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证明牛蛙感染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鸭感染的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