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4篇
  14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89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为了探明我国境内浙江省内的淡水养殖鱼增养殖放流的现状。研究团队收集并整理了浙江省境内历年淡水渔业增养殖放流数据、淡水渔业增养殖放流技术文献等相关资料。从浙江省淡水渔业增养殖放流的历史、内容、技术以及目的等四方面来阐述其理论背景及其意义。通过讨论浙江省历年淡水渔业资源量的变化、淡水渔业优势种的变化、历年研究人员探明的淡水渔业资源野外调查及境内淡水渔业增养殖放流方案等问题。得出浙江省内渔业增养殖放流人员除仍持续进行淡水鱼类人工增养殖放流工作之外,还应同时加强对于自然水域内的种群监测,及时评估放流效果,避免放流效果不佳等结论。并希以其为水产从业者以及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数据支持以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韩太国 《河南水产》2014,(1):7-8,20
正黄河小浪底工程自1999年10月下闸蓄水以来,工程在防洪、减淤、供水、灌溉、生态、发电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为造福沿岸周边百姓,发展库区旅游和渔业经济等方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但是,大坝的建设破坏了黄河原有水生生物的产卵、索饵、育肥场和部分鱼类的洄游通道,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造成  相似文献   
993.
<正>近年来,随着北部湾开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大批石化、造纸、发电、粮食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大中型企业和大量填海筑路、建码头、经济开发区等特大型工程的开工建设,在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广西沿海的海洋渔业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而由于涉海工程生态损害渔业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对涉海工程给海洋渔业生态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4.
利用1989、1994、2004和2014年陆地卫星遥感资料,采用遥感影像解译手段、GIS数字化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珠江口南沙湿地围填海开发进程,并通过对2002—2003年和2013—2014年两个时期10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围填海对南沙周围水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时相南沙湿地海岸线长度分别为213.6 km、230.0 km、232.5 km和248.6 km。1989—1994年、1994—2004年和2004—2014年海岸线长度年增加幅度分别为3.28 km/a、0.25 km/a和1.61 km/a,海岸线向海推进最大距离分别为4900 m、1700 m和7700 m。(2)1989—2014年南沙湿地因围填海增加面积约46.3km~2,增加幅度最大的阶段为1989—1994年,增加面积占总增加面积的40.60%;其次是2004—2014年,增加面积占总增加面积的34.99%;1994—2004年围填海占用的滩涂面积最小(24.41%),南沙万顷沙和龙穴岛的围填海活动最为剧烈。(3)近10年来,南沙湿地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和头足类等生物资源种类分别减少了60.34%、73.21%、26.67%、79.78%和50.00%,栖息密度分别减少58.49%、12.38%、79.96%、78.78%和66.79%,生物量分别减少了82.16%、73.23%、15.83%、70.49%和62.43%。甲壳类的种类数和栖息密度分别减少了13.33%和69.85%,但生物量增加了114.20%。(4)浮游动物多性性指数增加了10.24%,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多样性指数分别减少了71.10%、91.82%、18.18%、66.90%和73.68%,优势种更替显著。可见,南沙湿地围填海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类型和长度,占用了湿地资源,同时也对周边水域的海洋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李位三 《中国蜂业》2010,61(1):48-49
<正>一、蜜蜂授粉是构建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养蜂最大的生态效益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资源和谐繁衍及群体发展;养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些突破了3000多年来传统的"养蜂取蜜"的观念,把养蜂定位于构建生态农业中综合体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996.
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畜禽种质资源概况 1.畜禽种质资源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生物资源,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畜禽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驯化及人为改造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997.
柞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物资源,世界上柞蚕和柞蚕丝绸总量的90%出自中国。我国的东北地区是柞蚕主产区,柞蚕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在重点蚕区,柞蚕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柞蚕茧及其副产物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资源。因此,柞蚕生产对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昌黎县是个农业大县,每年秸秆资源达70万t,若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99.
<正>临沧是云南较适宜咖啡生长的区域之一,具有发展咖啡产业的基础和条件。而临沧咖啡产业经历了"九五"期间大干、"十五"初期衰退的曲折历程。"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群之一,引进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等咖啡龙头企业,为临沧咖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00.
陈潇 《河南农业》2010,(6):63-63
2010年1月24日这一天。身为河南省农业厅水产局副局长的王立海受单位委派,参加在山东东营召开的中国黄河湿地水生生物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项目研讨会。因积劳成疾诱发心脏病不幸去世。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成了年仅46岁的他为河南水产业干的最后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