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53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68篇
畜牧兽医   32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甲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进行甲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对黄鳝的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6.55μg/L安全浓度(SC)为0.66μg/L。黄鳝对甲氰菊酯敏感。  相似文献   
82.
喹乙醇对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一龄越冬的德国镜鲤为试验对象,测定一次内服和腹注喹乙醇96h的死亡率,探讨喹乙醇对鲤鱼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2-10g/kg体重的等比浓度梯度喹乙醇内服剂量不引起任何毒性反应,腹注喹乙醇LD50为1022.6mg/kg。结果提示,喹乙醇对鲤鱼的毒性极低。  相似文献   
83.
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在水温为20±1℃的条件下,研究夹竹桃提取物对鲤鱼、鳊鱼和白鲢的毒性效应,以期为该药物在渔病防治中的使用提供用药的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夹竹桃提取物对鲤鱼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149.55 mg/L、78.76 mg/L、66.09 mg/L;安全浓度为6.61 mg/L。对鳊鱼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269.41 mg/L、94.54 mg/L、40.63 mg/L;安全浓度为4.06 mg/L。对白鲢的24 h LC~(50)、48 h LC~(50)、96 h LC~(50)分别为91.37 mg/L、69.09 mg/L、48.71 mg/L,安全浓度为4.87 mg/L。  相似文献   
84.
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包括急性毒性及判断,在鱼类组织器官的毒性效应和血液中生化参数的影响,在鱼体中的生物积累,毒性作用机理,联合毒性效应,生物检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85.
云斑(鮰)对9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孔雀石绿>高锰酸钾>强氯精>甲醛>硫酸铜>硝酸亚汞>生石灰>敌百虫>呋喃唑酮,各种浓度对云斑(鮰)鱼苗的安全浓度为:0.01、0.325、0.38、27.21、0.77、0.34、66.11、9.03、58.68 mg/L.敌百虫的安全浓度高于其它鱼的常用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86.
进行了高锰酸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甲醛、溴氰菊酯对橄榄蛏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了橄榄蛏蚌对不同药物浓度的毒性反应及症状,得出了4种药物对橄榄蛏蚌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物对橄榄蛏蚌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溴氰菊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甲醛>高锰酸钾;其对橄榄蛏蚌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3mg/L,0.18mg/L,0.46mg/L和1.03mg/L。  相似文献   
87.
氰戊菊酯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及残留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慎 《水产科学》2004,23(11):21-22
研究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金鱼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3 1,24 0,20 7,12 5μg/L,氰戊菊酯对金鱼的毒性极大,并有十分明显的时间效应。金鱼对氰戊菊酯的富集系数很大,可达1×104~1×105,且肝和鳃的富集能力比肌肉要大。  相似文献   
88.
纳米硒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硒是鱼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主要生理功能为抗氧化作用。硒是含硒蛋白的一个组份,有维持酶蛋白催化功能的作用。它可作为甲状腺素合成的抗氧剂和催化剂;为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所必需;可对抗病毒繁殖、为精子活动所必需;可以降低流产的危险性;硒缺乏可导致免疫能力下降,晒可抑制氧化和炎症反应,鱼类缺硒会导致贫血、肌肉营养不良甚至死亡(Postonetal,1976;Coweyetal,1989;Belletal,1986)。寻找能灵敏提高生物体免疫功效的硒形式,对其发挥生物功效同时减少硒毒性很有意义。目前,对于红色元素硒生物活性的认识尚不清楚。1985年,Nuttal在提出…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方法]采用静水法研究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Chironomussinicus)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设定不同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试验,于48h时测定摇蚊幼虫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在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处理摇蚊幼虫后12h后,不同浓度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在48h时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存活率F降。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幼虫48h的LC。分别为1.842、0.150和1.999mg/L,氯氰菊酯对中华摇蚊幼虫的毒性最高.其次为烯草酮,2-4D丁酯毒性最低。烯草酮对中华摇蚊幼虫组织SOD含量有明显影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2-4D丁酯对组织SOD含量有明碌影响.但未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而氯氰菊酯对组织SOD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水体污染监测和水环境中农药的残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和微核试验了解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川贝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记录小鼠给药1周内的生理反应及体征变化,然后通过剖检及血液学指标研究川贝的急性毒性.通过微核试验检测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影响,了解川贝的致突变性.[结果]小鼠在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为90 000 mg/kg的剂量下没有明显异常反应,体重、血液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剖检无内脏病变.微核试验结果呈阴性.[结论]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可作为兽医临床用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