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35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61.
徐镇  赵青松 《水产科学》2001,20(4):29-29
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人工育苗中幼苗下沉现象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通过选择优良的亲贝,严格单胞藻培养,加强水质控制,切实做好育苗设施的消毒,注意日常管理等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罗氏沼虾幼体及仔虾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春华  李广丽  邓筑虹 《水利渔业》2003,23(3):12-13,67
以酶学分析方法对罗氏沼虾幼体及仔虾4种消化酶的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早期个体消化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比活力均为蚤状幼体I朗(Z1)<蚤状幼状IV期(z4)<蚤状幼体x期(Zlo)<仔虾I—Ⅱ期(PI—Ⅱ),各期的类胰蛋白酶比活力明显低于胃蛋白酶;淀粉酶比活力为z<P期,在pH值2—9.8的范围内,蛋白酶活性出现2个高峰分别为pH2.6—3.2和pH5.6—6.25淀粉酶最适pH值为5.2—5.8,呈弱酸性。  相似文献   
63.
花鲈工厂化育苗技术要点及工艺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俊全  李明云  陈惠群 《海洋渔业》2002,24(1):29-30,35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属鲈形目、(鱼旨)科、花鲈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朝鲜及日本沿海。该鱼生长快,抗病力强,适温与适盐范围广,肉味鲜美,是我国重要的网箱与池塘养殖经济鱼类之一。由于花鲈自然资源的衰退,野生种苗的数量已经满足不了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开展工厂化育苗十分必要。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育苗生产经验,并参阅有关文献,总结出如下育苗技术要点及工艺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底栖硅藻大面积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栖硅藻是从鲍上足分化匍匐幼体附着变态到长至壳长达3-5mm的稚鲍所必需的饵料。底栖硅藻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鲍苗培育的成活率。因此培养足量的优质底栖硅藻是鲍人工育苗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重点围绕高密度、优质底栖硅藻规模化培养技术进行探讨,总结了一套底栖硅藻大面积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65.
虾蟹类幼体的脂类需求及脂类与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虾蟹类(包括鱼类)幼体发育阶段使用饵料的质量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虾蟹类育苗的成败,是主要生产要素之一。因此研究和掌握虾蟹类幼体发育的营养需求特点,并采用适当措施提高幼体阶段的饵料质量很有必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1 研究动态有关虾蟹类营养需求的研究,国内外多集中于经济价值较高种类对脂类的营养需求,但涉及到幼体发育阶段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需求[1~5]。主要原因是:①脂类对虾蟹类幼体的发育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而用于培育幼体的活…  相似文献   
66.
在鲍鱼人工育苗过程中,解决稚鲍的适宜饵料及满足供应的问题是充分发挥幼体的生长发育潜力,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如何解决稚鲍饵料问题,国内外曾有一些报道。如福建省东山鲍珠站的措施是:5mm以内的稚鲍,主要靠附着板上事先培养的底栖硅藻,其后以更换附着片进行饵料的补充。5mm以上幼鲍主要投喂海藻及人工配合饵料片。日本在5mm以下幼鲍期,主要也是靠底栖硅藻类及海带,  相似文献   
67.
对河蟹的大眼幼体进行为期5~8个月的饲养,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20~30d,蟹苗蜕壳3~5次,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1万~2万只,称为仔蟹,此期的仔蟹似黄豆大小,故也称豆蟹;豆蟹以后,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翌年3月~4月份,大部分幼蟹长成规格为5~10g,每公斤100~250只时称为一龄蟹种,其甲壳似大衣钮扣大小,故又称扣蟹。  相似文献   
68.
在水温20±0.5℃,日光照周期16h:8h条件下,黄金鲈鱼初孵仔鱼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合理密度为5只/mL。7日龄仔鱼的饱食指数为13%,排空时间2.0~2.5h,最佳投饵量为体重的60%。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我国在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方面己取得显著成绩。但在生产实践中还存在着育苗成绩不稳定的现象。即各育苗单位之间、一个育苗单位的年与年之间、茬与茬之间,甚至同一单位、同年、同茬的不同池之间的育苗成绩差别显著。造成这种育苗成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虾幼体感染疾病后引起的大量死亡。因此对虾幼体疾病的防治问题,目前己成为对虾育苗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