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35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前,河蟹育苗的工艺、技术已成熟:蟹苗的市场价格已接近成本价格:一般育苗场家育秆二茬苗.在头茬苗成功的基础上,后期苗能否成功成为场家盈利的关键。笔者结合历年生产实践,就后期育苗生产中影响Z1(第一期蚤状幼体)变态的几个因素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病变的中国对虾溞状幼体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病虾的肠粘膜、肌肉、神经索、心脏等组织器官普遍坏死。明显的特征是,角质层皮下组织的细胞核内有巨大嗜伊红染料的包涵体。故推论此病是由细小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33.
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关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生活史的研究,作者曾有报道。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日本吉田俊一,我国傅素宝等曾作过不同种类的试验。本文报道的是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较适生态环境研究的结果。着重论述不同温度、盐度、PH值及幼体密度等对双齿围沙蚕种苗成活率的影响。提出了沙蚕幼体培养中这些因子的最适水平。为沙蚕人工育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1995年3月20日至4月26日,在河蟹育苗生产条件下,进行了亲蟹孵纳期3种升温方式对状Ⅰ期~Ⅱ期纳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抱卵蟹孵幼期间的培育阶段,以水温10℃为起点,升温方法依次为每2天升温1℃;每3天升温1℃和每4天升温1℃,排幼时的水温依次为19℃、18℃和17℃,在状Ⅰ期~Ⅱ期的幼体培育阶段中,其变态成活率依次为2.8%、51.4%和51.4%。  相似文献   
35.
重金属对锯缘青蟹幼体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沿海地区因工业生产发达,人口密度大,海区航运频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倾入,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由于水产养殖多在沿岸地区进行,海区的重金属污染势必对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相当影响。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al)]是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6.
<正> 自1993年以来,沿海地区虾病流行,使我国的养虾业遭受重大损失。南美白对虾凭借其抗病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特性,成为人们较为理想的养殖对象,苗种生产的质量和数量成为养殖户所关注的问题。在去年育苗经验的基础上,笔者今年尝试了高密度培育方法,事实证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出苗率高达85%,而且苗肥体壮,现将相关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杨吝 《水产科技》1997,(4):43-45
在世界许多对虾拖网渔业中,大量非目标生物体(副渔获)与目标对虾一起被兼捕,这种副渔获常常包括大量多群体小鱼,其中一些是商业和游钓业重要的幼体鱼种。这些幼鱼的大量兼捕和死亡已成为近年来世界性的忧虑,因为可能减少构成其他渔业基础的潜在资源生物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38.
经试验在水温25℃以下,采用提高培育海水比重,导致鲍幼体因环境突变引起不适而扭动最后脱落(剥离)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优点,同时能剥离鲍幼体的成活率,又对生长无影响认为是一种实用,可行和有效的剥离鲍幼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河蟹生态育苗的特点是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不加温,从布苗到大眼幼体,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等药物。4月中旬布苗到5月上旬大眼幼体出售,前后共需20天左右的时间,ZⅠ—ZⅥ的育苗水温在19—25℃之间。此时生产的蟹苗,可直接放入池塘中培育,不需任何保温措施。生态育苗培育的蟹苗体质健壮,生命力强,成活率高,从大眼幼体培育到扣蟹的成活率可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40.
利用5株海洋微藻和酵母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投喂中华绒螫蟹蚤状幼体,记录其变态阶段、变态时间和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直链藻强化的轮虫投喂的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的成活率最高(15.2%),海水小球藻次之(11.5%),酵母最差(0);直链藻组的变态时间最短,优于其它海洋微藻及酵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